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新闻界     
调查表明网络已经成为记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由美国 Burson-Marstelle 公司所做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记者表示因特网是他们对一个事件进行果访时首先想到的参考资料来源,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称他们在采访时首先求助于本公司的档案室或者图书馆。该项调查还表明:目前记者将大  相似文献   

2.
环球视点     
《传媒》2001,(3)
由美国Burson-Marstelle公司所做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记者表示国特网是他们对一个事件进行采访时首先想到的参考资料来源,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称他们在采访时首先求助于本公司的档案室或者图书馆。 该项调查还表明:目前记者将大量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3.
赵志立 《网络传播》2006,(10):42-43
如今已经很难有传统媒体记者不上网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媒体记者都具备了网络素质或者成为了网络时代的合格的记者。正巧笔者最近在某个平面媒体开办关于网络新闻业务的讲座时,顺便作了个调查;每星期上网平均一小时以上(普通网民的标准)的记者不到80%,能够利用网络在线采访的记者不到50%,在网上开有个人网站或博客、播客的记者不到10%,还有个别的老同志认为,自己的工作基本上与网络无关。可见目前传统媒体记者的网络素质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4.
美国10月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的人并不一定减少其用于其它新闻及娱乐媒介的时间。最痴迷的网虫甚至可能比那些根本不使用因特网的人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报刊或者听广播。 这项涉及美国5500名成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平均上网4.5小时的网民只比非同民每天少看12分钟电视,网民往往在上网的同时也使用其它媒体,在工作时间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内(上午9点至10点),26%的超级网民正在听广播——这一比例高于那些根本不用因特网的人。而在家中因特网使用的高峰期(晚9点至10点),52%的网虫称他…  相似文献   

5.
陈迹 《新闻爱好者》2006,(11):46-47
作为记者,有着“政治采访之母”之称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曾这样生动感慨地说过:“采访他们常常是一场消耗精力的战斗。我想采访他们的请求几乎总是受到冷遇,或者干脆被拒绝。如果他们终于同意了,我也得等几个月,才能得到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接见。当终于见到他们时,我又不得不使尽一切心计使他们给我比半小时、一小时更多的时间。然而,一旦见到他们,采访活动就成为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①作为采访对象,中国著名演员陈道明在谈及记者采访经历时也说过:“采访就像扎针,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项非正式的网上调查显示,尽管政府展开全国运动遏止人们驾驶时分心,仍有近两成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驾驶时有上网的习惯。美国保险公司州立农业保险公司(State Farm)去年11月对912名驾驶者进行了一项非科学的调查,结果发现有超过19%的受访者在驾驶时,每周至少会有  相似文献   

7.
美国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75%的美国新闻工作者每天使用互联网,而一年前这个数字是48%。 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副教授史蒂文·罗斯和米德尔伯格传播公司总裁邓·米德尔伯格进行的第六届媒介对网络的使用调查还表明,上网的新闻工作者每周在家里的上网时间为4.7小时,在办公室的上网时间为8.7小时。二分之  相似文献   

8.
郑素侠 《青年记者》2016,(13):30-3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发布的统计报告表明,我国网民群体以10 ~ 29岁的青少年为主,占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51.3%),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6.2小时;①用户群体的低龄化、上网行为的日常化成为当下我国网民群体的一大特征. 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呼唤 在当今信息社会,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大众媒体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工具,并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侵入,动摇甚至瓦解了家庭和学校在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权威地位.②有一项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表明,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接触时间正在接近他们在学校的上课时间,媒体成为他们完成社会化的“第二课堂”.③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采访往往都与准备充分有关,准备得越充分,采访就会越顺手。很多优秀的记者部善于将时间多花在采访前的准备上,从而大大提高了采访时的效率,求得时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一记者要访问希特勒,希特勒只给一分钟时间.记者说,一分钟就够了。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他认真观察了希特勒的言谈举止,回来便写了一篇几千字的《希特勒印象记》.印象主要还是得力于访问前采集的大量材料上。著名导演谢晋同志在一次出访归来时谈到,美国的记者很注意资料工作,善于在接触采访对象前从资料中掌握有关情况,事先准备好提出的问题。他们的采访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小时,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角度独特,采访效率甚高。而国内的不少记者不大善于  相似文献   

10.
世界著名的因特阿信息机构预测,未来的五年,因特网用户将持续高速增长。 现在世界因特网用户总数为三亿零四百万左右。北美用户仍然高居第一位,美国上网的家庭最多,有一亿三千六百九十万人在家中上网。欧洲的用户已经超过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欧洲一半以上的因特阿人口。而亚太地区用户数增长迅速。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预测,中国将在年底前超过日本的网民数量,并在2005年左右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国。(详见附表一、附表二)(摘自国家广电总…  相似文献   

11.
子川 《新闻记者》2004,(6):24-24
哈里斯互动传媒(HarrisInteractive)【2004年5月21日报道】有五分之四(80%)的美国成年网民称在过去的一周内使用因特网阅读新闻。其中,读者最多的是天气新闻(占60%)、全国新闻(占56%)、国际新闻(占44%)以及当地新闻(占36%)。目前,69%的美国成年人通过家庭、工作单位、学校、图书馆或其他地点上网。四分之一(26%)上网看新闻的人称,由于使用因特网减少了他们对其他媒体如电视、报纸、新闻期刊和电台的使用。但是,大多数(57%)的人说,上网并未改变他们使用其他新闻媒体的方式,有13%的人说,虽然有改变但没有减少使用其他媒体的时间。《公关周刊…  相似文献   

12.
上网行为与动机上海大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大众传媒是互联网,他们在上网行为和动机方面表现4个特点:上网比例高、浏览时间长、接触网站多、学习需求强。上海大学生的上网率,截至2002年10月已达92.5%,高出2年前近10个百分点。①与上海市民相比,超过59.8%。而每天浏览的时间,前者为94分钟,比后者多了整整70分钟,几乎增加了2倍②(见图1)。图1:大学生与市民上网比例和时间比较(%)相关分析显示,上海大学生上网的数量和时间,随学历的提高而相应增加。研究生上网人数最多,达95.6%,分别高出本科生…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闻采访中要接触形形色色的被采访对象,他们或受教育程度不同,或社会阶层不同,或性格迥异……如何让我们面对不同采访对象都能获得采访成功,这就要求记者采访中要讲求技艺,因人而异,变换技巧,最终采到如愿的素材。那么,采访中记者要如何提问呢?一、要问的自然采访中要与受访者拉近距离,顺利采到第一手材料,首先就要找到平等感,这样交流起来才更融洽,更容易被  相似文献   

14.
爱克发公司作为领导数码彩色印刷发展的翘楚,其数码印刷系统部于1998年获40%的全球增长,成为爱克发印艺系统部中发展得最快的部门。直至1998年底,全球已安装了超过50台Chromapress系统,比头年增加了125台。而在美国通过Chromapress系统印制出来的印刷品超过7500万页,比1997年多出40%。现在每台Chromapress的每月平均印刷A4幅面超过16万张。1998年爱克发公司数码印刷系统部推出很多新产品,使印前流程、印刷耗材及技术支援服务更臻完美。IntelliPrep非…  相似文献   

15.
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英国人晚间最喜爱的活动就是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电视,这个人数比例超过了所有其它的活动。 英国一家银行在对1000名英国成年人进行调查后发现,英国大约有20%的人花在看电视上面的时间与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相当。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因此当他们回家后,很少有人愿意出外锻炼或者再进行什么交际和理财活动,他们更愿意坐在家里享受一下舒适轻松的气氛。 这项调查还显示,尽管英国政府努力推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希望互联网能够深入英国的每一个家庭,但只有14%的受访者每个星期的上网…  相似文献   

16.
姚燕燕 《视听界》2001,(4):31-31
曾几何时,很多人还习惯地把广播电视称作“朝阳产业”,认为它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而近年来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却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止2000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由1997年的62万增加到了2250万人,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13.66小时。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夏海 《军事记者》2002,(12):57-57
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常与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打交道,在交往中觉得不少记者“官气”很浓,甚至“官气”逼人。“官气”表现之一:摆架子。有的记者爱把自己当作“上面人”,处处要表现得高人一等。基层有活动邀请记者,要打招呼,下去车子接,回来车子送。倘若基层采访安排有什么不妥,他心里准会老大的不高兴。“官气”表现之二:讲排场。有些记者采访时不是直接接触采访对象,而是喜欢找当地宣传部门,由他们安排采访事宜。采访时有人接待,有人陪同,人多势众,前呼后拥,就像某些领导下基层视察工作似的。有时连续采访,还喜欢蹲宾馆,…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贵有“持久力”记者采访要有“智力上的持久力”和“体力上的持久力”。这两个“持久力”是从美联社记者加弗向那里借来的。他说:“在大西洋的此岸,采访政治及外交事务的记者几乎没有只上8小时正常班、每周工作5天的。”“记者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重要会议也许天明前后作出重要决定,议会有时通宵举行会议。外交宴会往往一直到深更半夜。因此,像一个医生一样,你永远不会真正地下班。”“这需要有体质上的持久力。但是,智力上的持久力也同样需要。突然发表的有影响的政府声明,使你不得不在数分钟时间内对它进行消化、理解、解…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生活形式里: 休闲娱乐:美国经济制度的高生产力使得人民获得更多闲暇:1900年,工厂工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每周平均高达 60小时,才只能赚到 13美元。今日,他们每周只要花40小时工作,却能赚到 208美元。为了协助人民享用闲暇,城镇到处都有娱乐场、公园及游泳池。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也会建设大公园及其他的娱乐设备。 美国人将大部分的自由时间消磨在家里。电视提供各种不同的娱乐,包括电影、戏剧以及职业运动比赛。而高传真立体音响更使得家里就像一个音乐厅。美国人花许多休闲时…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一个新闻研究机构的抽样调查 ( 3 1 42人 )显示 ,网上新闻的读者 (以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和收看财经新闻者为主 )数目较五年前大增 ,正日益超过电视观众和报刊读者。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周至少上网收看新闻一次 ,两年前是五分之一。 1 5 %的人每天借上网途径获悉新闻 ,比两年前增加约三倍。网上新闻的公信力以全美几家主要电视台和主要报刊的网站为最高。一些著名的网络服务供应商 ,如“美国在线”、“网景”、“雅虎”等 ,可信度也远高出一些知名度较低的网站。热衷股市的投资者中有 45 %现在主要靠因特网获悉最新股价和投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