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93年,香港发行邮票20枚、小全张2张、小型张3张和小本票1册。当年年初就有人撰文说,这是150多年来香港邮票最值得喝采的一年。 1993年香港的领衔票与大陆一样,是生肖邮票,图案是以刺绣表现的鸡(图1)。刺绣给人以安乐富足的感觉,很多绣品都为节日和庆典而造,其中尤以用于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6,(9):45-45
奥地利05.7.19发行世界第2枚刺绣自粘邮票(第l枚是2004年瑞士),图案是奥地利的国花雪绒花。  相似文献   

3.
“蕾丝”是lace(英语“花边”)一词的音译,又称“蕾丝花边”,既指一种刺绣装饰品,也是一种刺绣工艺的名称。去年,意大利不但把它搬上了邮票(10月8日发行),而且还是继瑞士后为异质票园地再添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奥地利05.7.19发行世界第2枚刺绣自粘邮票(第1枚是204年瑞士),图案是奥地利的国花雪绒花。澳大利亚05.6.7澳大利亚野生动物4全。巴西05.8.13.保护自然财富—皇家古道邮票3全(连票),第一枚有压凸徽志,第2枚用浮凸式油墨印出旅游者和古  相似文献   

5.
和平鸽邮票     
和平鸽邮票在世界邮票园地上,以鸽子嘴衔橄榄枝为图案的邮票①丰富多彩,以表达人类热爱和平鸽向往美好未来的愿望。我国于1950年、1951年、1953年发行题为《保卫世界和平》的邮票,展现了毕加索的三幅和平鸽画,其中第二组和平鸽邮票是迄今我国唯一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几乎所有的集邮教材都写“邮票的属性”,不外乎说:邮票的基本属性是邮资凭证,派生属性是化载体和特殊商品。在介绍邮票的化属性时,罗列它们的传播功能、艺术功能和史料功能;在论证邮票的商品属性时,主要强调它们的增值功能和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面值邮票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10):19-19
面值,是邮票的三大要素之一。但是,有的邮票没有印邮资面值,而印有邮件种类名称或代表特定面值的字母(或字),这些邮票都被人们称之为无面值邮票。如集邮十分熟悉的我国区票中的珍邮——“稿”字邮票,就属于无面值邮票。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的节庆习俗渊远流长,它们大都在邮票上有所展现,但能在世界邮坛形成系列的只有圣诞和生肖两种。圣诞邮票如冬夜的篝火,生肖邮票似报春的喜鹊。每年辞旧迎新之际,正是这两大系列邮票争先恐后登台表演之时。  相似文献   

9.
全息图邮票     
黄山 《上海集邮》2002,(11):38-39
全息图邮票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个邮票新品种。因为它和激光有关,所以也叫激光邮票。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全息图邮票。有的国家多次发行。  相似文献   

10.
黄山 《上海集邮》2008,(4):18-19
今年2月21日,不丹发行了一套CD-ROM光盘邮票,这是继朝鲜的《北京奥运会》光盘邮票后,世界上第二种既可听又可看的异质邮票。 不丹这套邮票的光盘直径是80毫米,为标准的小光盘;光盘封套尺寸96×96毫米,背面有不干胶,揭去护纸,就可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凭证使用了。  相似文献   

11.
邮票的齿孔     
所谓邮票的齿孔,即各枚邮票撕开后,邮票边缘凸出的部分称为“齿”,凹进去的部分称为“孔”,合起来称为“齿孔”。1840年5月,“黑便士”邮票面世时,邮票是没有齿孔的。出售邮票时只能用剪刀或用刀将邮票剪开或裁开。1854年1月,英国首先正式发行了打有齿孔的邮票,使邮票可以方便地撕开。可见,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使用而诞生的。但是,由于齿孔的形状、齿与齿(或孔与孔)之间的距离等不相同,齿孔很快就成为集邮研究邮票的重要内容之一了。齿孔的形状一般是圆形的(见图1),但不是惟一的。齿孔的形状种类很多,如点线齿、直线齿、斜形齿、方孔齿等。齿孔也有疏有密,为了表达各种邮票的齿孔情况,统一用“齿孔度数”来表示,即在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和孔的数量来表示。  相似文献   

12.
1996年2月9日.新加坡开始发行生肖邮票,成为生肖系列邮票发行国之一,至今已发行了鼠、牛、虎、兔和龙年等5种生肖邮票。每年发行的生肖邮票都是2种1套,且几年来邮票的面值一直未改变。一枚是无面值限本地使用的低值票.按20克重以内平信邮资的规定,售价是22分新币。另一枚邮票的面值是国内或国际信函、印刷品等各种邮件之统一挂号费2元新币,属高面值邮票。这两种邮票虽然都是常用面值的邮票,但从该国邮政部门已公布的发行量数字来看,平信用的无面值邮票之发行量是高面值邮票的5-8.7倍。近5年来生肖邮票的发行情况可见附表,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收藏邮票常遇到邮票品相的问题。邮票的品相,决定着邮票的收藏价值,影响参展展品的评分,更影响邮市交易中的价格。因此,邮票的品相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菱形邮票的发行时间较早,发行数量仅次于三角形邮票,是邮票中的又一大家族,至今已有数百枚。  相似文献   

15.
邵林 《上海集邮》2007,(8):33-36
邮票目录历来都是最重要的集邮文献,几乎每位集邮者都有使用邮票目录的经验,但并非所有集邮家都有编制邮票目录的机会。然而,话又要说回来,亲自编制邮票目录并非高不可攀,在实践中,又几乎所有集邮爱好者都曾为整理自己的藏品而做过记录,其实这就是最具特色的“个性化”邮票目录。过去,马任全编《国邮手册》,黎震寰和杨耀增合编《新中国邮票手册》,  相似文献   

16.
单留 《集邮博览》2001,(6):11-11
邮票有什么用?普通人可能回答:邮票可以寄信。集邮则进一步,他们说:邮票可以收藏、欣赏、研究和展览。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认为邮票可以投资,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黄山 《上海集邮》2010,(9):24-26
邮票的“过桥”是指邮票与邮票之间的边纸,它可以是空白的,也可以有文字和(或)图案,但不带面值和铭记。过桥边纸与相邻两枚或多枚邮票组成的连票,习称“带过桥的邮票”,姑且这里简称“过桥邮票”。  相似文献   

18.
如今,当人们拿到新邮票时,首先想到的是这套是否会贬值,而很少关心邮票的选题内容、艺术效果及邮票上的知识,也许这就是集邮的新时尚。那么,过去用老眼光看邮票的心态啥时候才能再回归呢?  相似文献   

19.
邵春华 《收藏》2007,(7):150-150
10年前,笔者在集邮市场上购得一枚香港《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后经查阅《香港邮票目录》,方知这枚与另外一枚“壹圆”面值的灰绿色邮票组成一套,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香港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它是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在香港沦陷期间,冒险在关押他的集中营里设计的,邮票上的中文也是他精心书写的。  相似文献   

20.
张振声 《集邮博览》2001,(11):32-32
世界各国发行的八角形邮票非常稀少.据笔了解仅有二个国家。一是土耳其于1898年4月21日发行了世界第一套八角形邮票,五枚全。这枚邮票是在土耳其与希腊战争期间,土耳其占领军使用的军用邮票(图1)。亚洲的阿曼于1991年11月18日.为纪念该国的国庆节发行了一套八角形邮票,三枚全,其中一枚为该国苏丹卡布斯像(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