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邢贯荣 《山东教育》2004,(33):47-47
时下,很多年轻的妈妈有的因社会压力大、工作忙,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有的因自己生活能力差,不会照顾孩子:还有的出于自己想悠闲自在,不想照顾孩子;就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保姆照顾。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成长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2.
在大多数人看来,童年意味着天真烂漫,童年意味着幻想,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童年还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所以有的父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出答案:我们当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切。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父母似乎并不太在意。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设计好了孩子的成长“宏图”。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与特长是不是与这样的“设计”相吻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有更幸福、快乐的童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父母,每天尽心竭力地教育孩子,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天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可是孩子身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而有些父母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孩子的成长,每天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但孩子却非常争气,自己主动学习、不懈进取,学业和事业异常成功.很多父母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大惑不解,为什么那些很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而那些并不刻意于家庭教育的父母却很成功呢?  相似文献   

4.
你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吧?你为孩子作了哪些准备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父母的心愿。可是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输了。你瞧: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系鞋带,他不会;别的小朋友都会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帮忙;更糟糕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行。这是个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疼爱。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活儿,甚至连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为此,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该为他们作哪些切实有用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中国家庭里,很多家长面临着这样一种困惑: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与孩子的交流却越来越难了。特别是上了初中或高中的孩子,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不像过去在小学那样,一回到家,把学校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爸爸妈妈听;不再让父母翻看自己的书包、日记、作文;不愿将自己的交友情况告诉父母;不让父母随便进入自己的房间;不服父母管教……有时就是家长问了他们,他们也是爱理不理,或者三言两语,或者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地说一下,以此来应付家长的提问,不愿多说一句,有的甚至到了和家长没有话可说的地步,对家长的问题毫不理会。我们…  相似文献   

6.
"你能不能赶紧起床"、.快点刷牙洗脸,然后吃饭"、"你怎么那么磨蹭"……相信诸如此类的话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有时.心急如焚的父母实在等不及笨手笨脚的孩子,就会三下五除二地代劳:看到别的孩子成绩顶呱呱,而自己的孩子却总是中不溜.一些家长就坐不住了,劈头盖脸对孩子一顿训斥;看着别的孩子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自己的孩子一无所长,于是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拓展班、特长班一齐上马……  相似文献   

7.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地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  相似文献   

8.
很多孩子有赖床的毛病,父母三番五次地叫孩子也不起来,有的孩子每天要父母从床上硬揪起来。起来之后,为了赶时间,也顾不上他们眼睛睁开了没有,就三下五除二地让他  相似文献   

9.
李红芳 《家长》2023,(28):24-25
<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尊重孩子的兴趣比培养孩子的技能更为重要,父母喜欢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算,但要做“知心父母”,不可一意孤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父母的小心呵护与细心爱护下茁壮成长。为人父母的我们无不期望孩子能够走上人生的阳关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精彩生活。因此,当孩子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很多父母难免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试图帮孩子做出人生的选择。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认识到,孩子与我们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特长与天赋,因此在帮孩子做选择时,不要忘记结合孩子的具体特点,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宋少卫 《中华家教》2013,(Z1):24-25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父母,每天尽心竭力地教育孩子,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天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可是孩子身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而有些父母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孩子的成长,每天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但孩子却非常争气,自己主动学习、不懈进取,学业和事业异常成功。很多父母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大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2.
有的父母喜欢埋怨自己的孩子,责怪声不断,总之一句话:“这孩子不行!”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自信,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孩子就会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因为自己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已经丧失殆尽,所以害怕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孩子看见他人获得成功便会乏味地说:“那种事真没有意思!”这样的孩子如果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就常常会和自卑的人混迹,一起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地希望拥有能同病相怜的伙伴。有的孩子则相反,不会去指责他人,但情绪更低落,内心里充…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4.
顾佳 《家教世界》2013,(8X):266-267
<正>每个孩子的降生一定都是父母的骄傲,是父母的心肝,是父母的期盼,是父母的希望。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健全,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不停止的。所以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着,有的孩子乖巧懂事,有的孩子活泼可爱,有的孩子则蛮横娇气。为什么上帝创造人类还会有小孩和大人之分呢?是因为孩子的各项机能还没能达标,没处在成熟的界限内。所以孩子活泼,像只飞舞的蝴蝶;所以孩子天真,像块透明的水晶;所以孩子脆弱,像易碎的瓷娃娃;所以孩子懵懂,像支万花筒看不清花花世界。、岁,正是孩  相似文献   

15.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亲子关系对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关注婴幼儿教育和综合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一项重大的教育计划和重要的任务。与西方国家相对比,我国家庭早期亲子关系中权威型父母普遍存在,有的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有的父母没有能力或顾不上照顾孩子,有个别父母还会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等。西方相关研究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是,应建立亚平等型亲子关系,定期与孩子沟通;用科学的育儿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对婴幼儿教育的师资培养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在许多家长都给我来信,问我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孩子在学习时,是否需要父母的“全陪”?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美欣姐姐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大方,学有所成。而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问题的,而主要是靠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书比较专心,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就不够。也就是说同样是花钱让孩子去补习,而有的孩子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交给…  相似文献   

17.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平平,在校没有什么特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才能等待开发。关键是看父母怎么给孩子创造机会。一位朋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这位家长的女儿在读小学时,他总会抓住各种机会,向教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某些特长。  相似文献   

18.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然而,充满爱心的父母们是否意识到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呢?一些年轻的父母没有注意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氛围。有的家庭,每到节假日、  相似文献   

19.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 这次的作文是写写自己的父亲。他觉得,这些来自农村、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农民工身份的父母,有一种自卑和轻视,认为自己的父母与那些城里孩子的父母比起来,身份低微,素质不高。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一点儿了解和理解,从而加深亲子感情。  相似文献   

20.
QQ是个孩子     
这篇文章没有讲述很具体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但作者告诉了我们怎样全面地看一个孩子。做父母的常常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儿女,做老师的常常认为自己教过很多学生,所以很容易看出孩子的优缺点。其实,我们也常常会片面。本文作者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