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受贿犯罪呈高发趋势,但与现实反腐败形势不协调的是,我国现行刑法中对受贿罪竟然没有一个单独的量刑标准,而是依附于贪污罪的量刑标准。然而贪污与受贿虽然同为腐败行为,但毕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犯罪,故而现行刑法将受贿罪的量刑比照贪污罪处理很不科学,且受贿罪的刑罚种类设置也不尽合理。文章通过对美国、德国、瑞士、越南等国法律有关受贿罪量刑立法的具体规定、立法精神、原则的比较研究以及相关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对我国受贿罪量刑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立法制度是人类明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我国的立法制度之完善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强调加强法治的今天,我国的立法活动异常活跃,无论是立法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增加或提高。但与此同时,在立法活动中也出现了越权立法、冲突立法、重复立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法律的发展中,随着立法行为在社会需求中的增大,地方立法也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主要是地方立法权从浑然一体的各种国家权力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种与行政权、司法权并驾齐驱的自我存在的权能。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我国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立法体制,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已成为我国立法体制中互为补充的重要结构模式。当然,在现行体制模式和立法权限划分上,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完善和发展,本文仅就优化地方经济立法权的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现状入手,剖析我国现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存在的问题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并就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立法进行思考:应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框架。  相似文献   

5.
“超前立法”是产生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特定法学名词,并不是“超前的立法”,不具有必然性、适应性和可行性的特点。“超前立法”正是针对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长期“滞后立法”造成的立法步伐跟不上改革实践的节奏,出现立法“空档”和“断层”而提出来的,就是要在改革中积极发挥立法改革推进的功能,先用立法而不是先用政策来推动改革,引导社会发展,这是以我国改革开放为背景的“超前立法”的内蕴之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图书馆立法的曲折历程,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现状和外部影响因素,分别剖析了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内部运营管理、分编标准化、保证购书经费等为图书馆立法工作的内部动因机制,论述了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图书馆立法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未来立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九)》对行贿犯罪做了修正。在刑事政策、刑法机能、刑罚目的与立法技术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转变。从"重受贿、轻行贿"转变到"行贿、受贿并重处罚"的刑事政策,更侧重于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表现出预防性的立法目的以及抽象与具体兼顾的立法技术。在理论与规范的层面上,本次修法也与刑法教义学有一定的抵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市场经济下重视地方立法的理论依据是于“社会应以法律为基础,归根结底是法律以社会为基础为前提”这一法理学基本理论,并对此进行详尽的论述,以帮助人们从思想上正确理解中央的立法精神,从而更好地在实践中重视和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得以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9.
立法是一项重要的专门性活动,立法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提供烙下深刻国家权力印记的正式社会规范也就是法律规范。立法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性,我国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立法体制,这种立法体制的出现是有其自身的社会成因的。立法之所以应当为了社会需要,而不是仅仅基于观念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无法总同人们的观念和愿望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立法公开是指将立法活动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成果向社会公开。建立和健全立法公开制度对于加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立法公开存在的根据、遵循的原则、界定的范围和选择的方式,都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问题。在我国立法公开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腐败已经成为各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而贿赂犯罪则首当其冲。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性贿赂以其独有的特征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成为各国贿赂犯罪的应有内容之一。但我国受形式主义及司法实践中的“计赃论罪”观念的误导,至今未将其纳入刑法的规制范围。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性贿赂犯罪的现状,纵观中国古代的立法例,横向比较西方国家的立法,阐明了我国当前切实可行的做法应当是通过立法解释将贿赂罪的犯罪对象扩大解释为物质性利益与非物质性利益,把性贿赂纳入贿赂罪之中。  相似文献   

12.
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将其立法是大势所趋.刑事立法应细化贿赂犯罪的罪名,降低受贿罪之立案标准,建立多元量刑模式,并完善相关立法以打击因贿赂而诱发的其他犯罪.司法操作中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认定标准应综合考量,证据规则适用贿赂推定,量刑标准要重点考虑对公权力的侵害程度及社会后果,既得利益之处理适用罚金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13.
受贿罪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成为近年来在职务犯罪中最严重的一种犯罪,甚至成为整个犯罪体系重要的一罪,在立法和司法上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受贿罪客观的隐蔽性、办案机关的主观功利性使得受贿罪自首的问题变得比较莫测复杂。以刑诉法为根据在时间段上类型化地客观判断受贿罪自首能否成立,直接有益于受贿罪正确的定罪和量刑。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贿赂的范围规定为包括"性贿赂"在内的所有不正当好处,各国立法中也将"性贿赂"等非物质利益纳入贿赂类犯罪的调整范围。而中国现有刑法规定的贿赂的范围只包括财产性贿赂,不符合国际潮流。结合当前立法趋势与社会现实,"性贿赂"入罪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性贿赂"入罪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在可操作性层面也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澳门地区刑法对受贿犯罪的规定和刑法理论对受贿罪的诠释具有鲜明的欧陆法系的特征,文章从法律规制、立法模式、罪名设置、构成理论、理念价值等方面对其与大陆的相关立法规定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商业贿赂作为我国目前十分普遍的一种犯罪,具有破坏市场竞争机制、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助长不正之风、损害公共利益的巨大危害。本文从更具体、更微观的角度,以大量的实例和数据显示了商业贿赂犯罪在新形势下的特征,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商业贿赂犯罪,从而可以更好的找出其原因,并制定相关的对策,以更好的控制商业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设立对外国公职人员贿赂罪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通过国内立法和司法与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相协调,履行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住来中的腐败问题.尤其是对外国公职人员的贿赂犯罪行为,成为世界各国刑法不得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应在我国刑法中设置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罪。  相似文献   

18.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颁布实施至今已有十来年,在预防环境污染犯罪方面树立起了坚强的法律屏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超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依旧严峻,控制环境污染的效果还是不甚理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较多的理论争议,难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洗钱是一种将违法所得资产加以隐瞒掩饰,通过中介机构使之变为合法财产的特殊犯罪形式。自从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打击洗钱犯罪的力度,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金融、税收制度后,我国也对洗钱行为进行了立法,并不断完善。但是针对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活动,我国仍应加强国际合作,不断完善刑事立法,加强对洗钱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0.
性贿赂犯罪成为新兴贿赂犯罪形态,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其他物质形态贿赂行为一样,性贿赂侵犯的客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然而我国现有惩治贿赂犯罪以"物质利益"为主,对包括性贿赂在内的其他贿赂刑事无法涵盖。为了完善司法体系,打击性贿赂行为,应扩大贿赂犯罪的范围,将性贿赂犯罪化。通过探讨性贿赂入罪的三种观点,从而得出性贿赂入罪的合理性以及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