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乔伊娜走了。当她的丈夫在清晨发现她已经停止呼吸时,乔伊娜像往常一样躺在那里,面容安详,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38岁,风华正茂,我们不知道乔伊娜会不会感到遗憾,但我们知道,乔伊娜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丰富多彩、绚丽斑斓。乔伊娜1959年生于美国洛杉矶,家里共11个孩子,她排行第七,父亲是电工,母亲是教师,在她6岁时,父母离婚,孩子们跟着母亲生活。从那时候起,她开始练习跑步,由于父母离异,家里孩子又多,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有的时候家中没有别的可吃,一天到晚都是吃麦片。1978年乔伊娜高中毕业,她到加州一所…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和一位瑞典朋友聊天,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玛巴卡村,住着一户家势显赫的贵族军官。1858年的一天,这家生了个女孩儿。小姑娘很可爱,全家人都非常宠她。但不幸的是,到了学走路的年纪,她却患上了一种不明病因的瘫痪症,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女孩儿丧失了走路的能力。她慢慢长大,虽然不能走路,但父母还是经常带她出门旅行。一次,他们带着她乘坐邮轮到海外旅行,用餐的时候结  相似文献   

3.
友好的报答     
1956年我生儿子那时,在医院里和一位年轻妇女住一间病房,她在同一天也生了一个儿子。也许是由于我的双亲开有一家花店吧,我们的病房里很快就充满了玫瑰花甜甜的馨香。在第七次给我送来花束时,我却感到有些不安起来,因为和我住同屋的安从没有收到过一朵鲜花。她坐在床边,探身欣赏着刚刚送到的花束。她年轻、漂亮,但她褐色的大眼睛中的某种神情使我感到对她这样的年纪来说,似乎已经历了过多人生  相似文献   

4.
父亲身体一直硬朗,年届九旬还能够生活自理,且思维清晰、耳聪目明。我一直以自己已经六十多还有一双九十多岁的父母在堂而庆幸和自豪。我每每打电话问候他们:您们身体好吗?父亲总是回答:我们很好,不必挂心。声音洪亮、爽朗。然而,怎么也想不到,一刹那间,父亲会突然离我们而去。那一天,我的女儿下乡到漕涧,父亲就一直给她打电话,女儿在忙完了工作以后,才回到家中,祖孙三人  相似文献   

5.
正乡愁是人生一种最美的心灵感受,而大理,则最容易激发美丽的乡愁。时代在飞速发展,人的灵魂却依旧不变。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容易满足的年代,人们却常常渴望着乡土情怀的回归。大理旅游度假区正以她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人文生态敞开乡愁的怀抱欢迎您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乡愁是人生一种最美的心灵感受,而大理,则最容易激发美丽的乡愁. 时代在飞速发展,人的灵魂却依旧不变.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容易满足的年代,人们却常常渴望着乡土情怀的回归.大理旅游度假区正以她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人文生态敞开乡愁的怀抱欢迎您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乡愁是人生一种最美的心灵感受,而大理,则最容易激发美丽的乡愁. 时代在飞速发展,人的灵魂却依旧不变.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容易满足的年代,人们却常常渴望着乡土情怀的回归.大理旅游度假区正以她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人文生态敞开乡愁的怀抱欢迎您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乡愁是人生一种最美的心灵感受,而大理,则最容易激发美丽的乡愁.时代在飞速发展,人的灵魂却依旧不变.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容易满足的年代,人们却常常渴望着乡土情怀的回归.大理旅游度假区正以她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人文生态敞开乡愁的怀抱欢迎您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乡愁是人生一种最美的心灵感受,而大理,则最容易激发美丽的乡愁. 时代在飞速发展,人的灵魂却依旧不变.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容易满足的年代,人们却常常渴望着乡土情怀的回归.大理旅游度假区正以她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人文生态敞开乡愁的怀抱欢迎您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一段经历     
赵宇 《大理文化》2004,(4):20-21
二十九岁那年,我离开双江,离开妻儿,离开熟识的人们,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一方热土,去一个半生不熟的地方--大理.原因很简单,父母的根在大理,退休回大理祖籍.叶落归根.我是长子,得紧跟父母,自然想办法调动.大理虽然是父母的故乡,于我却遥远而朦胧,毕竟在过去随父母回老家探亲,都是匆匆一瞥.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诀窍     
承担责任在社会中,有些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埋怨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的成功;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自己。”他们知道,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自己的成功时,实际上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莱斯·布朗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他还是个孩子时就被贴上了“智力低下”的标签。他有千万个放弃希望的理由。但是,一位高中教师对他说:“其他人对你的印象没有必要成为你判断自己的标准。”布朗明白他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努力学习,后来…  相似文献   

12.
我的村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把户口迁出去的时候.我就不再属于她了。但我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分别在不同的村庄生存和生活后。我觉得她才是我真正的村庄。那些房子,飞鸟,和牛羊,深深印在灵魂深处,总以最熟悉的姿态在梦里、心里出现。消除了我在异地生活的恐惧感、孤独感,让我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依靠。  相似文献   

13.
画家非马     
说来奇怪,如今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当初是怎样结识非马的了。可是我却深深地记得他的画和他传奇一般的人生经历。中国非马原名叶非姆·罗登伯格(YefimRoeytenberg),父母都是俄国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1904年,被派到哈尔滨修筑中国东北铁路。从此,这一家人便在这座凝聚了中国和俄国文化的美丽城市居住下来。1914年,非马出生了。在他的记忆里,在哈尔滨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十分美好的。他一面在俄国男子学校受教育,一面学习中文和英文。18岁那年,非马高中毕业。他决定离开哈尔滨南下,到大都市上海去深造和进一步感受“中国的气氛”。…  相似文献   

14.
正去摩洛哥旅游的重头戏在我看来是应该去撒哈拉大沙漠,这是因为我是中国台湾地区女作家三毛的粉丝的缘故。三毛刚刚被介绍大陆来的时候,我就用不多的工资买了她的《梦里落花知多少》,以后又陆陆续续买了几本,还跑去图书馆看有关她的画报资料并借一些她的书籍。三毛的作品和她的传奇人生犹如一只神奇的大手拉开了人生和世界的帷幕,让视野宽阔遥远,让我看到了一幕幕自己不熟悉的生活,知晓了许多新鲜的事,很遥远、很神秘的撒哈  相似文献   

15.
我从山中来     
在一个幸福家庭中,有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女孩,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一个农村女孩.   我上了初中,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城里上学,我舍不得,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难分,因为我知道,这样一来父母给予我的爱就会随之疏远.……  相似文献   

16.
威拉&#183;凯瑟是美国20世纪初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在将近,+年的写作生涯中她著作丰富,共有-,本中长篇小说和,本短篇小说集。1873年,凯瑟出生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温彻斯特附近的后溪谷,那是一个长满绿草的地方。9 岁时,她随父母迁居到内布拉斯加州红云镇附近的农场。凯瑟曾对一位访问者谈到自己初到农场的感受:“当我们向它驶近时,我觉得来到了世界的边缘。”凯瑟的第一个家安扎在分水岭上。小说《我的安冬尼亚》中的大多数人物都取材于这里。一年后,她的父母又把家从农场迁到红云镇。这里虽只是一个有着*1++人的小镇,但也是个繁华地带,每天都有八列满载乘客的火车奔驰而过。红云镇的人在凯瑟的生活与艺术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激发凯瑟创作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而在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像红云镇那样的小镇经常被作家描写到小说里去。它是《哦,拓荒者们2 》中的汉诺威镇,《云雀之歌》中的蘑菇镇,《我的安东尼亚》中的黑鹰镇,《我们中间的一个》中的弗兰克福镇,《一个沉沦的妇女》中的甜水镇。凯瑟原想当一名医生。在红云镇,她与两位医生成了好朋友,他们在需要人手的时候总是让凯瑟帮忙。凯瑟也因此学会了一些医术,她不仅敢于解剖死猫,还曾治愈一些小动物,这让当地人惊...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笔记     
郝岚 《世界文化》2013,(10):38-41
在键盘上敲下关于土耳其的第一个字符之前,我从那里刚刚回来不久,她的样子却已经在我心里反复设想和描绘了很多年。开端相信吗?土耳其名列我儿时出境漫游梦想的第一个。当我在恰那卡莱的车上与一位澳大利亚的女士说起这事时,她瞪着眼睛说,这真不平常,她的第一个梦想是去巴黎。是啊,谁不想去巴黎呢?在我人生必去的几个地方名单之上,巴黎当然名列其中,可是排不进Top5。为什么是土耳其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坦白说,这像很多孩子的梦想一样,没有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说出来或许还会让你觉得"无厘头"。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或者80年代初,中国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我们所住的那个小镇,父母任职学校的家属宿舍属于一个叫做"幸福队"的地方。大体说,在那个地方度过童  相似文献   

18.
她显出很高兴的样子。“我知道,这或许使你心烦意乱,”她笑着说道。虽然她已头发花白,但谈吐仍饶有风趣。这位坚忍不拔、才气横溢的作家现年68岁,迄今已著有30多部作品。按照颇有教养的英国人的眼光来看,她起码应给人一种盛气凌人、严厉苛刻甚至粗鲁的印象。然而,多丽斯·莱辛却是个身材矮小、待人和善、不追求高官厚禄的人。当她童年在南罗得西亚时,身为体面的英国人的父母,曾恳求她成为一个体面的英国姑娘,然而她却身着粗布衣裳,吹口哨将狗唤到身边,在南非洲的草原上漫游,射杀在姆萨萨树那边被狗惊飞出来的鸽子和珍珠鸡,它们都成为桌上佳肴。她在14岁时辍学。  相似文献   

19.
<正>好莱坞童星、英特尔科学天才奖、哈佛大学资优生、金球奖影后、奥斯卡影后、精通多国语言、心理学研究助理、环保达人——每个词都可以单独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写就一种灿烂的人生,而这些词竟汇集到一个人身上——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她以奥斯卡影后的身份为人熟知,同时又是一位地道的"科学宅女";她被誉为好莱坞"第二个奥黛丽·赫本",但一些人却坚持认为"她的头脑要远远超越她的美貌"。  相似文献   

20.
正1992年,刚刚结束长达12年内战的萨尔瓦多开始了大规模的国家重建计划。按理说,经过这些年的建设,萨尔瓦多的国内局势应该稳定下来,老百姓也该安居乐业了,但是,如今国内儿童仍然拼了命地想偷渡美国。他们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还是另有原因?爬上"野兽列车"的人们在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麦卡伦,两辆大型客车在站台停下。紧接着,从车上下来许多非法移民,他们在保安人员的催促下整齐地排成队列。令人吃惊的是,这些人几乎都是小学生。这些儿童被送到附近的安置中心后,开始玩起木偶和积木,脸上显露出一种久违的快乐。大批儿童之所以离开父母偷渡美国,是因为他们从父辈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