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通过读音辨析许多汉字尽管读音相近,但是它们的声、韵、调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只要能正确读出这些字的音,就能辨析这些音近字。如“叹为观止”的“止”读zhi,而“之”读zhi;“直截了当”的“截”读jie,而“接”读jie;“气概”的“概”读gai,而“慨”读kai;“辍学”的“辍”读chuo,而“缀”读zhui;“掂量”的“掂”读dian;而“惦”读dian;“戍边”的“戍”读shu,而“戊戌”读wuxu。二、借助形旁辨析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读音辨析许多汉字尽管读音相近,但是它们的声、韵、调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如果能正确读出这些字的读音,就能辨析它们的音近字。如“叹为观止”的“止”读zhi,而“之”读zhi;“直截了当”的“截”读jie,而“接”读jie;“气概”的“概”读gai,而“慨”读kai;“辍学”的“辍”读chuo,而“缀”读zhui;“掂量”的“掂”读dian,而“惦”读dian;“戍边”的“戍”读shu而“戊戌”读wu xu。  相似文献   

3.
古人对“读”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可见,读的数量要多,要“三百首”、“百遍”、“万卷”的读;读的质量要高,要“熟读”、读“破”。在读的基础上,才会理解,做到“其义自见”,才会“吟诗”,才会“下笔”。因此,要提高听说、写作的能力,也离不开一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情感。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我存教学中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多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多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而这里的“读”,更应强调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6.
“读”是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法规律的主要途径。通过“读”,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从而培养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通过“读”,学生  相似文献   

7.
“以读代讲”与“以读带讲”,其特点是以读为本,寓讲于读中。它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读,减少教师繁琐的讲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吸收、鉴赏能力;有助于打破旧的教学程式,改革课堂结构。现分别举例如下:一、“以读代讲”。以读代讲就是以读来代替讲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用得好,为了突出其妙处,教师用减词、加词、换词的办法与原文对比读,通过比较鉴别,让学生品其意味,得其精华。改变原文对比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读,求知学习称之为“读书”,这种说法一直延用至今,而且无论是上小学还是上大学,甚至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博士后皆称之“读”。中国人可谓深悟“读”之道,深得“读”之传,深受“读”之益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谈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由读向写的迁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读能使视野开阔,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有其特定的“表”,又有其特定的“里”。教读说明文,可以表里交替、由浅入深地分三步解读,分别为:整体感知浅层的“里”布设厚实;细致赏析多层的“表”匹配得体;深入品悟深层的“里”浸润深透,由此形神兼收地获取说明文教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读,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领略祖国语吉文字的美;通过读,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读”(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擐"读huàn音,有"贯穿,穿着"义。据《说文》之解释,据典籍之考辨,据合肥方言之旁证,认定"擐"古读为guàn,当是今所言"挎"之本字。又"擐"读juǎn音有"系"、"拴"义,据"擐"之字义源流,据书证及合肥方言,认定"擐"宜音guǎn,当释"绕,套,扣"。  相似文献   

12.
成语“臭味相投”的“臭”历来有xiu和chou两种口语读音。语文工具书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注音。这种读音的分歧和“臭”的词义引申以及感情色彩由中性趋向贬义有关。我们认为“臭味相投,,的“臭”读音应该规范统一,如果追本溯源,尊重本音和古音,“臭”可以读xiu;如果从俗从便.遵从其今日常见读音,可以读chou。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臭”读音的审定和所举例证.我们认为“臭味相投”的“臭”应该读xiu,并以此音为规范读音,以便辞书编纂修订、学校教学、新闻媒体播音、电脑汉字输入和广大群众口头运用时统一读音。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是一个热情的理想主义者,《边城》是他充满深情唱出的一曲生命的理想之歌,是他出于"怀旧"的主观诗情并把它凝结成的"诗",是沈从文梦里故园的产物。他写湘西,实际上是通过故园风物的眷念来补偿人生的失落,以慰藉他那魂灵深处的创伤。主要从画中人、画中物、画作者、画外意三个方面来解开这个梦,为读者打开神秘之窗。梦是美丽的,而"美丽的东西总使人忧愁",为了淡化这宿命的悲剧,沈从文以"善"与"美"进行了巧妙的阐释,从而圆了这个作于都市的"乡下人"的梦。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克服没有思考价值的师生问答,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自我发现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要帮助学生明晰思考方向、抓住核心问题,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与作者对话,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读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播音员和主持人将遂宁的“遂”字的读音读成阳平,同遂宁本地人所读的去声有较大的差异,使很多人无所适从,觉得很别扭。本文从“遂宁”地名的由来、地名的含义、“据词定音”的原则以及辞书注释等方面,对“遂宁”地名的读音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认为当读为去声。  相似文献   

16.
在《唐韵正》中,顾炎武一方面通过列举丰富的韵文材料勾勒出"车"字从古韵鱼部游离出来,而并入古韵歌部的大致线索;另一方面又对陈第考证中不周而误说之处进行了辨证,认为"车"字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与歌部字押韵。顾炎武所做的这一考证工作为我们研究某一字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杨杭 《重庆师专学报》2010,(5):54-57,71
"越女"一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词汇,在唐诗中出现频繁,然而这一现象却极少被关注,文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越女"一词进行简单地考释,并粗略分析唐诗中的越女形象。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中三次出现"愚"字,然而历代学者对这个字的解释多有不同。文章统计出现行版本、帛书以及竹简本《老子》中的"愚"字,进而考察历代学者对于这三处"愚"字的解释;然后从整个先秦时代的大背景去考察"愚"字在其他先秦文献中的出现情况,以及在具体文本中的解释。分析认为,《说文解字》中对"愚"的解释是不完全正确的,而段玉裁的注才真正归纳了历史中"愚"字的涵义流变:即先是愚笨、不聪明的意思,然后引申出如质朴、没有心机,愚直、戆直,装傻、假装愚昧,自我谦称等多重涵义。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匕”的本义多有争议,笔者认为“匙”的本字、“化”的本字、匕首、以匕为妣这四种代表性的观点都有值得质疑之处。许慎《说文解字》曰:“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本文试图将匕与古代饮食文化联系,探寻其使用功能,从正反两面辩证分析许慎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孔氏大宗赐家寓衢后,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修己安人”、“有教无类”、“述而不作”、“礼让治国”、“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痛自引责以收人心”,“学以行道教以化民”,“既有美实必假于言”,“泗浙同源无间南北”,“学与人共有资于世”,对江南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