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操作活动中,认识“平均分”的含义。2.在经历“分一分”的过程中,体会“分”、“分完”、“平均分(分完)”、“平均分(有剩余,但剩余数量小于份数)”的不同情况。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操作学具,感知“分”的含义师:孙悟空回花果山探望它的儿孙,带回8个桃子。他要把这些桃子全部分给2只猴子吃,每只猴子可能吃到几个桃子?(电脑依次出现画面“孙悟空”、“8个桃子”、“2只猴…  相似文献   

2.
师 :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段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有一天 ,猪八戒听说花果山上的仙桃已熟透了 ,就急忙来到花果山上 ,想一饱口福。可是 ,孙悟空却不买他的账 ,硬要他能回答完几个问题才让他吃仙桃 ,急得猪八戒直叫快出题 ,快出题。只见孙悟空拿出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4个桃子 ,他叫猪八戒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的个数。猪八戒可高兴了 ,他说 ,这有什么难呀 ,每份2个桃子 ,说着就要上前拿桃子。可是孙悟空又要他把每一份的2个桃子再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桃子的个数。猪八戒大叫那是…  相似文献   

3.
分仙桃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时值中午,他们又渴又饿.孙悟空说:“你们在此休息,我去采些仙桃来充饥解渴.”说完一个跟头翻走了.不一会儿,悟空带回一口袋刚采的仙桃,数数共32个.悟空问大家如何分了吃.快嘴的八戒舔舔嘴说:“不能平分.师傅理应多分一点,我肚子大,也应适当照顾.”沙和尚忙问:“那你说,具体如何分?”一向笨得要命的八戒今天变得聪明起来了,忙说:“就这样分吧:师傅所得的仙桃数减去3,猴哥所得的仙桃数乘以3,沙师弟所得的仙桃数加上3,我所得的仙桃数除以 3,所得的这四个得数相等.”大家听说最后所得的四个得…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要防止的几个失误。1. 防止把“平均分”说成“分”。部编教材第三册第1页例1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2个;例2把10个扣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5个。讲解这两个问题时老师(特别是学生回答时)容易把“平均分”说成“分”,造成概念性错误。“分”是个大概念,它包括按比分(平均分是按比分中的特殊情况)和不按比分。这里讲的是平均分,即每份分得的数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与否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一、选好“前奏”吸引注意 好的教学“前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迅速到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播放《祝你生日快乐》乐曲,并笑容可掬地说: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请我们吃蛋糕(示出硬纸做的圆形蛋糕)我们用整数1表示一块蛋糕。现在我们来分蛋糕,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分?使大家都分到一份同样大的蛋糕。 生:平均分。 师接着说,对,只有平均分,大家才能吃到一份同样大的蛋糕。这样的前奏开讲易于学生接受,把“平均分”烙印在学生的头脑里,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注意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町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通过复习转入新课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孙悟空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来解渴。八戒抱着大西瓜回来了,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瞪大了眼睛,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我要吃1/6,最少也要1/5。悟空听了哈哈大笑,沙  相似文献   

6.
吃桃子     
孙悟空在天宫摘了两个仙桃,带回花果山给小猴吃。  相似文献   

7.
宁老师是北京八十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上,他狠抓了“懂、记、用”三个环节。在历次区统一命题的教学质量检查中,他教的班平均分都在九十五分以上,一九八○年七月,他教的初二学生,参加了市高中统一招生考试的语文考试,班平均成绩为八十四点二分,在全区八十多所中学的初三毕业班成绩中,是班平均分最高的。所谓“懂”就是老师传授的知识,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讲“纷纷扬扬”  相似文献   

8.
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要求学生在掌握“凑十法”、熟记加法的基础上,想加法做减法。这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常常因其记忆不准确而导致在计算时不知如何算。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分解法)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时,我摆出两盘梨,一盘10个,一盘5个,要求学生从这两盘梨中拿出8个梨给我。有的学生先把  相似文献   

9.
《四川教育》2002,(6):31-31
学科:小学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教师:郫县郫筒镇第二小学唐学蓉。教学过程:上课了,唐老师首先操作计算机,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演示:孙悟空的动画画面。“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唐老师亲切地问道。“喜欢!”学生七嘴八舌地争着回答。“那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孙悟空喜欢吃桃子。”“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孙悟空是怎样吃桃子的。”多媒体演示:孙悟空吃桃子的动画。“刚才,我们观察了孙悟空吃桃子的情境。现在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10.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是低年级计算教学的难点。主要难在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如“20以内退位减法”、“百以内的退位减法”、“万以内不退位减法”等,教学时,我们要巧用迁移规律,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学诗 《云南教育》2005,(32):42-42
火塘边的铁三脚,因为三角立足而厚重稳实。为师也如此,从教学、班主任工作、教研三个角度“立足”,才能厚重稳实。如,辽宁的魏书生,1979年接手的一个班为重点中学选拔后的差班,语文分在40分以下的就有8人。但经他努力,到升学考时,该班语文平均分竞超过重点中学7.8分。他1986年起当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但还担任两个班140人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任务。至于教研,他更潜心,  相似文献   

12.
故事大王     
有一天,小帆跟妈妈去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看见孙悟空会变小虫子,飞到唐僧耳朵边,同唐僧讲起话来,心里十分佩服孙悟空。第二天早晨,小帆在园子里喂鸡,听到桃树上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抬头一看,哈,孙悟空在树上摘桃子吃呢! “孙同志,”她向孙悟空一鞠躬,“您  相似文献   

13.
<正>把一些物体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或者一份一份地分,分成同样多的几份,这就是平均分。在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时,我们要找出三个量:总数、份数和每份的个数。例题1把8根胡萝卜分给兔子吃,每只兔子分到的根数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相似文献   

14.
故事大王     
有一天,小帆跟妈妈去看《孙悟空大闹无底洞》,看见孙悟空会变小虫子,飞到唐僧耳朵边,同唐僧讲起话来,心里十分佩服孙悟空。第二天早晨,小帆在园子里喂鸡,听到桃树上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抬头一看,哈,孙悟空在树上摘桃子吃呢! “孙同志,”她向孙悟空一鞠躬,“您好!”孙悟空咬一口桃子,说:“小姑娘好!”小帆说:“我想请您办一件事,您肯吗?”孙悟空高兴地说:“好,好!”  相似文献   

15.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下册)表内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1.初步理解余数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2.初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3.结合计算,解决一些有余数的平均分问题和实践活动“我们去植树”。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下问题。一、帮助学生在“分一分”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剩余,为形成余数概念打下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生活经验,如在家分糖果,在学校分组组织活动等。平均分东西,有时正好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够再平均分,这里“剩余”的…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六月举办的南京市第二届幼儿园自制教玩具展览会上展出的近四百套教玩具表明,现代科学技术已开始渗入教玩具制作领域。如“飞向太空”、“我和星星打电话”、“孙悟空吃仙桃”、“米老鼠探路”、“聪明的一休”等电动玩具,都是综合运用声、光、电、磁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问:怎样区别“平均数”和“平均分”?答: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材中开始出现“平均分”:“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2个。”这里突出强调的,一是分的方法:因为要“平均分在3个盘里”,所以每次要从桃子的总数里面拿出3个,每盘放1个。M是分的结果:分到最后,每个盘里桃子的个数必须同样多。在这里,每个盘子里桃子的个数是实际存在的,把6个桃子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个盘里就有2个桃子。无论把什么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得到的每一份的数量都是实际存在的。而“平均数”,却有它不同的内涵。“平均数”是虚设的。如…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七单元83~84页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今天我把班级卖废纸的钱买了你们喜欢吃的巧克力豆,要分给你们吃,高兴吗?我把这些巧克力豆分成两份,其中的150粒平均分给15 个女同学,剩下的210粒平均分给我们班的30个男同学。这样分,你们有没有  相似文献   

19.
“分点式”证明是西南师大数学系陈重穆教授在(内地版)几何教材中提出的,在西南师大数学系中学数学教改实验组及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两个班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效果良好。请看初九三级两个班在九一年秋季期末的数学考试中,最后一题几何证明的得分情况。容易看出,这道几何证明题一班平均分多1.04分,若以7.6分—5.43分—2.10分作三个分数段。高分段一班占本班人数的73.3%,二班占本班人数的47.5%;中分段,一班人数占本班的11.7%,二班是22%;低分段,一班是15%,二班是30.5%。从本题得分看,“分点式”证明一班的优、中、差三种指标皆优于“综合式”证明的二班。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结合阅卷工作,在我省去年高考部分考生的数学试卷中,抽阅了二十个考场的597份试卷,作了一些统计和分析。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在高中毕业班教学上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一在二十个考场的597份试卷中,考场平均分数在80.33分——83.47分的七本(每个考场一本);71.02分——78.3分的七本;62.33分——67.9分的四本;53.9分——54.33分的二本。总平均分数为72.32分(满分为120分),单份试卷最高分为114分,最低分为23分,得分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