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这是在指导志愿填报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在高考压力下,要求考生独自设计出一个满意的高考志愿组合似乎是不现实的。大多数考生在高中阶段的确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为考好试",他们视野中的大学极少,了解的专业有限,自我认知和定位也有些脱离现实社会,家长也因此觉得孩子们是"俊傻分不清状况"。自然而然,志愿填报这样对人生影响重大的事情会经常牢牢把握在考爸考妈们手里。可是大学去哪儿读,专业如何选?家长们不仅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前期准备,还要和孩子通力合作才能让成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高考过后,如何填报志愿就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面临的新难题。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考生能否考上满意的大学和专业,志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每个考生都必须重视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3.
一忌:不切实际近年在初三毕业生填报志愿时,许多考生不顾个人实际情况,填报志愿总是从重点高中、一般高中、民办高中、综合高中,然后再填报职业类志愿,甚至于个别考生只填个别普通高中志愿,职业类学校志愿一概不考虑.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总之非重点高中不考.提倡:合理定位填报升学志愿是每一位初中毕业生步入人生新阶段的第一次选择,意义重大.考生只有全面权衡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各方面条件,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所能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经常有家长和考生问及: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提供以下思路:1、考生先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本人的家庭、个人学习成…  相似文献   

4.
填报志愿时,不少考生和家长们都会面临一个困惑——是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选好的学校,可能要舍弃自己理想的专业;报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校选择可能就要受到一些限制。但这又是每一个高三考生和家长必须要做出的抉择。那如何在大学和专业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本期我们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招办副主任张殿镇为家长和考生在大学和专业的选择难题中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志愿填报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是高考志愿面临的一件最重要的工作,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考生想要进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求学,一是看分数,二是看志愿填报。取得满意的分数,只能靠考生的努力,但在志愿填报的相关事宜中,家长却能成为考生最强大的“后援团”。  相似文献   

6.
2010年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考生又要提前考虑填报志愿的事情了。每年考生选择志愿时,都会出现各种信息漫天飞的现象。在填报志愿时,我们希望考生和家长头脑冷静,在关  相似文献   

7.
志愿填报是考生对未来大学和专业的一次重要选择,为了尽可能多地给考生选择空间,往往允许选择多所院校和多个专业.但是在录取过程中,却发现一些考生的志愿表很"干净":院校和专业只填报了不到一半.一些考生和家长表示:大学和专业太难选了,与其选出自己不中意的,还不如空着呢!确实,如果未提前了解,在志愿填报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8.
为了积极探索学生职业规划和高考志愿辅导新模式,帮助考生避免在高考升学过程中特别是志愿填报过程中由于盲目而走入误区,《高校招生》杂志社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携手四川辅仁智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2013高考升学促进计划"。"计划"以深入中学进行志愿填报相关公益讲座和面向2013年高考考生进行志愿填报辅导为主要形式,并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志愿填报及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高考结束后总少不了接受高三考生或者家长高考填报志愿方面的咨询,今年也不例外。而询问最多的是:"老师,我这个分数可以填报什么学校呀?""老师,我读什么专业更好呀?"哈哈,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最难回答的了。他们不懂,其实每个人的未来都应该由自己选择啊。作为教师,我们或许只能进行志愿填报方法的指导,至于考生读什么学校和专业,教师只能提建议、作参谋而不能包办代替,这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以及兴趣爱好来选择。我想,最后的  相似文献   

10.
志愿填报时,以名来选大学和专业是许多考生惯用的方法。他们认为名称能直观地反映出大学和专业的基本情况,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却会给考生带来了解大学和专业的许多误解,以致于进校后发现所选非所想。目前,全国有大学2000多所,在一个省(区、市)招生的院校也有1000多所院校,考生如何全面了解和认识一所高校的情况,对于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由于院校多,命名  相似文献   

11.
2010年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考生又要提前考虑填报志愿的事情了。每年考生选择志愿时,都会出现各种信息漫天飞的现象。在填报志愿时.我们希望考生和家长头脑冷静,在关注各类信息的同时,抓住选择志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总喜欢填报近年来的热门专业或者考生和家长个人认为比较好就业的专业,或者某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只要确定了院校志愿,选专业就不成问题等等.由于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是第一次接触志愿填报,在选择专业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本文拟为考生和家长归纳出一些选择专业的方法,并且点明一些选择专业的误区,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三复习进入最后的攻关阶段,志愿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搜集资料、查询政策、了解规定……只是"同一个专业是不是在所有高校的选科要求都一样?""志愿按专业进行投档,要参考多少调档线?""这么多的志愿,如何进行排序?"高考综合改革地区的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时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本期"聚焦新高考"选取了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详细解答,以期能够在准备和填报志愿的道路上助您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4.
突出高考重围,又一关隘横亘在考生面前,那就是填报志愿。如果说高考成绩为考生赢得了进入大学之门的钥匙,那么镇报高考志愿就是让考生用这把钥匙去开启大学之门。一所院校是一扇门,一个专业也是一扇门,如何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门呢?为此,我们选取了两住家长当年帮助孩子填报志愿的经验,整理成文,企盼能对即将填报志愿的考生及其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专业是考生志愿最终落脚之处,倍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然而,对专业的过多要求而导致不能被录取或降低批次录取的情况频频发生,甚至有的考生因不是被自己感兴趣专业录取就放弃大学。本期,我们邀请上海三所高校招办负责人,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模式来告诉考生:进校后仍有转专业的机会,莫在志愿填报时,因只填一个专业影响自己的录取。针对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考成绩偏低,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很遗憾。然而,为了考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家长们十几年的企盼和辛苦,在填报专科志愿时也绝不能凑合,仍有必要在"要"与"不要"上下足功夫。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对目标院校及专业进行充分了解,不要盲从和凑合。从公布高考成绩到填报专科志愿有较长的时间,考生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的成绩处于什么档次?是复习还是上专科?自己的优势科目是哪些?兴趣爱好是什么?将来想继续接本、考研还是毕业后工作?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十年寒窗,几多期望!进退取舍,系于一考。随着高考临近,考生也即将面临着志愿填报的问题。如何掌握填报志愿的规律,恰当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尽可能提高志愿的命中率,是考生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成功者的经验,以下"五看"有助于考生建立平常心态,值得你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8.
白聪颖 《求学》2004,(5):47-49
填报合适的志愿是高考成功的第一步,毕竟小小一张填涂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今后若干年的大学生活乃至一生。填报志愿,如同一道坎,横在每个考生的面前,跨过去了,大学之路才会更加开阔。2004年的高考日益临近,怎样填报志愿、如何选择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头等问题。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报考不仅事关眼前的考试,更是牵涉到几年后的就业,那么挑专业、挑学校,到底有哪些讲究?做决策前,我们不妨看看几位“过来人”的经验,再听听专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本刊2013年第6期,已经对志愿填报中考生和家长容易产生误解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期承接上期内容,继续分析。误解七:文科生只能选综合或偏文大学/理科生只能选综合或偏理大学高中阶段,大多数省份都会分文、理科进行学习,选择不同科类的考生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也受到一些限制,比如理、工科专业一般不招收文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招收理科生。这种泾渭分明的培养方式,使许多考生  相似文献   

20.
高考将至,广大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的困扰。笔者近日采访了首都高校部分专家学者,他们提醒考生:填报志愿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保持平常的心态保持平常的心态全面收集信息能否得到全面而准确的招生信息,是决定一个考生能否就读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因素。有些考生在对高校和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凭着感觉盲目填报,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而后悔莫及。北京大学招生处的董德刚老师说,高中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尤其是热门专业时要反复地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