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国际排球联合会将20世纪最佳女子排球运动员的称号 授予古巴女排队员托雷斯的时候,相信没有谁会感到惊讶。因 为,无论从技术、心理、能力还是成绩,没有人能比托雷斯更有 资格获得这一荣誉。事实上,以她的身体、仪态和举上风度,即 使去做时装模特、芭蕾舞演员或者从事其它体育项目,托雷斯也能取 得同样的成功,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她甚至可以在任何领域都能成为 首选第一人。让古巴人感到庆幸的是,这个受人欢迎的女孩喜欢并最终选择 了排球。 托雷斯今年26岁。她从8岁开始打球,至今仍活跃在排球场上。13岁,托雷斯即入选…  相似文献   

2.
第45届世乒赛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讲,是迎接挑战、经受考验的好机会,也是对我们明年出战奥运会的一次实力的检验。从最近几年比赛的成绩看,中国运动员在整体上保持了优势,对此,以欧洲乒联为首的一些人一直想联合起来与中国运动员抗衡。在世界打中国,中国打世界这样一个格局下,中国乒乓球队能够正确认  相似文献   

3.
宋晓波的名字曾经与中国女篮 共同辉煌于世界篮坛。她在十几年的篮坛生涯中,为中国篮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如今,已走下篮坛十几年的宋晓波仍被许多人关注。笔者将把一个真实、坦荡的宋晓波介绍给您。 1 凡是与晓波接触过的人,都说她聪明过人。 说晓波聪明是因为她每逢遇事总爱思考,节骨眼儿上眼珠一转,主意就来。训练之余,她爱读书、写笔记、听音乐,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球场上,她靠头脑灵活、动作敏捷去打球。别看她在场上不紧不慢,轻轻松松地移动,但一旦看准机会,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因此,她常常令对手头痛,是球场上不可多得的用头脑打球的人。  相似文献   

4.
李永和 《网羽世界》2012,(11):90-94
每次想起家伙的故事,我的心情是既酸又甜,我相信每个打球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故事,不管是爱情、友情或亲情。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打快乐打爽的,那么和你对打的人,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家人,你们的情谊不也在无形中彼此牵绊增长吗?我喜欢打羽球。也喜欢看别人打羽球。我的羽球打得不好,但我不在乎。因为我正坐在场边……感受着你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孔令辉《乒乓世界》对我们很重要 《乒乓世界》创刊那年,我才6岁,刚刚开始接触乒乓球。因为刚开始是季刊,我小时候又是在哈尔滨打球,所以基本上看不着这本杂志。到国家队以后开始看《乒乓世界》,现在又变成了月刊,每月杂志一出来,编辑部马上就给队里送来,我就看得多了,我比较爱看介绍外国运动员的文章。最近一年,杂志里面登了好多队友写的东西,看得挺有意思。刘国梁说我的那一篇,写得很真买,因为我们在一起很长时间了。 我一直比较关心体育新闻,喜欢看报纸杂志,《乒乓世界》是中国乒协自己办的杂志,自然就看得多一些。去年…  相似文献   

6.
曾两度宣布封拍的香港“乒坛双宝”之一的陈丹蕾近日表示,虽然她决定退出赛场,但有机会将继续为香港体坛出力。这位来自北京的姑娘在回忆自己代表香港队南征北战时,感叹地说:“过去多年来我一直是训练、训练、训练,虽有足够的休息,但是个人时间少得可怜,较少机会与朋友相约逛街,有时感到生活有点刻板沉闷。”陈丹蕾是前不久宣布挂拍的。她说:“现在总算告一段落,我也可以松口气,放下肩上的责任了。”活泼好动的陈丹蕾说,现在她已不想打乒乓球,但对打高尔夫球却上了痛,每周至少要打两次。促使她喜欢上这项“贵族”运动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阎密 《乒乓世界》2012,(10):74-74
1939年,何运富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跟大多数那个年代走上乒乓之路的运动员一样,她也是受人影响爱上了这项运动。在从“瞎玩”到“喜欢”,再到把乒乓球变成“终身事业”的过程中,哥哥姐姐算是她的领路人了。当何运富还是个10岁左右的孩子时,喜爱乒乓球的哥哥姐姐就经常带她去打球。  相似文献   

8.
萨格勒布世乒赛之后,我们所有的队员都在各自俱乐部打超级联赛。在乒超联赛的第一阶段,参加世乒赛的几个重点队员发挥得都不是特别理想。郭跃输了好几场球,张恰宁输给了刘诗雯。她们在连续作战、训练不够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赛练结合,不断调整自己、磨练自己,在第二阶段比赛中的表现总体上要比第一阶段好。从战绩来看,王楠略好一点,目前只输了一场球。当然她只打单打,而郭跃、张怡宁每次比赛都打两场。年轻的队员中,刘诗雯的表现比较突出,目前保持11胜1负的战绩,先后胜了张怡宁、李楠、李晓霞。  相似文献   

9.
曦子是内蒙古人,以前在内蒙古队打球,她说自己没什么天分,就“转行”来北京读书。2000年,曦子由于生病回呼和浩特休养一周,正巧碰到原来的队友打比赛,跑去观战的曦子在球馆里第一次见到郝帅。  相似文献   

10.
邓亚萍5岁开始打球,那时她在球台上只露出个小脑袋。现在她17岁了,但身高只有1.5米,露出球台的部分仍少得可怜。当这个矮小的运动员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当她在北京亚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时,谁都感到说不出的惊讶和好奇。邓亚萍的父亲也曾是一位乒乓  相似文献   

11.
天赋球星张怡宁天生就该打球。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比球台高不了一点的小孩子,如何握紧球拍,追打来回跳动的乒乓球。而只有4岁的小怡宁就是这样开始打球的。小怡宁4岁时在舅舅的引领下,喜欢上了乒乓球。舅舅感到这孩子有打球的天赋,就带她来到了东城业余体校。因为报名时间已过,加之又瘦又小的小怡宁让教练看来条件并不优越,所以不肯留下她。是舅舅再三恳求,教练才答应让她试训几天。谁  相似文献   

12.
在好手如林的美国职业男子篮球队,历史上当然是男性的领地,但是在1986年的夏季,一位白人女子出现在马萨睹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非姆队(属美国职业乙级篮球队)的比赛场上,从此,28岁的南希·利勃曼成为有史以来在美国职业男子篮球队中打球的第一个女球员。在这以前,曾有一些优秀的美国篮球女运动员部进行过尝试,但都被拒之门外,而现在南希凭借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终于跻身于男子职业篮球队。南希从小酷爱打篮球,那时她时常梦想能为纽约著名的尼克斯队打球。10多岁时,她去纽约哈莱姆区同男孩子们一起接受过篮球技术的专门训练,特别是投篮技术。后来她一有机会就同纽约和洛杉矶一些著名球队的队员们一起打球玩,这样她的打球技术和意识很快得到  相似文献   

13.
2012,我们没有退路 广州人,现在北京从事会计工作 三三的爸爸是乒乓球迷,小时候还想把她培养成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我不喜欢打球,我爸挺失望,但是依然带着我看比赛。”爸爸一直在看球时给三三讲技术,所以一开始她并不认识什么明星,在2004年之前,对王皓一点印象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枣记甜品     
王昊天 《乒乓世界》2014,(7):102-103
说到刘诗雯,更多人应该更喜欢称呼她“小枣”。在“封面故事”采访结束之后,我凑上前去和她聊了聊器材,但是我并没有带着她曾经用过的球板样品。而是将那些球板样品的图片保存在手机中。当我把手机拿到她的面前时问到,还记得曾经用过的这些球板吗?“嗯,都记得。”她点点头,优秀的战士果然不会忘记曾经陪自己一起战斗过的武器。采访时间不长,小枣始终保持着她惯有的甜美微笑。小枣的每一款球板,也都成为一份甜品。  相似文献   

15.
卢静,人如其名,模样儿文静。但殊不知,她对体育还颇有爱好呢。不信?你看,上中学时,她多次拿过全校百米第一,上大学时也不逊色,曾在全校运动会上荣获过跳远比赛第二名。她对我说,她从小就喜欢跑步,因为常迎着风跑,还得过鼻窦炎呢!可她就是怕打球,特别是三大球。因为小时候曾被偌大的皮球碰破过鼻子,所以只要见到球飞过来,吓得就跑。说到这儿她不好意思地笑  相似文献   

16.
《新疆体育》2001,(4):2-3
到今年5月,牙买加的短跑女皇奥蒂就将41岁,但是这位田坛“常青树”对征战多年的跑道依然有股难以割舍的情结。21日她对记者说,今年底她是否会退役,最后还要看她的竞技状态而定。她说这些年里她的原则一直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一个赛季结束时她收获颇丰,那么她会继续跑下去;如果当年的比赛成绩不尽如人意,那么她就会考虑给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但目前我对自己所取得成绩很满意,在过去20年里我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一直在前六位,因此我还没有找到退出田坛的理由。”奥蒂说道。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的全运会团体赛,丁宁大放异彩,不仅为自己拼下第一个国内大赛的冠军,也拼出了第一次打访欧的机会。德国站的第一天,丁宁单双打都折在削球手的拍下,单打首轮负于白俄罗斯的削球手帕夫洛维奇,双打第三轮输给一对韩国削球。做场外的吴敬平给了她这样一句评价,场上应变还行,但实力(打削球)确实不够。  相似文献   

18.
球迷老妈     
我妈今年77岁,是个老球迷。她年轻的时候就爱看乒乓球赛,提起那些球星,比如庄则栋、梁戈亮、蔡振华、江嘉良,没她不知道的,对他们打球的事,老太太讲得头头是道。 老妈特别喜欢邓亚萍,总夸她“这孩子好,真行,只要她比赛,准赢,打败天下无敌手,看得真让人开  相似文献   

19.
老板宋晓波     
在晓波出国之前,曾有位占卜先生说她34岁开始,将会有大发达。当时她笑笑说,希望如此。而最近,有位慕名到她座落在墨尔本市边缘的“宋苑酒家”吃饭的职业星象家,吃过饭后却非要看看她的手,看后说,我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事业高峰。晓波相信,努力加运气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她最爱说:我特赶趟儿。而且老爱讲一个她刚开始打球时的事当例  相似文献   

20.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