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听了一堂公开课 ,授课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 1 ,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R的细线悬挂在O点 ,在O点的正下方P点有一枚钉子 ,OP之间的距离为R/2 ,现将小球拉到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点 ,将它无初速度地释放 ,判断小球能否到达与初始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 .并启发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球通过O点 .原本的意图是打算让其回答 :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下的足够大的初速度 ,但出乎意料 ,学生却回答将小球举高一定的高度 .此答一出让教师不知可否 .事实上可以论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是可能达到目的的 .图 1        图 2通…  相似文献   

2.
点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任何一种图形变换的本质都是图形上的点发生了变化.点对称问题的教学,在教材中是分散的、零碎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深入学习,认识点对称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由于某些原因,同学们在解答电场一章中的选 择题时,出现了许多无谓失误,今举几例,分辨一下。 例1 图1所示的是一孤立点 电荷在真空中所形成电场中的一 根电场线.a、b是电场中的两个点.c 为a、b连线的中点.已知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 Ua=5V,Ub=2V.则c点的电势Uc A.一定等于3.5V B.一定小于3.5V  相似文献   

4.
几何人生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最初只是一个点,当你降临人世的时候,你的人生轨迹慢慢铺展,茫茫人海,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是的,在宇宙和历史的时空中,我们不过是一个点.读书的青春少年时光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点,白发苍苍的老年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点,从出生这个点到死亡这个点,我们的人生轨迹组成了一条线.我们的人生肯定不会是一条直线,因为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是一条变化多端的曲线,经历  相似文献   

5.
王勇 《中学生数理化》2006,(1):25-26,24
D .2 1一2). C. 一、选择题 1.}一引的倒数是‘ A一B._生 2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V万一二2 B.2一=一6 c.(砧)2=abZD.3a+Za: 3.如图1,数轴上表示1,V了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和点尽 若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OC AB 图 A.V万一一1 B.1一丫丁c‘2一丫丁. 4.&杖架并的值为”,那“·的值为‘ D.认了犯 ). A一l或2 5.式子、/二压+ B.0 l 、/丽 C.ZD一l 有意义,则点尸(a,b)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6.下列根式中,与V了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D.第四象限 ). 乞一拟 A.斌丁 B.俪‘心一帽 D.…  相似文献   

6.
在很久以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时捞到一颗很大的珍珠.这颗珍珠光彩迷人,非常漂亮,但唯一一点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细小的小灰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灰点去掉,珍珠不就更完美无瑕了吗,那样它一定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想把小灰点剥离掉.可是去掉一层又一层,小灰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可惜的是这颗美丽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周上证指数盘中冲破3301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周,确定了2638点是空间上的5178点以来的调整结束点位,始于2638点的上升是更大级别三浪上升过程当中.同时,也证明了笔者自2016年5月份开始喊“牛市”、开始喊大方向向上是正确的.终于在本周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确认.  相似文献   

8.
一、要准确分清三个概念的含义 1.直线. (1)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一条笔直的线,如代数中的数轴,就是一条直线(它只规定了原点、方向和长度单位). (2)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1中的直线可以记作l,如果点A、点B在直线l上,那么直线l也可以记作直线AB. (3)一个点P与一条直线l有两种位置关系,如图2,①中:P点在直线l外,②中:P′点在直线l上. (4)两条直线a和b,如果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O,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做相交,公共点O叫做交点.如图3. (5)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相似文献   

9.
韩丽华 《初中生》2017,(24):18-2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中考中,生活中的几何问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一、生活中的几何原理 例1(2016年永州卷)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其数学原理运用错误的是() A.把弯曲的道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是运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 B.木匠师傅在刨平的木板上任选两个点就能画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是运用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原理. C.将自行车的车架设计为三角形形状是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D.将车轮设计为圆形是运用了“圆的旋转对称性”的原理. 解析:任选两个点就能画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是运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B不正确.其他各选项正确.选B.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1.“蹦极”是一项比较刺激的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如图1所示.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a点至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B.从p点至c点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人克服弹力所做的功C.从p点至b点的过程中,人的速度不断增大D.从a点至c点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2.一个自动扶梯以恒定的速率运送人员上楼.某人第一次站在扶梯上不动,第二次以相对于扶梯的速度v向上走,两次扶梯对人做功分别为W1和W2,两…  相似文献   

11.
曲线和方程 (一)填空 1.已知数轴上两点A,B的坐标分别是一5,一9,那么AB二_,BA=_。 2.在x轴上有一点p,它与点A(一2,吐)的距离是5,则点p的坐标为_。 3。已知点Ml(3,一2),M:(O,一5),则IM 1 MZ!二_。 4.已知M:(2,一5),M:(一1,3),点M分M;MZ的比入=一2,点M的坐标是_。 5.已知B点分CA所成的比是3:7。那么,B点分CA所成的比是_;A点分BC_所成的比是_;C点分AB所成的比是_。 6.已知A(3,5),B(7,一2),那么线段AB的长度为_;中点坐标为 7.已知点p(一2,1)在曲线k“xZ一3y2一3丁“一Zkx一4y+s二0上,则K的值为__。 (二)下列各题所给四个答案中,…  相似文献   

12.
一、谈话,初步了了解两种记时法 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老师在钟面上拨一个时刻(拨3:00),你能认出来吗? 生:3点. 师:通常,3点时你可能在于吗? 生:我在上课. 生:如果是周末,我可能在玩. 师:有不一样的吗? 生:我应该在睡觉. 师:奇怪,同样3点,怎么有人在上课,又有人在睡觉? 生:因为有的是早晨3点,有的是下午3点. 师:看来,只说3点容易混淆.而有了像凌晨、下午这样的时间词呢? 生:很清楚,不会再混淆了. (教师在黑板上贴卡片)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5的相反数是,一0.5的倒数是2.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是计算:一32一寻又(一号,艺一—圆的半径为rcm,则半圆的面积为当,。一,n~把数71836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周长为日寸,冬 ‘了。·’yZ与一合了3y”一是同类项.,有理数2.456XIO2的原数是设a是最小的自然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一 ..…今d 4 5 67 8.已知点A与点B都在同一条数轴上,点A表示数7,又知点B和A点相距10个单位,则点B表示的数是.已知一喜 乙m尹y是关于二、y的五次单项式,则I,I一,单项式的系数是1。.已知方程4(…  相似文献   

14.
空间动点轨迹问题是近年来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问题往往背景新颖,图形抽象,对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要求较高,有较强的综合性.在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渗透对解几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命题和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探索动点运动变化的规律,设法判断出动点在某一平面内的轨迹曲线的形状.本文结合具体问题,研究在空间背景下探索动点轨迹形状的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一节高三复习课上,笔者讲评了这样一道试题.问题1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CD至E,使得DE=CD.若动点P从点A出发,沿正方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回到点A,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一、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在 Q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a、b两点见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一定为正; B.检验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 C.a点的场强一定比b点的场强大; D.检验电荷q由a到b,所受电场力将均匀减小。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数理化》2007,(2):49-51,57
......口1.某点在第二象限内,且到二轴与y轴的距离分别为3、2,则这个点的坐标是_. 2.点P(a,3)在第二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贝四a的值为3.矩形ABCD中,A、B、C三点坐标分别为卜4,1)、(O,1)、(O,3),则D点的坐标为_. 4.点A(a,b)和B(4,3)是不同位t的两个点,且AB与‘轴平行,则a尹_,b=_.侧麟口.... s.在一次科学探测活动中,探测人员发现一个目标在图1的阴影区城内,则目标的坐标可能是(). A.(一3,3《洲))B.(7,一5《X)) C.(9,6以))D.(一2,一8(X))‘.点P(。 3,m l)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二轴上.则P点的坐标为(). A.…  相似文献   

18.
重影点不仅是工程制图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也是作图求解某些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出版的教材在作图求解的例图中,存在对重影点标注不规范的现象;甚至有些教材中另外加注的规定还淡化了重影点的概念.该文详细论述了重影点的概念、标注原则,以及如何标注空间点、线、面对某一投影面投影;同时又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有些教材中在作图求解的例图中出现的重影点标注的错误,并给出了如何正确的标注.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的点景,一般都是在山川大势完成之后进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为在画好山川大势后,在适当的空白处点写静物,以使其成为画眼;另一种方法为在置陈布势之时,即预先留出点写景物的位置.无论哪种方法,点景之物都是画面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位置要合适,技法要与整体协调,点写的景物更要与意境创造相关.以下数幅点景步骤,可供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求三次函数y=ax~3 bx~3 cx d(a≠0),过点P(x`0,y`0)的切线方程是一种常见题型,先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的斜率,然后由点斜式即可得到所求切线方程.这种题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点P在原曲线上;二是点P不在原曲线上.一般情况下,已知点P在原曲线上的情况比较简单,但是也很容易出错.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作了仔细的剖析,并探究出一个结论,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