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笔记     
模仿一天放学后,我无意间瞥了一眼教室,发现有一个女生正站在讲台上认真地模仿着我残留的板书写粉笔字。那是一篇课文的题目,那个女生已仿照着我的笔迹写了5遍了,有的字已写到了真伪难辨的程度。我十分汗颜,想:早知如此,该把那几个字写得更好一些啊!学生模仿老师的又何止是笔迹!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立身行事,这一切一切无不在模仿之列。想到这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摒弃瑕疵,让自己接近完美呢?  相似文献   

2.
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家长,无不叨念着两个字:“初三”。我揉揉有些疲倦的眼睛,抬头望望窗外的一片绿,我深情地呼唤:“给我一片绿草地!”语文老师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在初三这一学年,要抓紧呀!”数学老师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初三这紧张的一年要努力呀!”英语老师说:“在未来的竞争社会里,英语占据了重要地位,初三是关键的一年,要加把劲呀!”……我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但老师又怎能理解我的渴求呢?我需要的不仅是课堂,还需要草地。给我一片绿草地吧!父亲说:“都初三了,还一天到晚嘻嘻哈哈,  相似文献   

3.
一次作文课上,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了头,用胆怯的目光看看我,欲言又止;低下头后手中的笔却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了头。看他那样子,我知道他碰到了拦路的字了。于是就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他红着脸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一下子窜到喉咙口,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我无法看清他的神态。他问我:“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难道与我有关?”“的确有关,因为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两个字说得特别重。“老农又怎样,同样是我的父亲!”我脱口而出。猛地,我的心颤了下,我记起“老农”那两个字是我小时候叫出来的! 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还没说完,我的眼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给小班的孩子上美术课.小朋友画画前,我为每位小朋友在画纸上写上了各自的名字.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轻声地问她:“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摇了摇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哭?”她指着画纸上的名字,呜咽着说:“这不是我的名字.”我看了看,画纸上写着“何健欣”三个字,没错啊,她不就是何健欣吗?便对她说:“你不是何健欣吗?”“是啊!但我的名字不是这样写的.”我疑惑了,怀疑自己是否写了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美丽的错误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我一边板书,一边跟学生交流。真的一心不可二用,我把第三个原因:“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错写成“一天离不开音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随即嚷道:“老师,你写错了!”我看了一下黑板,把头一扬,故作不屑一顾:“少写了一个‘也’字,也通嘛!无所谓吧?”学生纷纷举手,表示不同意。这时,我心中已经有了谱:“为什么呀?”这下子,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如果写‘一天离不开音乐’,就是说只有一天离不开音乐,其余的日子都可以离开音乐了。”“‘一…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魔豆     
半个月前,我和妈妈买了一颗魔豆,那颗魔豆的一边写着“老鼠爱”,另一边写着“大米”两个字。我可高兴了!回到家,我马上给魔豆浇水施肥,把它放在有阳光的阳台上。我每天都要去看看它,过了七八天,我发现小魔豆开始饱涨得裂开了。我继续给它浇水施肥,不久,它裂开的豆瓣里冒出了嫩芽。魔豆的两个豆瓣成了两片肥肥的叶子,上面写着的“老鼠爱大米”的字也随着魔豆的生长慢慢变大了,真的好有趣!我问妈妈:“它长出来的新叶子上还会有‘老鼠爱大米’这样的字吗?”妈妈说:“我想不会有了吧。”我真希望它长出来的每片叶子上都有字,这样,就能写成一部“…  相似文献   

8.
名字的秘密     
傍晚。在绿色的大森林里,一头大象遇到了一个小男孩。“嘿!你好,男孩!”大象说。“你好,大象!”男孩说。“你看起来不开心,小家伙。”大象说。“是的,我很生气!”男孩回答,“我只不过迟到了五分钟,老师就罚我写五张生字!”“写字?”大象高兴地说,“那是一种很有趣的事!跟我来,男孩!”男孩好奇地跟着大象,来到森林中间的一块空地上。大象用他柔软的长鼻子卷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写了两个又大又漂亮的字:丽达。“比我们老师写的还好看!”男孩拍着手说,“再写,接着写!”于是大象又写:丽达。“你不能写点别的字吗?”男孩请求说。“不能。”大象有点…  相似文献   

9.
2052年9月8日,我告别了女儿,离开欧洲回到国内。虽然一退休就到女儿那里去了,但在国外生活的三十多年里,每年到了9月我就要想到教师节,就要想到学生该给我写贺卡了、学校该发钱了,教研组该聚餐了……所以,回到国内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9日,我就到学校去了。见到多年不见的老同事,自然是一阵寒暄:“啊,海外赤子回来了?”“哟,你身体越来越硬朗了!”“呀!90多岁的人,看起来最多不过60多!”我一边说“是呀是呀”,一边等着他们说教师节的事,比如什么时候开庆祝会,今年教师节发多少钱……可是,没有一个人提“教师节”这三个字,我不  相似文献   

10.
一天,爸爸帮我整理我的书法习作,其中一张用大红纸写的“寿”字一下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事情…… 2005年5月的一节书法课上景舜逸老师让我练习写一个大大的“寿”字,题款上写“贺启功老爷爷长寿”。啊!是给启功爷爷写呀,我特别高兴!在我们书法班上可以看到启功爷爷的名字和题字,爷爷和景老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学习《小黄鸡的故事》一文的生字。同以往一样,我先是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问道:“你能用这个字组词吗?”话音刚落,孩子的小手便如雨后春笋般地举起来。“怀抱”、“关怀”、“怀念”、“怀表”……孩子们自由地交流着,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我授课的民主,畅所欲言地交流着。“怀孕!”一个响亮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我顿时愣住了。但其他同学却没闲着,他们有的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有的则模仿电视上的表演做出要吐的表情,还有的则故意挺着肚子在座位上站着……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篇有关教育…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日记     
《新作文》2006,(4)
一日,在家里的衣柜里翻衣服,无意中在柜底摸到了一个硬硬的笔记本,拿出来一看,封面写着“关于他的点点滴滴”,是母亲的笔迹!“他”是谁啊?是母亲以前的朋友?或许是父亲?好奇心促使我翻开了正文第一页,我的大脑也随着眼睛的搜索而高速运转起来……“×年×月×日,星期×,农历×年×月×日……”呀!这可是我的出生日啊!再往下迅速浏览,才知道“他”原来是指她的儿子——我啊。从日记本上可以看出,从我出生的第一天,不,甚至可以说是从第一个时刻起,妈妈就用心来记这本日记了。“1991年12月16日,今天是小×出生三个月后的第一天,我无奈地又带他…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临沂是书圣王羲之的诞生地,以纪念这位杰出书法家为主题的“书圣文化节”在我市已举办了两次。这几天,我们家大概是受此影响,大到八十多岁的爷爷,小到叔叔家未满两岁的福瑞弟弟,全迷上了写毛笔字。“献丑”吃过晚饭,一切收拾利落后,各“位书法家”粉墨登场了。第一“个献丑”的当然是我了。我来到桌边坐下,起笔落墨,不到一刻钟工夫“,日新月异”四个大字出现在雪白的纸上。我请妈妈当场点评。妈妈二话不说,刷刷地也在上面写下四个字。精妙绝伦“?错!奇丑无比!”深受打击的我,想从爸爸那里找点安慰,就问“:爸爸,看我这四个字写得怎样?“…  相似文献   

14.
老师,我想对您说很多很多的话,不过,全部都是感激、感谢、敬爱、敬佩……记得,那是在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首都”两个字时我总是把首都的“首”少写一横,成了“”,同时又把首都的“都”字多写一横,成了“”。有一次,您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看自己的作业。呀!怎么“首都”这个  相似文献   

15.
星期八     
“铃铃铃……”一阵闹钟声,把我从美梦中惊醒了。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今天怪极了。鸡叫了三遍,太阳仍不露面,四周阴沉沉,可又白云飘飘。我立刻爬起来,无意之中,看到了日历,什么?什么?我揉了揉眼睛,没错,写着星期八。一个星期明明是七天,怎么会有星期八呢?“爸!妈!快来呀!”突然,我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讲《将相和》这篇课文,我问道:“‘相’和‘将’分别指谁?”学生顺利作答:“‘蔺相如’和‘廉颇”’。我刚想顺势板书,可脑瓜像卡了壳似的,“蔺相如”的“蔺”字,想不起来怎么写了。心想:“瞎写吧,不仅会误人子弟,还会招来学生的嘲笑。翻书吧,又怕耽误时间,怎么办呢?”突然,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板书,看老师写的‘蔺’字正确吗?”我刚一写完,教室里就沸腾了。“老师,写错了!”“那谁来教教老师?”“上边是个‘艹’,下边是‘门’。‘门’里面是个‘住’多一横。”同学们争着发言,一笔一画教得甚是认真,好像生怕教不会我这个老师似的。我认真地写着,很快,一个大大的、工工整整的“蔺”字就诞生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连声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微笑。我看大家意犹未尽。又使出一招:“‘廉颇’这两个字更不好写。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教教大家呀?”话音未落,同学们就急匆匆地打开课本找“廉颇”去了。很快,一只只小手就接二连三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张中成 《山东教育》2004,(10):17-17
这学期,我又接任了一个新班的班主任。这一天,我刚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戴眼镜的人头像,下面赫然写着“张中成遗像”五个大字。我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无名火,是谁这么大胆,敢如此恶作剧?我刚想大动肝火,声色俱厉地呵斥惹是生非的学生时,突然想起“教学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这样一句名言,心里立时有了主意。我面带笑容对着黑板上的画像欣赏了一番,转过脸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平静地说:“画得倒挺像,字也写得工整,可惜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说多写了什么字?”此时,我发现全班学生除汪溯外,都注视着黑板。“刘霄,你能说说吗?”我提问…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那个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从学校领回两张明信片,一到家作业没做就急着要填写,寄给她的老师。她先填了第一张,由于有字写不出,寄语里只写了这么6个字:“彭老师,祝福你。”我觉得这是孩子一个很好的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于是我鼓励了她,正准备给她寄出去。没想过了几天,她又在埋头写她的第二张明信片,在大部分不会写的字让我在一旁现教的情况下,她艰难但又顽强地写出了很长的一段话。起初她还遮遮掩掩、忸忸怩怩不想让我看,但一边要问字一边又要写,所以最后她还是极无奈、极不情愿地给我看了。她写了一段什么话呢?还是给她班主任的:“彭…  相似文献   

19.
黎明笔记     
破旧的自行车载着可爱的小女孩辗过凋落的红叶,于是我写我的——黎明笔记[文贵自然.看到“破旧的自行车……于是我写……”原来是生活激发了小作者的灵感!难怪文章这么亲切、自然!题目也别致。]①一个特写镜头闪在眼前:深秋、黎明、灰白的街道上……[开头简洁、明快.“特写”二字醒目.既开启下文,又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深秋、黎明、灰白的街道”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与“自行车……”暗相呼应.]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举一反三“爸爸,月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糖酥饼的‘饼’字。”“糖酥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煎饼的‘饼’字呗!”“煎饼的‘饼’字怎么写?”“你这个笨蛋,我举一反三地教你,你居然都不会!”“这是八毛钱的头”某村剃个头收一块钱。张老汉家里,儿媳当家,花一分钱都得向儿媳要。老汉3个月没理发了,试了几试,终于开了口。儿媳气呼呼地说:“才理了几天,又要理。刚换了彩电,没钱,只剩八毛钱了!”说完,从口袋掏出扔给了公公。剃成了阴阳头的张老汉回家后,故意在家人面前晃来晃去,儿媳生气地说:“理得像什么样子,哪有从脑袋顶上下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