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飞娟 《科教文汇》2007,(6X):82-83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而新课程又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更要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3.
何勇 《科教文汇》2009,(6):168-168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4.
李干波 《知识窗》2010,(6X):68-68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主体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内涵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快乐教育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组织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小学生的快乐与幸福作为教育核心,启发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增强小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而快乐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则是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快乐天使。  相似文献   

10.
教学活动要遵循内在规律,只有当一切外在事实(知识)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被主体(学生)认识之后,这外在东西才会为主体真正占有,这种转化只有在参与实践中才能体会并重新构建、形成知识体系.我们的教材中的好多知识表面上是孤立的,若我们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认知这些内容的同时,有"意识"的揭示这种"知识链",内化我们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水到渠成",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本应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汲取知识、获得精神的享受。但当前教育由于受到教育评价机制、升学考试制度的制约,很多时候,教学活动都带有功利色彩,课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无法真正实现"人性"的回归,以至于学生把语文课视为扼杀"人性"的"人间地狱"。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知识的建构中提倡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如果把一节课的教学活动比作是一个乐队的话,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的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应逐步适应“课改”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激发起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使每一位学生在自主、自动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以下是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的几点尝试:一、增强师生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  相似文献   

15.
陈茫茫 《科教文汇》2014,(9):32-32,6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教育这种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瓯江学院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创新教育要适应主体性教育,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等增强瓯江学院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教育这种社会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瓯江学院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创新教育要适应主体性教育,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等增强瓯江学院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教育,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辩证关系,既遵循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又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数教学向来应该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取得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既阻碍了我国高等院校数学的健康发展,也抹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那么,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0.
1主体性教学的概念及意义主体性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具体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创设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