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瓜子是一般人都爱吃的零食,但如果把一盘带皮的瓜子和一堆剥了皮的瓜子同时递给你吃,你会选择什么?恐怕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带皮的瓜子。为何?因为凭感觉,显然是带皮的瓜子嗑起来更香些。也就是说,更多的人看重的往往是“嗑瓜子”这一逐颗品尝的过程。说起来,我们所做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6月4日播发的《竞争出名牌货少价钱高——瓜子市场反映出的价格规律》稿,有趣味,有深度,有一种吸引人的新鲜感。这毕竟只是一篇谈瓜子的报道。但是小小瓜子,怎么个谈法,却大大值得讲究。这篇报道让人感到深刻、有魅力,正是报道中写到的:价格规律。这个经济学上的大问题,得从两面来看。一头,你花毛把钱在柜台上买一包“胡大”瓜子,本身就在涉及它;另一头,中国的改革也正在与它正面触及,凡是进入市场的商品,概不能免。记者在报道中很轻易地把这两根线拈在手中,随手调遣,把个很枯燥、很不容易让人接受的经济学课题写在瓜子上,做出了大文章,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去年的夏粮作物产量通过新闻媒体先后作了报道。但奇怪的是,几家新闻单位所报道的产量数字却大相径庭:有的消息说“夏粮总产比去年增产3%”,有的报道说“比去年略有减产,但还是一个丰收年”,有的则说“总产量同去年基本持平”。但该省一位主管农业的副省长连续两次在有关会议上说“比去年减产1.3%”。陕西日报本来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上,常报道社会“闲散人员”如何如何,有的还指责“闲散人员”是“不安定因素”。我看完全篇报道,也没看明白“闲散人员”究竟是干啥的。既然报道中未具体讲明,我也只好“望文生义”了:“闲”者,无事可干也。但对“闲”也要分析,无非是两类人:一类如我者,退休多年了,是地地道道的闲人。但这“闲”是我应当享受的权利,当属无可非议之类。二类是远未到退休年龄,无职业在家的。对这类“闲”在非议之前,更要慎重、细致分析:有的是单位效益不好放长假了,有的是破产买断了,有的是病退了,有的是尚未找到工作,当然,也有极个别挑肥拣瘦,高不成低…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去年的夏粮作物产量通过新闻媒体先后作了报道。但奇怪的是,几家新闻单位所报道的产量数字却大相径庭:有的消息说“夏粮总产比去年增产3%”,有的报道说“比去年略有减产,但还是一个丰收年”,有的则说“总产量同去年基本持平”。但该省一位主管农业的副省长连续两次在有关会议上说“比去年减产1.3%”。陕西日报本来也想对产量作一报道,但鉴于几家新闻单位“同口异声”,最后只好放弃报道。报道一个省的粮食产量不是件小事情,而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但几家新闻单位却各念各的“经”,显得如此之“乱”,令读者和听众颇费猜  相似文献   

6.
瓜子是一般人都爱吃的零食,但如果把一盘带壳的瓜子和一堆剥了皮的瓜子同时递给你吃,你会选择哪一个?恐怕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带壳的瓜子。为什么?因为凭感觉,显然是带壳的瓜子嗑起来更香些。也就是说,更多的人看重的往往是“嗑瓜子”这一逐颗品尝、玩味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现在,有的报纸在报道伤残人活动时,无意地使用了带有侮辱性的字眼,如“残废人”、“哑巴”、“聋子”、“瞎子”、“瘸子”等。今年2月27日,许多报纸报道我国将首次发行新西兰故事片《一个哑巴的故事》;有的报纸报道残疾人的好人好事时,用了《哑巴风格高》、《瞎子积极自谋生计》等标题。在日本及一些国家,“哑巴”“瞎子”等字眼是禁止在报上使用的,只能用“听力障碍者”、“视力缺陷者”。我们自然不必照搬照抄,但不  相似文献   

8.
刘世领 《传媒观察》2005,(12):32-33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位管理者曾说:“纽约时报的力量所在,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水平的新闻报道员,而在于每一个报道员都是他所从事的报道专项的专家。”作为美国的第一大报纸,《纽约时报》的编辑记者有1100多人,分工很细,有的专门报道交通,有的专门报道环境,有的专门报道股票,有的专门报道音乐。该报跑“政府线”的报道员人数多达40名,每个报道员负责报道政府的某一项职能。虽然他们的报道领域不广,但在他们从事的专门报道领域中,却都是业务精通的专家。一位在食品专栏负责罐头食品报道的记者,其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关于罐头的情报资料,基本上可以就每一种新上市的罐头都写出一篇有见地的评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工作报道是军事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工作报道对于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近些年来,工作报道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浅”、“平”、“旧”和“呆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指导作用的发挥。要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报道的水平,必须在求“新”、求“近”、求“活”上下功夫。一、来“新,,新闻除了强调它的真实性之外,特别重要的就是它的新鲜性。只有新,报道才有新闻价值,有了新闻价值,新闻的指导性才有根据和依托。但有的报纸却忽略了指导性与新闻性的关系,往往片面地强调指导性,…  相似文献   

10.
地方报新闻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认为主要是:在加强舆论监督上,应改变“林黛玉身处贾府”的被动局面,大胆地开展批评报道。今年以来,各地方报都在探索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有的辟专栏,有的派记者到机关、部门现场采访,揭露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有的则抓住重大典型案例进行解剖,使报纸的舆论监督有了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同志都在议论我们的经济报道不够生动,不够活泼,并在苦苦求索,力图找出一条克服这一毛病的新路子。笔者也有同感。不是吗?有的报道说是经济新闻实为报账单,数字加进度,没有什么新意;有的见物不见人,缺乏思想性;有的架子很大,但“水分”太多,言之无物;有的甚至缺乏...  相似文献   

12.
在2008年“五一”前后的日子里,工人日报加大了对各行各业先进典型的报道力度。有的是中宣部等领导机构指定的报道重点,有的则是工人日报的“自选动作”。值得一提的是,工人日报的人物报道,不仅在版面上得到重视,并且在稿件质量上也不断提高,出现了“时代风采”、“劳动者之歌”、“劳模写真”、“走在路上”等有特色的人物专栏,并已经出现了一批对人物报道有兴趣、有水准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3.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三届奥运会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今天重读当时的一些精彩报道,仍受益匪浅。但毋庸讳言,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0与零在报道许海峰为我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时,各报的新闻标题,都体现了“0的突破”的意思。但有的用“0”,有的用“零”,是否有些讲究呢? 0与零都是汉字,都可表示空位数。但零还有零碎等含义,而0却只有“空位数”一义。我以为,用0比较好。《中国青年报》是用“0”的。《羊城晚报》的标题是:  相似文献   

15.
李茜 《新闻窗》2005,(4):53-53
深度报道是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报道形式,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和时段,比如有的媒体称之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调查”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篇幅长、题材大、牵涉的方面多,文章结构较—般的报道复杂。  相似文献   

16.
地方报新闻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认为主要是: 在加强舆论监督上,应改变“林黛玉身处贾府”的被动局面,大胆地开展批评报道。今年以来,各地方报都在探索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有的辟专栏,有的派记者到机关、部门现场采访,揭露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有的则抓住重大典型案例进行解剖,使报纸的舆论监督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报在加强舆论监督上,有点像“林黛玉身处贾府”的样子,上不敢得罪“老祖宗”,下不敢得罪贾宝玉、丫环、侍女。作为地方报,上面的问题不敢“捅”,基层的也不敢得罪。有些中小  相似文献   

17.
现场新闻,特别是现场直播新闻,能充分发挥广播“声情并茂”的特点,又能利用广播设施轻捷、易于深入现场直接传播的长处,使广大听众及时、即时地接受各种新信息,充分感受到“小小地球村”的魅力。但是当前也有不少现场新闻名不副实。主要表现是记者采访时间并不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而是事后的追述;有的采访地点不是在新闻事件真正的“发生地”,而是较大范围的“所在地”;有的记者虽然在现场作口头报道,但所报内容没有现场感,与一般新闻没有真正的差别。在这样几种情况下,即便报道被冠以“现场新闻”名称,也难以认定所采制的报道为现场新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人民对获知大陆真实消息的渴望开始得以补偿。为了满足读者要求,增加发行量,台湾各家大报纷纷推出了“大陆新闻版”。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在有限的条件下,“大陆版”逐渐形成了一些独有的特点。篇幅较大,尚欠规划各报“大陆版”都有一定篇幅,一般在半版左右,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刊出时间有的每天一次,有的隔天一次,有的则每周一两次。台湾三家大报之一的《联合报》以大半版的篇幅,每周固定一次,每次大约刊登16条消息,一两幅照片,在编排上也较为认真,在各个“大陆版”中是办得最为出色的。“大陆版”由没有到有,而且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这的确是一大进步,堪称一片新园地。但总的看,“大陆版”的报道还较零碎、不完整,似乎在东抓一篇,西拼一条,给人以没有明确报道方针,缺乏周详组织的感觉。这也许是受编者思想局限、条件限  相似文献   

19.
打瓜     
一般人们都知道平时吃的瓜类里有冬瓜、西瓜、黄瓜、甜瓜、苦瓜、南瓜(老窝瓜)等等.但人们对打瓜的了解可能知之甚少.再有平时不管大人孩子都爱磕瓜子吃,这些瓜子儿有葵瓜子、白瓜子、黑瓜子.葵瓜子是向日葵结出的子,白瓜子是南瓜结出的子,但黑瓜子是什么瓜结出的子呢?在"文革"时,下放农村劳动之前,我认为黑瓜子是西瓜结的子,可又觉得西瓜的子个头小,没见过街上卖的黑瓜子有那么大啊!特别是现在超市里卖的有名的"正林"牌瓜子个头更大,后来才知道这种瓜子不是西瓜结出来的子,而是专门种植的打瓜结出的子儿.  相似文献   

20.
我看到人民日报经常在第八版(?)刊上,刊登“读者、作者、编(?)”小专栏。最近我又看到上海各(?)像解放日报、上海青年报、劳动(?)等,也都纷纷开辟了类似的小专(?),虽然它们的名目以及所刊登的地位不同,但内容大体都一样。在这些小专栏里,有读者对报上某一报道的表扬或批评,也有的是读者对报纸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也有的是读者对某篇报道或文章的读后感、心得和体会,也有的是读者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