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科学技术象军队作战一样,战胜敌人要有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能攻善战的军队;二是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系统;三是对敌情的确切掌握;四是优秀的指挥系统。发展科学技术也大致如此。一个国家的科学能力也是由四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即科学家队伍的研究能力;实验技术装备和研究条件的服务水平;科学情报服务系统的效率及科学管理系统的效能。在这四个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技臂理与科学技术进步是振兴社会经济的两个车轮。振兴我国经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其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要取得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则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科学管理,才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快出成果,多出人才;充舟发挥科学技术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8月29日至3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5年首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之后,第七次召开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盛会。大会由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国际会议,两年召开一次。此次大会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4.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这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史上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为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成立,对整合和优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推动科技奖励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23年来,国家授予吴文俊、袁隆平等12位著名科技专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51名外国公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重大科技成果137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716项,技术发明奖229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980项。这些我国自主创新、代表当今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获奖项目,其时代特色鲜明,是国家科技水平、政策和舆论导向的镜像,在我国科技进步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学会》2003,(3):11-11
<正> 为了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加强对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的规范管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根据1999年科技部三号令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经审定,准予81个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其中有34个奖项为全国性学会、协会所设。  相似文献   

6.
叶顺煌 《学会》2012,(1):21-26
<正>斗转星移,跨越世纪;风雨兼程,岁月如歌;春华秋实,英才辈出;功勋卓著,彪炳史册。50年前,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福州分会和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这两个团体合并,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在八闽大地登台亮相,在福建省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扮演了人民团体的重要角色,全省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更加新颖、更加统一、更为温馨、更有凝聚力的组织,福建科协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条件的协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体制的协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后果的协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作  相似文献   

8.
正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屠呦呦和赵忠贤;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49项;授予5名外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9.
<正> 现代科学技术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日益求助于综合战略性研究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了跨学科综合研究大量出现。这种研究机构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并显示了原有按学科和专业设置的科研机构的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跨学科综合研究是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趋势的需要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综合趋势使现代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越来越密切,造成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向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延伸。各门学科不断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有序来自混沌对科学技术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创新是近可积哈密顿系统,其结果可以预见但也可能存在偏差。科学技术创新是个时间、空间同构过程。进入混沌有三条途径,每一条都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03,(3):11-12
<正> 奖励科学发现、发明创造,鼓励科技进步,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科技政策和措施。新中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经历了创建、制度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奖励的范围和对象与时俱进。从奖励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全面奖励科学技术创新,再发展到突出奖励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专家。二十世纪末,奖励制度改革又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提高综合国力 ,国务院设立了 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2名 ,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 50 0万元人民币。国家…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14,(12):F0004-F0004
<正>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59年5月11日,由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河南分会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而成。目前,河南省科协已经形成学科齐全、遍布城乡的组织网络,全省有省级学会141个,省辖市科协18个,县(市、区)科协161个。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市、县级学会,企业、高校和开发区科协,乡镇、街道科协和社区、农村科普组织已成为代表全省不  相似文献   

14.
<正>地方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地方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一支强大的生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学会共198个,其中中国科协团体会员有181个,包括理科学会42个、工科学会68个、农科学会15个、医科学会25个、科普和交叉学科学会31个。地方科协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市(地)科协和县科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谈科研工作需要加强时曾指出:一个单位有三个人要选好,一个是党委书记,一个是领导科研或教学的人,还有一个管后勤的。恩格斯讲过: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由自己的后勤部门组织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严重挑战。回顾历史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起源与西方科学史有很大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是科学家自主的学科史研究,以考据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倾向。经过多年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一级学科,自有其内涵与外延,逐渐形成科学史、技术史、农学史、医学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几个方向。科学技术史学科本质上属于历史学,但目前定位于理科是合适的,折衷方案是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史具有教育、科学、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需要坚持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学科体系;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吸收一切可吸收的资源,开放办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应用层面,重构科学技术史的理论体系,从多种进路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建国60年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一、科技人才队伍空前壮大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部队在思普地区发展壮大,部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4,(2):2-2
<正>1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四川省主持和参与的2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8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同志在《经济振兴的一个战略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经济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两个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科学技术怎样才能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是我国科研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自然科学的纵向门类结构角度作些初步探索。现代自然科学正日益形成一体化和微分化对立统一的体系结构,呈现出多层次、多序列、纵横交错的网络状态。自然科学的纵向门类结构是这个网络状态的一个侧面。它侧重反映自然科学同生产实践的结合过程,展现知识体系物化的逻辑。其研究范围包括:纵向门类划分;各门类间的区别与联系;门类的构成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正> 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做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两件大事。谁在两个转变上认识早、抓得准、行动快,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否则,就会失去机遇,就会落后。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高峰和生产力发展的高峰均有五次,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第一次高峰发生在我国。由于我国以农业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使我国秦汉时代就进入农业经济发达的社会,成为封建大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