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使思品课教学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教师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是提高思品课实效性的关键。本文从情感体验与培养是思品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体现和促进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思品课教学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任务.积极探索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思品课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思品课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思品课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品课思维品质和运用思品课思想方法的能力.随着思品课教材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能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初中思品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其人文因素,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每个初中思品教学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并提出了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对初中思品教学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一、初中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丽梅 《考试周刊》2014,(82):140-140
初中思品教学工作应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情感渗透等方面下工夫,将思品教学与迎接新的生活、安全意识培养、抵制不良诱惑、耐挫能力培养、法制意识培养等结合起来,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新的思品课改旨在发展,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有所收获,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多年实践证明,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3个点,即结合点、生命点、兴奋点。  相似文献   

7.
陈光明 《贵州教育》2008,(13):36-37
思品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足在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求学生在思品课的学习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影响重大.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从“读”有所得、“思”有所得、“品”有所得、“悟”有所得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旨在增长学生知识、熏陶其思想、提高其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小学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经过18年的教学实践,摒弃了以往思品课教学的成人化、概念化弊端,正逐步形成"故事十道理十辨析十导行"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思品课教学中"我打你通"、单纯灌输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等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就小学思品课的有关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策略之一:教学思想人本化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此,学校教育重在塑造一代新人,即培养独立人格、具有创造能力、适应时代…  相似文献   

10.
于世臣 《中国德育》2005,(11):32-33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品能力的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语文、数学等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品学科的能力培养,认为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理解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忽视思品能力的培养和挖掘,严重影响了思品课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后进生的概念应当进行科学界定,主要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较差以及思想与行为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的双后进学生,这与语数外等学科后进生的定义有着截然不同。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后进生转化,不仅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要对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与行为等方面问题进行引导纠正,让他们保持正确的理念,并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健康地成长。本文主要针对思品教学如何促进后进生转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新课改的前提下,思品课,要想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必须跳出思品上思品,把我们以前狭小的"思品课的舞台"变成广阔的思品的大舞台,由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变成生,旦,净,末诸角色的互动的大戏。为此,我们要引进"大思品"的概念,即思品生活化,生活思品化,从这个理念出发,我在"写"上下了点功夫。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写作是语文的事,与思品毫无瓜葛。但是笔者认为,写乃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我的思品课上,写成了重要角色,写成为了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通过写使学生学习兴趣激增,从历来怕上思品课到现在等着上思品课,笔者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写"的兴趣和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观,强调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课程价值观,优化教学策略,增强小学思品课教学实效。为此,教师一要追求思品课的平实、简洁;二要追求在过程中生成,在问题中升华。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品德由三方面组成:思品能力、思品形式和思品内容,这三者是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思品能力是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是以思品能力为基础;道德内容转化为道德行为是以思品能力为中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者注重了思品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忽视了思品能力的培养和挖掘,  相似文献   

15.
赖冠梅 《教师》2020,(10):85-86
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时事“大事件”是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的鲜活教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是高质量地开展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新时代思品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主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用好网络资源,让网络与课堂“连起来”;用好社区资源,让学生从教室“走出来”;创设形式多样的思品活动,让课堂与学生“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重视做与思结合的教学策略,提倡教师将做与思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做与思结合教学策略作为现代化小学科学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创作。在做与思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初中思品是一门集知识、能力、感悟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心理、法律、道德、社会主义常识教育为主的课程,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严肃性和枯燥性的一面,学生学起来普遍感到枯燥乏味.那么,思品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从而实现思品课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角色扮演法已成为思品课堂的有效教学法之一,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点谈谈自己在思品课堂中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思品课教学是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改革复式思品课教学是提高复式思品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就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谈一点粗浅体会。 一、把握教材内容,合理优化组合。 小学思品课教材编排体系是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同一教学内容在  相似文献   

20.
苏红军 《考试周刊》2012,(76):118-118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应只是告诉学生思考的结论,而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能力。根据多年的初中思品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思品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