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语言的谋划     
语言不是人类的工具,相反,语言是人类的主人。语言的本质就是它自身,语言“说”,语言才敞开,世界也才能敞开,语言不“说”,世界混沌一片。语言开启了理性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存在于语言的“说”中。语言“说”出它的存在,语言敞开,显示。语言“说”,语言在谋划,逻辑思维是语言的谋划,文明也是语言的谋划。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并建立社会语言学以来,在社会语言以语言问题,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语言应用与语言规范,语言接触与语言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变异,领域语言,濒危语言,双语双方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些年来,语言学界开始注重研究语言的化性质,研究语言和化的关系。但是,从中学到大学的语言教学,仍然停留在语言描写的阶段,仅仅讲授语言现象和规律,几乎不涉及语言的化因素,从而导致语言教学枯燥乏味。实用性不强。章着重阐述语言的化价值,以期引起语言教学工作的重视,改进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文章从三个向度阐释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意涵,在哲学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哲学内涵,在语言力量层面阐明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实质力量,在语言哲学层面阐释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哲学复归。基于此,旨在更好地解蔽语言的力量,从而使语言完成本真的复归。  相似文献   

5.
一名有修养的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备三种教学语言——科学语言、感觉语言和艺术语言。科学语言让教师教会学生动作,感觉性语言能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的感觉,艺术性语言则帮助学生进入舞蹈境界,激发学生的激情。三种语言相互补充,彼此渗透,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郑晓春 《现代语文》2005,(10):50-50
语言之成为思想的直接现实,在于表达与接受双方在交际中能恰当地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对立统一”变为“和谐统一”。表达者用语言符号表现现实生活,即变具体为抽象,隐含语言的背景,寄寓思想感情内涵;接受者把语言符号还原于现实生活,即变抽象为具体,再现语言的背景,体会思想感情信息。使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进入人文言语网络的过程。“言语网络”冠以“人文”是因为使用语言的主体是人,人的语言、思想、思维、审美通过语言表情达意,构建了言语网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表情达意的目的,功能和特点几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区别在于科学语言表情达意是准确,稳定,具体而又抽象的,艺术语言则多义,模糊,流动而又形象的;科学语言表情达意遵循语法规范,艺术语言则遵循情感逻辑;科学语言表情达意平直实,艺术语言则空灵虚幻,追求神似。  相似文献   

8.
伏荣超 《语文知识》2014,(12):56-59
关于“语文”有着不同的解释,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广义的“语言”。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语言和思维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和目的。听说读写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参与,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交际的极其重要的工具。为了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很多,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语言对于教学,就像音响和旋律对于音乐,神态和姿势对于舞蹈一样,有一种不能分离的关系。那么,政治教师的语言修养应从何处着手呢?一、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语言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因此,只有符合语言内在规律性的课堂教学语言,才是具有科学性的语言。(1)语言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实事求是在政治课教学中应彻底杜绝假话、空话、套话,做到教学语言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能经得起…  相似文献   

10.
语教学就是关于语言的教学。一方面,努力说明语言分析语言评述语言以指导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教学的最根本的内容和任务,语言教学是以其内容的根本语言性,独特于其他任何门类的学科,另一方面,语言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语言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表述和传达中的辅助功能,也应该是作为我们努力探索和追求语教学艺术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从经验本性和语言本性两个方面指出了私有语言的基本错误,论证了私有语言的不可能性,进而批判了私有语言产生的哲学基础“身心二元论”以及对象——指称的语言模式。本文试图指出不能割裂地分析私有语言论证,而应该从维特根斯坦的整体的后期思想来看待其反对私有语言的意义。维特根斯坦通过反对私有语言的论证,提出了日常语言,并要求人们在生活形式中使用语言,从而走出语言的迷宫。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正确表达,建立在对语言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语言要对其句法、语义以及歧义句进行仔细分析及慎重处理。遵循基本的言语规范,了解社会、文化习俗对语言的影响,掌握语言生成规律,达到完善表达语言。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决不囿限于语言,对于语言,文学具有超越性。首先,语言本身为文学创作留有超越余地:语言是普遍性的,文学是个别性的,普遍性对个别性则是既有约束,又有开放。使其能自由的超越;其次文学对于语言的超越,应在美学的层面上实现,还应该遵守语言的最底线规则和遵从民族接受心理习惯。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技能是师范生必备的教学能力。如何让师范生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期间内,迅速掌握基本的教学语言技能,笔者认为,繁琐的,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的空洞的教学语言理论难以使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产生实效,故本文拟通过抓住教学语言(有声语言)诸多品质中的基本品质及促进形成基本品质途径的分析,构建一个简明的,符合师范生现实有声语言水平的教学语言理论框架,以期有效地对师范生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提供一个理论前提。倘能如此,笔者当不甚欣慰之至。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不同,语言又具有不同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糊语言存在于各种化中,主要表现在词语和语篇上,模糊语言无法从语义的角度得到全面的解释,语言的模糊实际上是语言的语用变异,语境是理解模糊语言的重要因素,它对模糊语言具有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和阐述了一些重要的见解,对“语言不同而思维相同”说的质疑,提出作家的功力在对语言的敏感和对 的认识两上方面等。此认为语言交际是不同的人在交际中既去同又去异的不断磨合的过程:语言就是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联合体。不是先有一个叫语言的东西,然后出现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这些变体;还举例说明程序语言。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语言大致可分为讲解语言、问题语言和评价语言三种。一直以来,我们对讲解语言和问题语言研究得比较多,而对评价语言很少涉及。当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师评价性教学语言的关注程度不仅越来越高,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杨芳 《江苏高教》2001,(4):50-53
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修养亟待提高。语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言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关系密切,语言教育应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其语言能力和修养的途径有:坚持开好语言课和语言课,改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抓好大学生中文水平测试,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语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技术进步与教学语言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传统教学语言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之在类型、表现形式及运用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讲述性语言趋干简化,阐释性语言日益强化,有声教学语言与无声教学语言多样化,对话性语言成为教学语言的核心。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语言变化的同时也呈现许多新的问题。教师在适应教学语言变化的同时,要注意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师生思维互动;强化过渡性语言的运用,保持教学进程的流畅;冲破技术障碍,防止师生对话性语言的缺失与教师体态语言的弱化。  相似文献   

20.
马云桂 《教育导刊》2002,(10):26-28
本分析了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反拨作用,呼吁中国语言教育界充分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教学观和测试观,通过设计具有积极反拨效应的语言测试,来“刺激”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重视语言我际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我国语方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语言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