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中国学者刘半农先生首先将在巴黎适录的P.3501残卷编入《敦煌掇琐》,拟名为"舞谱".自此,《敦煌舞谱》遂得到中外学者公认,为世人瞩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敦煌舞谱的研究,可以说仍是寥若晨星.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章,开始一直只局限于P.3501残卷,主要是从其与唐人打令或声诗、杂言曲词的关系入手来考释谱字、谱词,虽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参考资料,但并未从分析舞谱本身结构、内容的角度对它作全面、系统的研究.海外学者(主要是日本学者)的论文虽然不乏巨制鸿篇,力图逐卷逐谱地在舞谱的解读上探幽发微,却又忽略了对舞谱残卷本身的科学整理,使  相似文献   

2.
《字宝》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唐代民间字书。早佚无闻,《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都不曾著录。本世纪初,敦煌遗书发现于千里戈壁,二、三十年代,中华学者远涉重洋,将被劫遗书抄回刊布。《字宝》终于重为人知,列为敦煌文献之珍品。1924年冬出版的《沙州文录补遗》收有它的S6204卷残序录文。1925年问世的《敦煌掇琐》则有P2717卷的  相似文献   

3.
梁幸德是曹氏归义军时期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敦煌遗书P.3564《寞高窟功德记》、P.3718《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的《梁幸德邈真赞并序》、P.3016背《厶乙上沙州曹议金书状》、P.2621《张怀义卖舍契》、《梁幸德卖舍契》等皆有记载。敦煌遗书中对一位官员如此多的记载是比较少见的。从敦煌遗书记载看,梁幸德曾经在长兴四年  相似文献   

4.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P.5544册页残片,存文4页计660字,辑录8人小传,分别出自《良吏传》、《后汉书》及《春秋后语》等。残片对辑校已佚《春秋后语》、《良吏传》和研究敦煌俗字大有裨益。通过P.5544与P.4022+P.3636形式、内容、避讳、书法的比较研究,发现三件作品内容相关,并且出自同一作者手笔,其书写年代大约在晚唐敦煌归义军时期。本文在探索依据书法艺术特征整理、断代敦煌遗书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绝唱     
生命的绝唱王曼力编者按:1994年8月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甘肃敦煌艺术剧院首次上演的《敦煌古乐》,是本世纪初考古发现“敦煌遗书”中唯一的一份乐谱的解译表演。这是目前国内外仅存的唐代乐谱,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歌舞音乐语言。席臻贯先生用全部心血,将沉睡了千...  相似文献   

6.
小引敦煌遗书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它给人们保存下来文、赋、诗赋、词曲、变文等极其丰富的古典文学作品.在敦煌遗书的整理研究过程中,变文、词曲等已分别汇成专集,赋类作品虽也整理,但多属零篇短简,某些已成孤本的赋作,海外刊行过校录本,由于传布未广,国内无从阅读,有鉴于此,本文试作一点整理,尽可能提供较为完整的校本.敦煌赋集是敦煌遗书内数量较多、内容驳杂的唐人写本,除见于《文选》的王仲宣《登楼赋》(P.3480)、张平子《西京赋》(P.2528)、成公绥《啸赋》(S.3663)左太冲《吴都赋》(苏1451)外,敦煌赋卷所载大都是唐人作品,《全唐文》、《文苑英华》等只载其中少数几篇.敦煌遗书内的赋卷,主要散见于伯希和编号者,有P.2488、2491、2539、2544、  相似文献   

7.
敦煌遗书的数量,据估计约为四万五千件左右.而在1986年以前,收录敦煌遗书目录最多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商务印书馆1962年初版、中华书局1983年再版)一书仅著录"一万九千五百件左右",尚不及总数的一半,且未定名或定名失当、缺漏的敦煌遗书不少.1986年9月,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成功大学文学院院长黄永武先生主编的《敦煌遗书最新目录》.此书对《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补正了上千件.新补充的四千多件敦煌遗书,其中主要部分是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分院藏的二千九百五十四件.该院共有敦煌遗书九千五百八十四件,1963、1967年出版孟列夫编的二册敦煌遗书目录,共收二千九百五十四件,黄永  相似文献   

8.
大藏经及流通于世的佛教资料中,均未见《水月观音经》之名。笔者在《敦煌水月观音像》一文中,曾为不知敦煌遗书P.2055尾题所提到的《水月观音经》的下落而遗憾。拙作发表不久,《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刊布刘国展、李桂英先生的《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目录》,知该《水月观音经》保存在天津艺术博物馆,馆编第4532号(下称津4532号)。  相似文献   

9.
敦煌本《六字千文》初探邰惠莉目前所知敦煌遗书《千字文》有真书、草书、习书及注本共38卷。①其中斯坦因11卷、伯希和25卷、北图1卷、目前所知俄罗斯1卷。②《六字千文》只存2卷,为S5467及S5961。《六字千文》没有传世本,遗书中只存2件都为残卷,...  相似文献   

10.
叶栋同志1981年发表的《敦煌曲谱研究》(以下简称《研究》),音乐界褒贬各异.陈应时同志的《评〈敦煌曲谱研究〉》(1983年第一期《中国音乐》,以下简称陈文)否定了《研究》的主要论点和论据.本文想与陈应时同志商榷.一、林谦三对《敦煌曲谱》的谱字和符号都作了解释吗?  相似文献   

11.
小序有唐一代,敦煌地区活跃着一门世家豪族——李氏,他们出仕入宦,营建佛窟,效忠于李唐王朝,并一度控制张氏河西归义军政权,所以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研究。现存敦煌莫高窟的敦煌李氏三碑(《李君莫高窟修佛龛碑》简称《圣历碑》、《大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简称《大历碑》、《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简称《乾宁碑》)及其他敦煌遗书资料如P.4615《李明振墓志铭》、P.《李绍宗邈真赞》等,是记载敦煌李氏世系及其活动的重要史料。但由于三碑所记矛盾重重,造成许多混乱。1983年,孙修身先生发表了《敦煌李姓世系考》一文,对敦煌李氏之族源及世系作了许多正确的考证,使一些混乱现象得以疏理。但由于受到文献阅读方面的限制,文中尚留下一些悬疑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圣历碑》中两处记载李怀让之祖父姓名处均空缺,而作为其底本(或抄本)的P.2551号写本不易见到原件,朱笔书写之墨迹在缩微胶卷上几乎看不到一个字。两年前,笔者因整理敦煌遗书中的莫高窟洞窟营建史料,利用有限的条件,反复辨认阅读P.2551影印件及缩微胶卷,并参照法籍华人陈祚龙氏早年发表的录文,终于确认怀让之祖名“操”。这一发现,对探讨敦煌李氏世系有一定作用,故书此稿,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2.
敦煌市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目录补录殷光明敦煌市博物馆藏敦煌遗书有汉文和藏文两类。原藏汉文遗书78卷(包括少量蝴蝶装、旋风装本),已由敦煌市博物馆荣恩奇整理,于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集1986年刊出。藏文遗书有卷式和箧叶...  相似文献   

13.
敦煌藏经洞《秦妇吟》写本的再发现,使得"消失"了千余年的韦庄长篇叙事诗重见天日,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对《秦妇吟》的研究已经延续了近百年,学者们从校勘到研究到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秦妇吟》的研究状况来探讨敦煌遗书的研究情况,发现研究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阅读敦煌文献的基础知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在当下环境中,研究敦煌遗书尤其要注重加强海外交流。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人民医院校释的《脉经校释》中有69首古代方剂在注释条中列为“待考”,按语指出:“但其中丸、散、汤、剂,多属古代方剂,目前尚未知其内容,有待进一步考证。”敦煌遗书P.3287写卷,罗氏旧题“《脉经》残卷又二”。该残卷所载古代方剂有7首容易辨识,与《脉经校释》中待考方剂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相同或相近,可补王叔和《脉经》之未备。敦煌《脉经》前7行、后6行残缺,存3571字。周笃文先生从唐时避讳字推测,认为该写卷抄写于公元6世纪末的武周年间,距今1300年。敦煌《脉经》存古方剂名称计13首,从卷末文意推测,还载方剂及药物,惜已残  相似文献   

15.
敦煌遗书中,佛教典籍占绝大多数,在不少佛经的字里行间,体现出儒家的伦理思想内容.通过敦煌遗书中的《父母恩重经》、《报恩经》、《梵网经》等几部佛经,可以窥知敦煌地区儒佛交融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两历具注稍残,俱书于《敦煌国语注》残卷纸背。两历书于一纸,盖为造历、行历时所抄录欤?两历悉未编入姜亮夫教授所著《莫高窟年表》与商务印书馆所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以下简称《总目索引》)中。《总目索引》凡四编为:一为北京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简目》;二为刘铭恕《斯坦因劫经录》;三为王重民《伯希和劫经录》,四为《敦煌遗书散录》,以及索引与附录。即《敦煌国语注》  相似文献   

17.
徐俊先生编著的《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于2000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该书以写本叙录与作品辑校相结合的方式,对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唐、五代、宋初诗歌作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上编《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共考证、辑录了法藏、英藏、俄藏敦煌文献中的诗集诗抄63种、诗1401首,下编《敦煌遗书诗歌散录》共辑录了法藏、英藏和中、日、俄藏及其它地方散藏敦煌文献中的零散诗篇524首(句),是迄今为止整理、收录敦煌文献中诗歌作品最为全面的著作。 敦煌藏经洞遗书发现100年来,中外学者对敦煌文献的分类整理研究,已经出版…  相似文献   

18.
敦煌遗书P.3808正面为《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以下简称《讲经文》),经向达先生校录刊于《敦煌变文集》中。姜亮夫先生在其大作《莫高窟年表》中九三三年条下,有札记论及该卷,鞭辟入里,但限于体例,惜其过简。笔者不揣愚陋,略申己意,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9.
(一)《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以下简称《腊》卷)中两次提到的“灵图寺”,是敦煌唐宋时代的著名寺院。关于它的始建,敦煌遗书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有如下记载:瑞石右唐乾封元年,百姓严洪爽于城西李先王庙侧得上件瑞石,其色翠碧,上有赤文,作古字云:“卜代卅,卜年七百”,其表奏为上瑞。当封岳并天,成置寺观,号为万寿。此州以得此瑞石,遂寺观自号灵图。S.5448《敦煌录》也有类似记载。  相似文献   

20.
迄今所见,敦煌遗书医学残卷至少在60卷以上,加上佛经等卷中散见的医学内容,总计近百卷。这是祖国医学的一批瑰宝,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前人系统整理者不多,《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以下简称《总目》)介绍欠详或缺目。今就笔者研究所及,分为医经、针灸、本草、医方四类考析如下,并提出定名意见。一医经医经残卷有10余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脉经》的片断及《玄感脉经》,《明堂五脏论》、《五脏论》和《平脉略例》等。P.3481卷,首尾残缺,高27厘米,共存13行,183字。墨笔抄写,字形略扁,隶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