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承担着为各行各业提供工作母机的重任,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本文首先应用熵值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然后,分别应用基尼系数、Theil-L指数和Theil-T指数对地区差异进行分析;最后,运用Moran’s I指数与LISA集聚图判断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相关性和区域空间集聚性,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态势;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随着时间趋于减小,区域内差异随时间趋于增大,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大区域层面差异减小的同时,正在形成局部集聚效应;从空间相关性来看,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存在正空间相关性,并主要受FDI、贸易自由度、经济基础与区位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探讨不同区域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实证研究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同时,创业活跃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创业活跃度呈现不平衡性。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更显著。地区创业活跃度差异可能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高禀赋的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加大创业广度、提高创业深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新贸易核算框架对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解与测算,对2000—2014年12个主要经济体电气及光学设备制造业的本土出口收益能力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框架,考察生产链位置和市场竞争力等全球价值链指标与本土出口收益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普遍拥有位置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多数拥有竞争优势;各国本土出口收益能力主要受生产链位置价值效应和源于价格竞争优势的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生产链位置、技术含量与本土出口收益正相关,而市场竞争力、人均资本和人口规模则均成负相关。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向上游移动以实现链升级,摆脱成本依赖以实现竞争模式升级,提高技术含量以实现技术升级,能够有效促进本土出口收益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2—2014年UN Comtrade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考察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竞争力效应是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额波动的主导因素,结构效应次之,二阶效应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为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本文提出优化出口结构以发挥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继续提高竞争力效应,以及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1—2015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相关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总体来看,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具有一定的挤出作用;分区域来看,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协同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制造业经济绩效的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创新则会对地区制造业经济绩效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上述结果也成立。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东部地区协同创新程度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协同创新程度,从而有利于促进正向协同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西部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依托的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减弱,因此竞争优势的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是依托比较优势、特色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基本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0年和2009年全国R&D资源清查统计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R&D投入增长绩效差异及引致这种差异的结构和竞争力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大多数省份制造业R&D增长绩效差异主要受其竞争力效应影响的结论.各省份要进一步驱动R&D增长就必须提升其创新竞争力,特别要采取有效政策以加快创新要素聚集、改善创新环境并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对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刚波  官建成 《科学学研究》2009,27(9):1412-1417
 在专利、贸易数据的基础上,测度国家层面技术变迁对出口贸易增长的作用。通过技术市场、出口市场的结构分解,分析了份额效应、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和迟滞效应对增长的影响,其中份额效应作用最大,体现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技术适应效应的作用也比较显著,而结构效应的作用则呈负向。尽管中国已经在个别部门建立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尚未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表现出经济增长的趋同性,那么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污染增加是否也具有趋同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2000—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污染增加存在σ趋同;经济增长存在绝对β趋同而不存在条件β趋同;污染增加既存在绝对β趋同也存在条件β趋同。另外,我国存在俱乐部趋同,东部地区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污染增加有决定性作用;中部地区集聚效应直接受到东部地区影响并直接影响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且污染较少,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污染增加趋同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论认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指数与竞争优势指数均在提升,但决定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竞争优势的增强.不同产品类别的竞争力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的不同变化趋势显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优势产品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