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克的父亲早逝,他和哥哥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哥哥每天都帮母亲干活,减轻母亲的负担,而尼克就知道整天东奔西跑。有一天,哥哥堵住又要跑出去玩的尼克,希望他留在家里帮妈妈干活。尼克却说,我在干一件大事——我要用玻璃瓶建造一座城堡!哥哥听了大吃一惊,问尼克:"你知道建造一座城堡需要多少个瓶子吗?"尼克说需要两万个。"我能捡到两万个瓶子。一天一天地捡,  相似文献   

2.
一地的希望     
是一个下午,当我回家的时候,发现母亲在街上捡纯净水瓶子,我大吃了一惊。母亲的手里,已经捏着好几个纯净水瓶子了。母亲什么时候开始捡瓶子的,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捡瓶子,我更不知道。家里根本就不缺钱花,而且母亲自己也有一笔退休金,为什么还捡瓶子呢?一个瓶子一毛钱,就是捡上一天,又能挣多少钱呢?  相似文献   

3.
见我心     
徒弟问师父:“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父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心里边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闭上眼睛,在心里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师父说:“你再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根毫毛。”徒弟照做了。师父问他:“你造那么大一座城堡,是用你的心造的吗?”他说:“是啊,我自己想出了里面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过了几天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有一个小女孩想见您。”高尔基忙说:“让她进来吧。”小女孩拿着照相机走进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问:“你是谁?小姑娘。”小女孩说:“我是上次来给您拍照的那个男孩的妹妹。”边说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你哥哥呢?他怎么没来?”小女孩哭着说:“那天,哥哥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被汽车撞了,他的一条腿被撞伤了。哥哥一直记着要来给您拍照,所以就让我来帮他完成任务。”听了小女孩的话,高尔基的眉头皱了起来。小女孩很快给高尔基拍完了照,她收起照相机感激地对高尔基说:“谢谢您,高尔基爷爷,我哥哥知道…  相似文献   

5.
子非鱼 《家长》2012,(2):85-86
只要敢想、敢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因为有梦想就该坚守。父亲过世后,尼克和哥哥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哥哥每天都帮母亲干活儿,减轻母亲的负担,而尼克整天只知道东奔西跑。有一天,尼克又要出去,哥哥将他拦在了门口。  相似文献   

6.
子非鱼 《家长》2012,(Z1):85-86
只要敢想、敢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因为有梦想就该坚守。父亲过世后,尼克和哥哥以及母亲相依为命。哥哥每天都帮母亲干活儿,减轻母亲的负担,而尼克整天只知道东奔西跑。有一天,尼克又要出去,哥哥将他拦在了门口。  相似文献   

7.
我和即将小学毕业的儿子走在上学的路上,他很神秘地指着手中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问我:“妈妈,你猜我带的是开水还是生水?”我说是凉开水。他问:“你怎么知道呢?”“猜的呗!”他很得意地告诉我说:“妈妈不用猜,你看就能看出来,如果你装在瓶子里的是生水,把盖拧上一段时间后,水里面和瓶子的壁上有小气泡,装凉开水则不会有。”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里洗碗,她的六七岁的小儿子独自在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儿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这个小孩长大以后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  相似文献   

9.
半份儿礼物     
那一年我十岁,我哥哥尼克十二岁。在我们俩想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一份儿礼物,可是非同寻常的。好在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我和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感到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 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他能够给予母亲的东西真是太少了。母亲…  相似文献   

10.
柳君 《成长》2007,(10):48-48
儿子要一只瓶子,我没给。他就大哭。任何人都哄不乖。半个小时后,他的哭声停了,第一句话还是:“瓶子。” 我说:”瓶子已经扔了。”他又哭了。母亲站在一边说:“他才两岁,再哄哄他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半份礼物     
那一年我10岁,我哥哥尼克12岁。在我们俩看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礼物。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礼物。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一份礼物,那可是非同寻常啊。好的是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都挣了一点儿外快。我和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感到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他听完后得意地抚摸着我们的头。“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在他们的生活中,父亲能够给予母亲的东西真是太少…  相似文献   

12.
150年前的一个圣诞节前夕,一个美国男孩子到商店选中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可是母亲接过礼物时,脸色突变并生气地说:“你太无礼了!你难道不知道清教徒禁忌这种颜色吗?”“禁忌深蓝色?”他奇怪地问。“你买的明明是红色!”母子两人争执起来。儿子找哥哥裁判,哥哥也说袜子是深蓝色的。但母亲很不服气,气冲冲地去问邻居,结果邻居们都说袜子是红色的。这件事引起男孩的深思。他想,自己和哥哥的眼睛肯定有毛病——对颜色辨别不出。他进一步想,还有没有人的眼睛有着同样的毛病呢?男孩长大以后,深入进行调查和研究,后来写出了科学…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人问一位教师同志:“你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吗?”这位教师面红耳赤,好半晌才回答:“我只听说过‘人造肺’,却没听说过什么‘人造胃’、‘人造心’!”有个小学生跟他母亲去参观了梅山水库,回来写了篇游记;可是他的老师却硬把“梅山水库”改成“佛子岭水库”。这个小学生一再申述他参观的,确实是“梅山水库”,但这位老师却坚持说:“安徽只造过一座“佛子岭水库”,根本就没有什么“梅山水库!”  相似文献   

14.
一天,孙子用积木摆了一座如图1所示的“房子”。我问他:“积木是什么样子的呀?它们有几个?”他说:“方形的,三个;三角形的一个呀!”接着他告诉我,老师只问了他们每个积木的颜色和软硬。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引用列宁母亲教育列宁的一段故事。列宁8岁时,父亲带他和哥哥姐姐到姑妈家去串门。他在和哥哥姐姐以及表兄表姐们玩的时候.不小心摔破了一只花瓶。当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把花瓶打碎了的时候,一个个都说不是自己,列宁也跟着说:“不是我。”后来,这事让列宁的母亲玛丽娅知道了,她没有采取打骂逼供的做法,而是给列宁讲了一个诚实孩  相似文献   

16.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是一首陪伴着很多人成长起来的歌曲。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小朋友唱完这首歌后经常会问:“小朋友,捡到东西应该怎么办啊?”“还给别人!”孩子们异口同声。在回家的路上,奇奇看到地上有一个一毛钱的硬币,正当他要去捡的时候,妈妈却对他说:“不要捡,脏!”奇奇只能作罢。一毛两毛钱的确是个很小的数目,除了那些天真的孩子,成人大概都不屑于将它们从地上捡起来。所以孩子捡钱的举动非但得不到成人的赞许,反而会引来批评。当然,家长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不要捡,脏!”禁止的不仅仅是孩子去捡钱这一…  相似文献   

17.
约会     
一直到初中二年级有“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如果天下的垃圾都会幻化为小孩子,那些拾荒的人还敢去乱翻个不停吗?我们是垃圾变的?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8.
眼睛     
跟楼下的一群孩子玩,我问他们一个问题:“假如路上什么东西都有,你最想捡什么?”“捡吃的”“捡玩的”“捡书”……“你呢,小伟?”我问那个沉默的小男孩。“我想捡一双眼睛。”小伟轻轻地说。我沉默了,我知道他要捡眼睛给谁。每天早上,小伟必到车站排开拥挤  相似文献   

19.
儿子要一只瓶子,我没给。他就大哭,任何人都哄不停。半个小时后,他的哭声停了,第一句话还是说:“瓶子。”我说:“瓶子已经扔掉了。”他又大哭起来。母亲站在一边说:“他才两岁,再哄哄他吧。”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羡慕什么小强:告诉我,咱班同学都在议论我吗?小倩:是的,大家都在议论你。小强:真的,他们羡慕我作业写得快,还是课堂上回答问题干脆?小倩:都不是。小强:那羡慕我什么呢?小倩:羡慕你的新同桌!他学习好帮了你忙!鱼为什么不说话有一天,弟弟天真地问:“哥哥,你知道鱼儿为什么不会说话吗?”哥哥不屑地说:“你连这个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让我来告诉你——如果把你的头按在水里,你不是同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吗?笨蛋!”轻松一刻!山东临清@李福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