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第九届大学生篮球联赛河南预选赛乙组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各参赛队篮球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尤其在得分命中率方面普遍较低,其中在每场命中率和2分命中率与前8名存在显著性差异,罚球命中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队员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下投篮技术较差,外围中远距离投篮能力较弱;犯规较多;争抢篮板球的意识不强,参与争抢的队员较少。  相似文献   

2.
1前言前场篮板球,不仅可以增加本队进攻的次数,获得得分机会,鼓舞全队的斗志,增强中远距离投篮的信心,提高投篮命中率和队员的判断能力,而且可以直接减少对方的快攻次数,造成对方心理上的畏惧。笔者对洛阳工业高专对年学生男子36场篮球赛的投篮命中率和抢前场篮板球的次数及成功率等项技术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针对本文所研究的课题进行探讨,旨在加强进攻队员争抢前场篮板球意识的培养,提高其成功率,达到取肚之目的。2存在的问题ZI投篮命中率与抢前场篮板球的成功次数统计数据表明:投篮命中率最高为观%,最低为28%,平均…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男篮进攻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我国男篮运动今后技术风格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的好的成绩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我国男篮与赛队手在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第28届奥运会的13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的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队在总投篮次数和总投篮命中率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罚球命中率、助攻和失误次数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投命中率及三分球命中率与对手无显著性差异,从整体以及各位置队员的进攻技术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0名学生投篮命中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主力队员命中率高于非主力队员,参加比赛多,平时训练水平高的队员心理千钧一发生好,投篮命中率就高,建议最好多参加比赛,丰富队员的临场比赛经验,命名队员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5.
比赛中双方队员在空中争抢投篮未中的球,统称为抢篮板球。进攻一方在空中争抢投篮未中的球,称为进攻篮板球,又叫前场篮板球;防守一厅在空间争抢投篮未中的球,称为防守篮板球,又叫后场篮板球.  相似文献   

6.
应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参加第30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中国队和对手队小前锋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特征及投篮得分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小前锋队员年龄较小,体重偏轻,平均身高已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中国队小前锋队员的得分能力不如对手小前锋队员,表现为近区、中区、远区的投篮次数及投中次数少;中国队小前锋队员在不同环境下的投篮次数及命中率与对手相比均处于劣势;中国队小前锋队员在比赛中的投篮方式运用顺序与对手队小前锋队员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比赛技术指标统计的比较,中国男篮在防守效果、进攻方法运用、投篮命中率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着差距.中国队应进一步发挥高大内线队员的优势,加大内线配合进攻比率,提高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增强防守中的身体对抗能力才可能赶超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8.
男篮世锦赛技术统计指标的主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东京男篮世锦赛技术统计指标的主因子分析,把多项统计指标聚类为二分球命中率因子、二分球得分因子、三分球得分因子、罚球次数因子、失误因子,根据各因子对整体变量影响的重要程度结合中国男篮的特点提出:加强队员运球、传球、接应、开阔视野等控制球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减少失误;加快进攻节奏,适当增加二分球投篮次数;增强外线队员争抢篮板球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运动员的协防、补防、夹击意识训练,提高传球时机、路线的预见性,有效实施抢断球.  相似文献   

9.
杨慧玲 《考试周刊》2009,(34):148-149
1.前言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发挥技术、全队变化战术和应用战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投篮得分,衡量比赛胜负的依据是比分的多少,而比分则是由总的投篮次数和命中率决定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投篮技术动作中主要的投篮技术之一,决定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因素、心理因素、技术水平等。因此,了解和研究这些因素是提高中学生篮球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投篮命中率是反映个人或群体的得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不仅影响球队进攻的效果,而且对战术的制定、队员比赛的心理、整个队伍的士气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投篮时心理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11.
俞磊  赵冲 《林区教学》2013,(9):102-103
三分投篮训练就是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熟练掌握投篮技术的基础上,树立明确的目标,严格执行教练的要求,按计划加大强度训练、心理训练,从而提高三分球的命中率,同时也培养队员顽强的作风和意志。  相似文献   

12.
投篮命中率是反映个人或群体的得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不仅影响球队进攻的效果,而且对战术的制定、队员比赛的心理、整个队伍的士气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投篮时心理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13.
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在比赛中进攻队员,用其他各种进攻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进攻机会,力求得分。而投篮得分多少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因此,掌握好投篮技术并不断的提高投篮命中率,对于在比赛中获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篮球投篮技术进行解析,并且指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拟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5—2006赛季CBA篮球联赛和NBA篮球联赛的平均每场个人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BA球员在得分和投篮次数上与NBA球员有显著差异(P〈0.05),NBA球员明显高于CBA球员,而在投篮命中率上,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CBA球员在篮板球控制、助攻、盖帽和抢断上,与NBA球员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进攻篮板球的拼抢上,与NBA球员无显著性差异(P〉0.05);CBA球员每场失误次数明显高于NBA球员,但犯规与NBA球员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运用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2008-2009赛季NBA总决赛湖人队和魔术队5场比赛的投篮次数、主要得分形式、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篮板球以及助攻、抢断、盖帽、犯规和失误等攻防技术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魔术队在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及抢断等方面与湖人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投篮是进攻队员为将球投入篮筐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进攻技术,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篮球技术、战术运用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因此,投篮是整个篮球技术体系的核心.在总结传统的单手投篮方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践应用经验,创建了"原地对持单手头上投篮"一种新的投篮方法.其目的在于丰富投篮方法,提高投篮时的稳定性和命中率.  相似文献   

17.
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投篮技术、投篮时机、身体素质及心理状态等。而在一场高水平的比赛中,运动员较长时间承受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刺激。因此,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要善于调整,控制自己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才能发挥最大的运动潜力,在实践中找出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计划,这是提高投篮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了投篮命中率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投篮命中率,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运用怎样的方法去提高,改善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9年第25届男篮亚锦赛和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男篮赛以及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三大国际赛事中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篮板、助攻、抢断和失误技术统计资料为依据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显示:在亚锦赛上,中国男篮在2分命中率、篮板、助攻技术统计方面明显优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在3分命中率、助攻、抢断和失误技术统计方面明显优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在助攻上明显差于对手,存在统计学差异,其它各项技术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任何篮球比赛的投篮,都力求一次命中。但是,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对抗性运动,因为投篮运动员的技术,体力和临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方防守队员的极力干扰破坏,这样,任何投篮运动员都不可能“百发百中”。椐资料统计,高水平的篮球队第一次投篮的命中率,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因此,篮球运动中第二次进攻的技术,战术研究,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科研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投篮是篮球运动得分的唯一手段.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由于受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投篮命中率不高,因此,需要重视投篮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重视投篮练习中动作技术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为;使投篮技术动作定型的训练方法,提高投篮命中率的训练方法,以此提高中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