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变化的真正原因从来只有两个:一方面是作为内因的构成言语的事实;一方面是作为外因的使用语言的人。人类聚居构成社会,相互沟通依赖语言,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新鲜事物产生,旧事物消亡,都会对语言的发展变化造成影响。而在语言各要素中能够将语言的发展变化最鲜活快速呈现出来的要素便是词汇,故而语言的双重性也在词汇变化的一静一动之间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一是共时的某时状态,一是历时的历史过程。旨在结合索绪尔语言学观点来研究归纳现代汉语词汇在两个汉语词汇变动明显的历史时期(五四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变化特点,以便能够更加规范地运用现代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2.
一语言的繁复与缩简虽然谁都不能直接观察到语言的系统演变过程,但谁也都相信语言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历史记载了语言的演变。语言学史、语音学史、词汇学史、语法学史乃至文字学史,都记述和论证了这些变化。历史比较语言学告诉了我们语音变化与对应的规律;词源学向我们揭示了词汇的历史来源;地理语言学探索了方言间的差异及其发展。历时语言学既有前瞻的探索,又有回溯的研究。具体的语言系统要素各自遵循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我们的生活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变化。关注新事物和新现象,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形势的要求,成为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语言同样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作为不断发展着的语言各要素中,语汇又是最活跃、最敏感、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当然其他语言要素的发展也很明显,比如语法方面正补结构中“动+形”(如“说清楚、想明白”),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口语中常用的“动词重叠+形容词(如“说说清楚、想想明白”)。但是相比之下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毕竟少而且变化速度慢,只有语汇的发展变化多而且速度…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一种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同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俄语也是这样,在其存在的千百年过程中,一直处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但这种发展和变化是逐渐的、缓慢的,是通过语言新要素的不断积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堂教学包含许多要素,如对教材的处理、备课工作、教学结构的安排、历史理论的应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语言说明的运用等,熟悉、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要素对历史课堂教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族群认同中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在新时期的族群认同中将日益凸显。从语言的历史发展、文化属性、交际工具三种属性出发,语言与族群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语言作为族群认同核心要素的根本原因。只有促进族群认同,才能为族群的语言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我们以白族语言为例说明了语言的族群认同作用通常因为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董平 《考试周刊》2011,(3):48-50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看悠久的历史。都产生了大量的熟语。这些熟语既是两国文化的组成要素.又反映了两国的文化差异。本文从自然地理、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几个方面分析熟语体现的两国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要素,为了适应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缩略语不断发展。本文从缩略语的定义、结构类型以及缩略语的特点对缩略语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历史比较语言学简说聂志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种发展变化有时会由于时间的积累和地理上的分割而分化为不同的方言,以及不同的语言。以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叫历史语言学.通过对比不同的语言或方言,研究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研究的论域构成包括理论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等四大类。其中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交叉;历时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规律。在流派分支上,语言学研究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流派,结构语言学流派,转换—生成语言学等三大流派。文章梳理和归纳了各个语言流派的基本价值主张。  相似文献   

11.
个体言语能力的结构要素,由语音、字词、语法构成语言知识,听说读写构成言语技能.言语输入模式,是从语音的听辨向话语的理解发展,言语输出模式则经历了由选择意思直到讲出分句等七个阶段.言语能力是在个体不断掌握语言知识和生成言语技能的基础上,经过整合而成.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表达思想、相互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也会发展变化,如现代汉语就是从古汉语发展变化来的。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与高等教育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流变不是一种简单的纯语言现象,它所反映的不只是语言要素和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反映着某种新旧观念或思想的进入或消失。同样,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不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教育语言现象而存在,其背后隐藏的是高等教育理念、属性、结构、功能、形式等的变化或变革。高等教育语言流变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在不断变化,因而描绘高等教育变化的语言也自然要变。本刊发表这组笔谈,目的就是从语言流变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变革和高等教育研究,并欢迎大家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1.语感及其培养的意义
  语感是指语言使用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对语言信息的反应能力。其表现为语音器官上的条件反射,主要构成有结构要素和技能要素两个方面。结构要素是指语言本身的组织构架和基本内容,技能要素是指语言的应用能力。前者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后者主要涉及理解和表达能力,其中的理解能力主要通过听力、阅读两种基本方式逐步达成,表达能力主要通过口语、写作等基本渠道渐次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语言流变不是一种简单的纯语言现象,它所反映的不只是语言要素和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反映着某种新旧观念或思想的进入或消失。同样,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不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教育语言现象而存在,其背后隐藏的是高等教育理念、属性、结构、功能、形式等的变化或变革。高等教育语言流变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在不断变化,因而描绘高等教育变化的语言也自然要变。本刊发表这组笔谈,目的就是从语言流变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变革和高等教育研究,并欢迎大家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语言流变不是一种简单的纯语言现象,它所反映的不只是语言要素和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反映着某种新旧观念或思想的进入或消失。同样,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不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教育语言现象而存在,其背后隐藏的是高等教育理念、属性、结构、功能、形式等的变化或变革。高等教育语言流变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在不断变化,因而描绘高等教育变化的语言也自然要变。本刊发表这组笔谈,目的就是从语言流变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变革和高等教育研究,并欢迎大家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群体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流变不是一种简单的纯语言现象,它所反映的不只是语言要素和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反映着某种新旧观念或思想的进入或消失。同样,高等教育语言流变不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教育语言现象而存在,其背后隐藏的是高等教育理念、属性、结构、功能、形式等的变化或变革。高等教育语言流变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在不断变化,因而描绘高等教育变化的语言也自然要变。本刊发表这组笔谈,目的就是从语言流变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变革和高等教育研究,并欢迎大家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马红颖 《学周刊C版》2014,(7):224-224
幼儿比较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变化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走进幼儿语言活动课堂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手段以其形象、直观、交互等功能优势优化了幼儿语言活动课堂教学。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幼儿绘本资源、网络信息,用丰富语言活动课教学资源,拓宽教学内容.彰显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活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培养幼儿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如何对诗新词新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语言里的词汇,更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社会大变革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中不断有新的事物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其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能够从人们日常使用的词语当中找到痕迹.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语言各要素中,词汇可以说是其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在这种形势下,新的词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产生.  相似文献   

20.
王丽 《现代语文》2006,(9):20-21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语言里的词汇,更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社会大变革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中不断有新的事物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其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能够从人们日常使用的词语当中找到痕迹。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语言各要素中,词汇可以说是其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在这种形势下,新的词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