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主义与民国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方主义对民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与军阀政治形影相伴;是派系政治的温床之一;对民主政治亦害亦利;同民族主义悖与不悖;对社会现代化亦阻亦助。从总体看,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董丛林 《历史教学》2003,6(12):11-14
辛亥革命党人在进行舆论宣传当中,有着较高水平策略手段的运用,他们亦口亦笔,双管齐下;亦正亦奇,不拘一格;亦雅亦俗,使其深入人心,这无疑是其能够取得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封建帝制斗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学生的成长也是如此。
  空气即让学生能在同一片天空下自由呼吸,身心愉悦,享受教育公平;水分即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一系列能受益终生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即教师以阳光的胸怀悦纳和温暖每个学生,和他们亦师亦友,亦亲亦故,对学生亦爱亦严,亦刚亦柔。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侦探片的<防弹衣>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审美探索:一是俗中寓雅,在一个"俗"透了的故事中,植入对社会很有点警世作用的更为深刻的社会意蕴;二是亦俗亦雅,不仅警察亦俗亦雅,而且杀人凶手也亦俗亦雅,支撑着作品审美聚焦的深层的社会意蕴;三是以俗入雅,在情节的叙事策略上是把一个血淋淋的场面植入"雅"文学的叙事方式,从而营构出一个有别于时下众多侦探片不同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其预设的世界最高的形上实体,是世界的本原。道自然而生、并创生万物为万物之道;道又内在于万物之中为万物之德;德者,得也,即德乃得之于道。道性本自然,道亦法自然;德惟道是从,亦是自然之德;万物之灵——人之本性素朴亦即自然。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经》中,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其预设的世界最高的形上实体,是世界的本原。道自然而生、并创生万物为万物之道;道又内在于万物之中为万物之德;德者,得也,即德乃得之于道。道性本自然,道亦法自然;德惟道是从,亦是自然之德;万物之灵——人之本性素朴亦即自然。  相似文献   

7.
时代在进步,班主任的观念理应与时俱进,和谐融洽的师生观是时代的需要,班级管理应平等施爱;对学生放手等于放生;放大优点缩小不足;尊重学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信任不可轻,亦师亦友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8.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不仅是教与学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四个方面: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平等的人格关系;亦师亦友的新颖关系;知识互动的学习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已成为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较头痛的问题之一。普通学生逃课,学生干部亦逃课;学习成绩差的逃课,学习成绩好的亦逃课;厌学的逃课,好学的亦逃课;有借口的逃课,无理由的亦逃课;高年级的逃课.低年级的亦逃课……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再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生亦我所欲”的“亦”我们一接触《鱼我所欲也》章,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就是“亦”。开头的三个“亦”,都可作“也(是)”讲;一到“生亦我所欲”的“亦”,要按“也(是)”讲就再也无法讲通了。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前三个“亦”都是表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类同关系,它在一个分句中,说明它和另一个分句是并列的;而“生亦我所欲”,却和下一分句构成另一种关系。揣摩“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意思,可知它的前面省略了转折连词。而  相似文献   

11.
简论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已成为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较头痛的问题之一.普通学生逃课,学生干部亦逃课;学习成绩差的逃课,学习成绩好的亦逃课;厌学的逃课,好学的亦逃课;有借口的逃课,无理由的亦逃课;高年级的逃课.低年级的亦逃课……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再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大师说过:心理变,态度亦变;态度变,行为亦变;行为变,习惯亦变;习惯变,人格亦变;人格变,命运亦变。换句话说,一个人要想运势好,他的性格首先要好。你不能总是让别人跟你在一起不舒服,这样做人就缺少亲和力,所以人在有自知之明之后能够像古人说得那  相似文献   

14.
攻昂 《课外阅读》2007,(10):45-46
数学是美丽的。她有对称的柯西不等式,亦有旁逸的阿贝尔变换;她有润泽的阿波罗尼圆,亦有参差的蝴蝶定理;她有彩色的感性认知,亦有黑白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画家范曾在再复母亲去世时所作的祭文中称刘再复是"文坛之司命,学界之祭尊,亦儒亦侠,且温且厉"。而刘再复一直心存感激的已故老作家聂绀弩,更是赞颂再复是"莲花化身"("一部太阳土地人,  相似文献   

16.
故人:   曾驰骋在您"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的纷扰;曾感伤于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空虚;曾迷失于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仙境……我亦厌倦,亦思量,亦迷惘,亦消沉.统而言之,您的诗句已镌刻在我心怀,纵使它们亦悲悯,亦彷徨,亦迷离,亦凄凉罢!……  相似文献   

17.
nice是一个形容词。词义有“好的、漂亮的、令人愉快的、赏心悦目的”等多种,因此使用频率极高,特别在口语中,几乎无处不见nice,两人见面时说nice,分手时亦说nice;赞美人或物用nice,赞美天气亦用nice;祝词用nice,表示谢意亦用nice;出行有nice,归来更有nice。详解如下: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很重视考察变革所经历的中间阶段:如“特殊财产”是指母系氏族公社后期为男子所有的家畜,性质是模糊质态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亦是过渡性的。我国独龙族人的“火塘”经济是其代表;“伙有共耕制”亦是典型例证。对偶婚是“亦此亦彼”的婚姻家庭形式。“军事民主”则是社会公共权力方面的模糊概念。类人猿和猿人是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论文的最后部分从理论上说明模糊质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陈子昂的三十八首感遇诗,虽然大部分是他后期,即归田前后的作品,但这里有他入仕前心志的描写与壮志的表白,也有他入仕初的见闻与感受。因而可以说《感遇诗》是贯穿陈子昂一生的作品。它所涉及的内容、反映的范围是异常广泛的:有古代君主贤士,亦有当今的皇帝权臣;有朝廷将相命官,亦有社会上的利禄小人;有朝野上下纷纭政事,亦有荒漠边塞的苦争死斗;有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议论,亦有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白、剖析。这里有对最高统治者的指责,亦有对时政的鞭笞;有对奸佞弄权枉法的揭露,亦有对百姓痛苦呻吟的描绘;有为世道不平的呼叫,亦有为自己不幸的愤懑,等等。归结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刺世,即对当今皇上、权臣的揭露和嘲  相似文献   

20.
今生书相伴     
“无论春天多么远,我亦心坦然;今生有书相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书亦人生,人生亦书”——这是我最欣赏的一句名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