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永翔 《职业圈》2005,(11):44-45
不怕困难的人去创业 做老板是很多人的梦想,可是切记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的.有兴趣、有特长、能吃苦都不是理由. 我在与众多创业成功者以及更多的失败者的交流中,有以下几点总结: 第一要有强烈的渴望成功和财富的心理.对利益的强烈渴望是创业最好的助推器.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兴趣很看中,爱好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我接触过的一家国外房地产项目的股东,为了每平方米几十元的差价,拖着病腿每月三次飞到中国谈判,如果不是强烈的利益驱动是做不到的.有的创业者做了一段时间遇到困难,会觉得自己很辛苦,就是利益的渴望不够强.  相似文献   

2.
开店选址历来是创业准备的三大要素之一。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至少有20%取决于选址的好坏。有些零售型企业,选址对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达到60%。所以,选址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4月10日,北京市劳动局创业指导 中心大厅装修完毕,开始为创业者提供 更为丰富的服务内容。 据介绍,该大厅将提供北京市劳动 局推出所有创业项目的相关资料,以供 创业者查询。各项目企业也会派出专门 人员在这个大厅值班并进行现场咨询, 各企业还将不定期地进行产品演示。每 逢周三、周五,创业专家将在大厅内现 场对创业者进行指导。除此之外,创业  相似文献   

4.
创业期与业绩评价指标 一、创业期的特点。创业期是企业的起步阶段,通常企业规模会比较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类型、特点和市场范围都处在不确定性。企业刚刚成立,规模较小,组织结构和制度也不完善,企业的各项权利基本上集中于创业者手中。这个时期产品用户很少,由于企业的投资者只是企业的创立者,因此企业的资本实力较弱。这个阶段是经营风险最高的阶段,表现在:企业的投入大,产出小,通常资金流出会大于资金流入,现金流量基本上为负值。  相似文献   

5.
不是所有创业者都能应对回答好"我为什么要投资你"的提问.回答这个问题,通常需要阐述创业者及其团队、项目的优势,颇能反映出创业者(团队)愿景设想的可行性、技术能力、对细分市场及客户的理解;很能说明创业者是一个(些)什么样的人,能不能让投资人产生信心和信任. 当然,严格筛查创业创新项目及创业者,并不等于一定能提高筛查的准确性、一定能保证投资人找到日后获得巨大成功的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项目特别是颠覆性创新一类的项目,其商业模式与技术应用体系有很多都是逐步完善起来的,那种一开始就预设准备得非常完整完善,几近无懈可击的项目,反而可能得不到成功,或者只能获得极为有限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王腾 《职业圈》2006,(1):8-11
三十年前,一位叫王国洲的先生,在台湾带着4个店员开了一家眼镜店;三十年后,这家叫做宝岛的眼镜店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眼镜连锁集团;父亲王国洲的目标是把宝岛建成亚洲最大的眼镜团队;儿子王智民的目标是建立最有竞争力的公司。宝岛眼镜的经历不但讲述了父辈的创业史,也讲述了子一辈的成长史。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王智民在大陆创业的故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你有优厚的先天条件,还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在好的条件下创业比白手起家更难,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很容易得到共鸣,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从一穷二白到一个王国的建立。但另一种创业也值得钦佩,那就是成功者后代的创业史,他们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却选择了努力奋斗,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他们成功了,少有人喝彩,大家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失败了,就会被人嘲笑。所以,这样的创业者,我们也没有理由不佩服。  相似文献   

7.
"创业难,守业更难",对今天的创业者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现代创业者可分为创业型和守业型两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唯有认识到"创业难,守业更难"的哲理,才能不断地反思自身,寻找自己与成功的、优秀的创业者的差距,并不断弥补这种差距。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海投(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郑帅。  相似文献   

8.
声音     
“我认为真的想要创业得到成功的话。不是靠一个点子加上一些热情就足够的,甚至是加上愿意努力也是不足够的。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几个非常重要的素质,首先绝对不是靠点子,而是要深挖地去了解任何一个他想创业的领域,要比投资人懂得更多。”  相似文献   

9.
创业留言板     
《职业圈》2005,(6)
成功的心态来源于个的习惯 心态只是一个人内在修行的事物, 它无形地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却 又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前进与发展。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同时 失败又是多数人的结局。究其因多因为 自己的心态不良,没有真正地战胜自 己:是自己将自己打败的。一个人的成 功,心态因素占99%。没有良好的心态 就不会拥有永久的成功,没有一个良好 的习惯和环境就很难取得成功。 (贾光明)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7日星期日上午9时开始,来自不同地区的近百位中小企业有关人士以及创业者云集在北京联合大学综合楼二楼综合厅。第二届北京中小企业创业(北京)论坛在此举行。这是继北大第一届中小企业创业(北京)论坛成功举办一个月之后,中小企业创业者的第二次聚会。本次论坛确立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创业,创业的人群既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他们坚持不懈,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创业促进了社会的创新,增加社会活力,为国家注入新鲜的血液。创业难,守业更是不易。我国的创业政策如何?创业者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创业中会有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同科  相似文献   

12.
现在,大量的特许加盟项目使人眼花缭乱,广告宣传单上的介绍似乎都很迷人。创业者该选择哪一个?投资额大的好,还是小的好?不收加盟费的好不好?直营店多的项目好,还是加盟店多的项目好?有人做过调查,在美、日等国,采用连锁加盟经营模式的商店比单独经营的商店存活率高得多。于是,有很多中国创业者简单认为,只要是特许加盟的项目就能盈利。然而事实是这样吗?仅从投资额大小、加盟店数量多少等表面情况很难判断一个加盟项目。实际上,创业者还是应该从项目的盈利模式和特许加盟体系这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对有意向的加盟项目,最好先暗中考察一番…  相似文献   

13.
创业是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当代青年的发展方向.创业者是当今时代的英雄,创业的时代呼唤着时代的创业英雄.培育全社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就成为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  相似文献   

14.
韩涧明 《职业圈》2006,(11):46-48
9月21日,北京市崇文区创业者俱乐部举行了"创业促进就业"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俱乐部展示了多个创业项目.同时,一些项目持有方也与创业者现场签订了合作与用工协议52份,用工意向201份.据称,该俱乐部已向全市失业人员发出倡议,希望所有有创业意向的人都加入到俱乐部当中,互相交流经验,创造发展机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5.
孙思忠 《职业圈》2007,(8X):178-179
创业是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当代青年的发展方向。创业者是当今时代的英雄,创业的时代呼唤着时代的创业英雄。培育全社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就成为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多数学者对于创业的研究主要针对区分这两种创业的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开始创业的动机。生存型创业的动机一般表现为被迫性,往往创业者别无其他选择,比如就业,迫于生计的情况下选择创业。机会型创业一般表现为积极性,创业者积极的寻找创业机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这类创业一般具有更高的门槛。  相似文献   

17.
孔令辉 《职业圈》2012,(9):160-160
一、创业型企业及其激励机制 通常现代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或再造期四个阶段。创业型企业常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常意义上的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另一类是以客户信息和偏好开发、供应链管理或特许经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公司。创业型企业一般有:技术知识密度高、“三高”(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紧密结合、参与竞争的能力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韩涧明 《职业圈》2005,(9):22-23
对于广大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忧虑莫过于在选择项目时上当受骗.近几年来,"安真美"、"大海饰品"、"海南锦绣大地仙人掌骗局"、"蒜素粉加工"、"特洁丽"、"种植红豆杉"……一桩桩骗案,至今令人不寒而栗,然而,市场自然有着市场的选择--今年8月,由全国创业致富项目交流会组委会、中国创业致富网、北京天人伟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办的40多家天人创业信息超市在全国各地正式开始运营,一个全新的创业指导机构就此出现在广大中小投资创业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职业圈》2005,(11):28-29
擂主简介:有"预谋"的成功 如果把成功的创业者进行简单分类,大体上可以有三类:第一类人脚踏实地,努力打拼,最后终有所成,这类人的成功靠的是毅力;第二类人误打误撞、糊里糊涂地就成功了,这类人的成功靠的是运气;第三类人,从一开始就画好了自己蓝图,然后一点点实现,这类人的成功靠的则是智慧.吉祥的成功,靠的就是智慧,因为吉祥的成长是有"预谋"的.  相似文献   

20.
未名 《职业圈》2006,(5):10-12
本文主人公陈玉明是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木匠,但他却有家财1000万;因为他的成功,他做了白城市人大常委,被白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业新星,白城市劳动模范;因为他富而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资助12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他被评为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他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不论他的起点多低,只要他不甘于平凡,善用脑,善于捕捉商机,富有爱心,大胆地去做,他就会成功。让我们来看看陈玉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