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颖 《视听纵横》2005,(1):98-100
娱乐类报道、节目在经过了前几年的红火和辉煌之后,目前似乎已经逐渐走下坡路了。尤其是近期,有关娱乐报道、娱乐记者和娱乐界的批评,犹如潮水涌来。  相似文献   

2.
一说到娱乐新闻,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隐私、绯闻、低俗、庸俗等字眼。似乎,娱乐新闻成了新闻中的败类。虽然近年来不少批评文章言辞尖锐,但是娱乐新闻报道也未见好转。不过,《重庆商报》最近关于“小沈阳”的几组系列报道,给娱乐新闻报道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窦永堂 《新闻导刊》2004,(1):16-16,52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批评报道涉及的多是大的问题和现象,不如此,似乎就减少了斤两,欠缺了力度。其实,在批评报道的类别中,“抓小”批评报道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作用不可忽视。北京市的有关媒体曾和市长刘淇一道热切关注过“抓小”的批评报道,就北京人12种看起来虽小却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大问题的小毛病提出过严肃批  相似文献   

4.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批评报道涉及的多是大的问题和现象,不如此,似乎就减少了斤两,欠缺了力度。其实,在批评报道的类别中,“抓小”批评报道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作用不可忽视。北京市的有关媒体曾和市长刘淇一道热切关注过“抓小”的批评报道,就北京人12种看起来虽小却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大问题的小毛病提出过严肃  相似文献   

5.
批评,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难题,许多记者不愿“碰”,不敢“碰”,怕招来麻烦。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搞批评报道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主持人是以个人的名义和听(观)众打交道的,批评的权威和力度似乎很轻,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所以有些节目主持人对批评报道缩手缩脚。这样说,是不是在主持人节目里就不能搞批评报道呢?其实不然,在这方面,主持人有自己的优势,掌握得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实践证明了这一  相似文献   

6.
金珠 《视听界》2006,(1):5-12
超级女声,娱乐节目,整合营销,湖南广电。似乎构成了2005年中国传媒界的关键词。围绕这些词语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有关大众狂欢还是媚俗炒作的争论。娱乐至上还是娱乐至死的反思。甚至牵引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说法。无论如何,来自媒介批评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是媒介最重要的价值构成之一。一年前。运动员王燕在奥运会选拔赛中突发事故,媒体因为对其报道缺乏人文关怀而广受质疑和批评:一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上,舞蹈演员刘岩不幸跌落,同样在媒体上掀起不小的波澜。综观媒体对两人的报道,可以发现,相比王燕,媒体对刘岩少了些侵扰,却多了些娱乐,而娱乐仍是一种间接的伤害,这说明,媒体的人文关怀意识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两年多来,新闻中的批评报道似乎少多了。据1991年9月镇江市七个广播电视台站一周新闻节目的调查统计,只有一篇批评报道,占新闻播出总条数的500分之一。新闻单位处理批评报道比较“小心”,好象有一种“理不直,气不壮”的心态。但重温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深感应该全面正确地理解“讲话”精神,不能忽视批评报道的作用。批评报道如果处理得恰当,是可以与正面宣传殊途同归的。这是本文的中心话题。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分寸,掌握好“度”,达到“适度”的要求,是个十分复杂,不易把握的问题。有些同志总是希望批评报道多一点,揭露得尖刻点,似乎只有这样才解渴,但另有些同志则希望报纸稳重一些,批评报道适当少一些,特别对有争议的问题少触及或不触及,尽量不要捅“漏子”。处于这两种意见之中,办报人应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10.
白小娴 《记者摇篮》2009,(11):77-77
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到电子竞技的兴起,从“球王”贝利到“飞人”乔丹,体育正在世界范围内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体育报道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从大量体育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对男子体育运动和男性角色的报道占据了绝大部分,对女子体育运动和女性角色的报道似乎不太为人们所关注,不仅数量少,而且女性大多还是以一种娱乐化的形象见诸于体育报道当中。数量、质量均欠佳的女子体育报道严重地阻碍了女子体育的发展进程,而对体育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娱乐化定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文摘     
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报纸 调查表明,读者看报的目的:新闻第一。当前人们看报的兴趣点普遍集中在:国内突发性事件、国内重大人事变动、国家政策法令、批评报道和反腐败的报道。而对前一时期曾被“炒”得火热的报道名人、明星的新闻以及描述凶杀及性犯罪的新闻则有相当多的人表示“毫无兴趣”甚至“十分反感”。大多数读者认为,一张理想报纸应当具备的主要特点是:可读、可信、信息量大。读者普遍希望,报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增加综合化、减少专业化和纯娱乐化。 批评也是正面报道 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批评报道,当地领导看后发火说,你正面报道不搞反倒去写反面报道!对此,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一次报告中指出,批评也是正面报道。批评报道,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某些缺点和错误,帮助改进我们的工作,这不是正面报道是什么?满腔热情地给党和政府提意见,谈建议,促进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这不是正面报道又是什么? (摘自1995年12月7日《中华新闻信息报》)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在中国从孔子开始,就不难见到社会精英对艺术及其所包含的娱乐性的批评和不满。今天,电视娱乐一方面创造着高收视率,一方面也面临着强烈的批评压力。欲望是蓄水,人格是堤坝,而娱乐就是闸门。娱乐将欲望进行疏导从而减少欲望对人格堤坝的压力,甚至用一种道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媒体2月1日报道,由于美国的压力和经营状况不佳,半岛电视台年内将出售。但是细看消息内容,除了列举已经多次报道过的美国某些官员批评半岛电视台的言论外,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该台的出售与美国官员的批评有什么必然联系。倒是该台经营状况不好,令人感到突然。因为根据我国媒体以往关于半岛台的报道,该台似乎很有钱,不会想到该台经营上会亏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的批评报道一直很活跃,它及时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无畏地揭露了种种不正之风,多方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愿望,对改进工作、转变风气、发扬舆论民主,起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总的看来,批评报道还显得不够完整,谈了之后,使人有跛了脚的感觉。主要表现在:批评的数量虽不算少,但得到正确处理,能给人以力量和信心的典型批评却为数不多;大部分批评常常把丑恶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而对这类现象的制裁,则反映得软弱无力。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错觉:似乎在我们的社会里,邪恶势力还很猖獗,而制服它们  相似文献   

15.
人的精神生活离不开娱乐,但媒体提供的必须是健康向上的东西。近日关于一些媒体低级媚俗的议论、批评甚多,本刊也聚焦相关报道,组织几篇文章从新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6.
王洋 《新闻传播》2004,(11):48-48
近年来,一提起对影视演员的新闻报道,大家就会想到充斥着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的娱乐新闻;想到明星的各种绯闻、丑闻:想起专挖别人隐私的“狗仔队”。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这种低俗娱乐新闻炒作现象,已经引起了多位政协委员的批评。原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说:“媒体要以报道演员明星的建树为主导,这才是正确的方向。”观众需要一个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艺术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主导方向。影视作品的提高少不了评论的参与,同样,一个好演员的成长也离不开媒体的中肯的批评。由于创作方法和对艺术的理解纷纭复杂,要掌握表演艺术的规律,尤其是在艺术还不成熟的阶段,他们需要更多地得到广大媒体和观众的意见反馈。而这些意见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随着新时代社会政治生活人本化、多元化的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乐于以轻松娱乐心态接受新闻。无论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都十分讲究选材的方向和报道手段的更新,一个新的词汇也频频出现: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8.
刘丹凌 《今传媒》2016,(10):31-31
主持人语:媒介批评主要指的是基于人的传播活动对媒介现象进行的价值评判和反思性活动。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多元化、传播的多渠道、传媒的市场化等引起了网络的娱乐泛化,甚至是娱乐过度化,这种现象正在消解新闻传播中的文化深层意义。在这样的媒介时代是需要批评的,我们要立足媒介批评的理论来看传媒的角色以及传媒现象,这样才能促进媒介文化的进一步积累。本期栏目作者梅珊珊以里约奥运会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竞技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问题,并对竞技体育传播提出合理化建议;覃秋媛以武汉高校学生为访谈对象分析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旨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姜成坤则分析党报在媒体融合中的批判与解构问题,以促使党报在媒体融合中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这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也映射出各自领域的问题。本期“媒介批评“栏目从国际、国内以及理论、现实的维度对媒介融合时代的各种现象进行研判和分析,以加深大众对当今媒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运用,也促使媒体在接受批评的同时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沈淦 《传媒观察》2003,(2):27-28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新闻中,关于明星的私生活的报道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无论是婚姻情感,丑闻闹剧,各有各的精彩。传媒为不明就里的大众留低了钥匙孔,使之能窥见明星们有别于舞台上的真实生活。然而,在形形色色的绯闻中,受众喜闻乐见的似乎为数不多,娱乐新闻有渐成花边新闻代名词的趋势。有识之士对媒体乐此不疲报道明星绯闻颇不以为  相似文献   

20.
罗强 《声屏世界》2005,(12):31-31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信息,即“新闻媒体所刊播的批评报道似乎很有受众面和收视率”。其实,这是一个被少数受众群体和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曲解了的错误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