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赣南采茶舞蹈中"三绝"而来的三个经典舞蹈动作形态,即: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解析了赣南采茶舞蹈三绝的艺术特征和表演风格,并探析了其内在的文化渊源和特质。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影响下赣南采茶舞蹈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鲜明的地域性、传承性和流变性特征,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是影响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三种重要途径,赣南采茶舞蹈文化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应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赣南采茶作为一种民间的舞蹈艺术形式,在舞蹈历史的长河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在舞蹈教学中,把赣南采茶歌舞融入其中,恰当地开发赣南采茶歌舞的课程,对于学科建设,以及传统舞蹈文化的保护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茶舞是一种特有的民间舞蹈形式,尤其是赣南采茶舞最具代表性。想要在舞蹈表演和教学中对这种舞蹈形式产生全面的认识,必须要对其风格特点和艺术特征产生全面的了解,从根本上对这种民间舞蹈产生深刻认识。因而,在本文研究中对赣南采茶舞的风格性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赣南采茶舞的风格特征、表演特征、审美特征入手,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赣南采茶是流传于江西赣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是赣南民间歌舞和赣南采茶小戏的艺术结晶,是江西民间舞蹈的代表舞种。通过对赣南采茶舞蹈音乐的分析,总结出赣南采茶的音乐特点;赣南采茶课堂训练组合伴奏音乐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赣南采茶课堂训练组合伴奏音乐的选择应遵循"代表性、训练性、歌唱性"的"三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创—教"幼师舞蹈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新思路,对于学生今后的岗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从三个环节论述了这一教学模式。"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创":学生自主创新,编辑舞蹈动作;"教":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尝试教学。  相似文献   

7.
赣南采茶舞是赣南的主要舞种之一,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其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深受群众喜爱。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赣南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赣南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8.
赣南采茶舞是赣南的主要舞种之一,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其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深受群众喜爱。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赣南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赣南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家舞蹈也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研究以赣南采茶舞“单袖筒”为例,在对“单袖筒”的成因以及所蕴含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赣南采茶舞中“单袖筒”的文化资源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发展.该研究对促进我国客家舞蹈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蒙古族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格独特,在中华民族的舞蹈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蒙古族人民与生俱来的真诚、善良与热情造就了蒙古族盅子舞舞蹈动作体态的率性而为、自由奔放的基本美学特征,于手舞足蹈中再现了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从节奏上把握好、运用好抑扬顿挫的节奏,当是体现蒙古族舞蹈风格韵律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恰是体现包括盅子舞在内的蒙古族舞蹈风格和民族精神气质的基本界定,唯此才能够体现出蒙古族舞蹈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魅力.同时,盅子舞等蒙古族舞蹈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不断发展创新,站在时代的高度、历史的角度,以发展创新的勇气学习研究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内容的革新和形式的发展问题,力求在新的综合与融合中形成一种崭新的舞蹈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