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海洋生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尤为重要。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其中牡蛎是生活在近海港湾和潮间带的优势底栖贝类,对近海生态环境的稳定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牡蛎也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大的海洋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潮间带对于大多数海洋生物来说都是极端环境,因此,研究牡蛎对潮间带环境的适应性演化,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应用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对海洋牡蛎中三丁基锡的含量和在-30℃冷冻下保存.-30℃冻干后常温常压下保存,常温常压风干保存25个月的变化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0日报道,在长达20多米的日本船坞被冲上美国俄勒冈沙滩后,美国科学家们担心更多入侵物种将随着日本海啸垃圾到达美洲。海藻、螃蟹以及其他海洋物种将通过新的途径进入美洲,这不仅会破坏地球的天然屏障,还将危及西海岸的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4.
天气晴好的日子,阳台上的大玻璃缸,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清晰透亮。浮覆在水面的绿草,茂盛得可爱。这样日环境很适宜小螃蟹生长。经过精能源饲养的小螃蟹,不到10天,就要陆续脱壳了。女儿最先发现一只小螃蟹壮得破了后背壳,便大声地招呼我。我过去一看,发现这小家伙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文化》2012,(10):55-57
1.巨型牡蛎化石2012年6月,一名英国渔民意外捕捞到一个具有一亿年历史的牡蛎化石,其体积为普通牡蛎的10倍,里面可能藏有巨型珍珠。据悉,这个牡蛎化石是渔民在英国索伦特海峡捕鱼时打捞上来的,其最大宽度为18厘米,厚度为8厘米。该牡蛎化石已被送到英国相关机构进行检测,如果其里面含有珍珠,珍珠可能会与高尔夫球一般大。  相似文献   

6.
<正>7月31日,"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发布会"在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顺利举行。科技部农村中心、青岛市委、山东省科技厅、中科院资环局相关领导及有关专家、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会议由中科院海洋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当我们想到螃蟹、虾、龙虾,总是只有一种烧红了放在餐盘里的固化认识,可实际上水下的甲壳动物并不都是一个样子。海洋甲壳生物超过3万种,他们形态各异、色彩光鲜。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水下的"服装模特",这些美艳的生物将会令你眼前一亮。拳击蟹听着名字,大家大概觉得这会是一种十分勇猛的螃蟹,长着两只硕大的螯,可是实际上这种蟹的螯特别特别小。它们总是用两只"小手"抓住两只有毒的海葵,举着绒球似的海葵挥  相似文献   

8.
趣品连连看     
螃蟹“大力士”你有用笔架的习惯吗?如果有,那这款螃蟹笔架一定会俘获你的芳心。整体造型是举起蟹螯的小螃蟹,真实又可爱。将笔放在上面,看起来像是小螃蟹奋力举起了笔,非常有喜感。除了能举笔,“举重螃蟹”还能举起筷子、刻刀、胶棒等长条状的物品,玩叠罗汉也很在行。  相似文献   

9.
圆儿 《科学与文化》2011,(10):13-13
龙虾和螃蟹都是餐桌上人们竞相举箸品尝的珍馐美味,可你有没有注意过,生的龙虾螃蟹是蓝黑色的,而在蒸锅里呆上几分钟就立刻变成十分鲜艳夺目的红色,令人食欲大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众多科学家,时至21世纪,荷兰化学家的研究成果才令人们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0.
周日上午,谢强同学看到爸爸买来一盆螃蟹,伸手抓了一只玩.螃蟹在地上爬,谢强却放开了嗓门:"爸爸,螃蟹怎么横着爬呢?"爸爸说:"螃蟹太骄傲了,看不起一切事物,所以横冲直撞."  相似文献   

11.
人类使用各种尺子来测量距离,那么其他动物比如螃蟹怎么测量距离呢?美国的科学家在螃蟹的洞穴外设置了一些斜坡,想看一看螃蟹在回家时会有什么样的举动。结果很有趣,从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大餐,以款待前来道贺新年的亲朋好友。尤其是近年来,螃蟹的身影一直活跃在各类宴会、家庭聚会的餐桌上。不过,提到螃蟹,除了想到它的美味,同学们有没有想去了解一下关于螃蟹的趣味科普知识?比如,虾和螃蟹到底区别在哪里?寄居蟹是不是住在海螺壳里的螃蟹?有没有听说过含有致命毒性的螃蟹?有没有见过直行的螃蟹?今天就让笔者为你们一一做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状况下,活生生的螃蟹、虾子的外壳都是青绿色的。但是,当螃蟹、虾子下锅以后,大部分的色素遇到高温都分解掉了,只有虾红素不怕热,遇到高温不会分解,反而显现出鲜艳的红色。所以,煮熟的螃蟹、虾子就变成红色的了。  相似文献   

14.
螃蟹是甲壳动物蟹类的俗称。它的种类非常多,我国約有二、三百种,食用螃蟹也相当多,市場上常見的梭子蟹、青蟹、日本蟳和河蟹(中华絨螯蟹)等都是食用蟹。螃蟹多栖息在近海与浅海的水域里,淡水和半咸水中也有分布。根据栖息的水域不同可分为海螃蟹和河螃蟹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团队的独行侠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从大的分类上论,维生素总体上都是有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含碳,如果不含碳,就是无机化合物了。不过,什么事物都不是那么绝对,总体上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维生素团队中,还真就有一个异类,它就是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的怪异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本身呈现出的迷人的红色,更因为它是唯一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维  相似文献   

16.
扬子 《今日科苑》2012,(18):99-101
前不久的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了一则"螃蟹西红柿同食产生砒霜"的消息,引发热议。该报道称,金秋时节正是吃螃蟹的好时候,最近网上一道有关"西红柿炖螃蟹"的菜肴却引起大家的关注和争议,甚至有网友直言,西红柿和螃蟹一同食用会产生砒霜剧毒。  相似文献   

17.
正以蚵壳筑墙的做法最早源于南北朝。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卢亭者,卢循……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清屈大钧在《广东新语》中曾记载:"以其(蚝)壳累墙,高至五六丈不仆。壳中一片莹滑而圆。是曰蚝光,以砌照壁。望之若鱼鳞然,雨洗益白……居人墙屋率以蚝壳为之,一望皓然。"蚵壳厝,一间间小巧玲珑的屋子,外墙均由牡蛎空壳建造而成。层层相叠,成千上万的牡蛎壳褪去了海洋的气  相似文献   

18.
海洋大数据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观测、模拟手段的快速提升和数据科学的重大突破,现代海洋科学经历了理论牵引、技术驱动与数据主导三大范式变革,海洋大数据已成为人类从认识海洋到经略海洋的必经之路。文章从海洋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及应用,上、中、下游全链条分析了目前的发展现状,指出现今将海洋科学领域与数据科学领域紧密结合,有效应对海洋发展中科学、技术、工程、人文等方面的挑战,是海洋科研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5—10年海洋大数据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技术,对于准确掌握海洋状况、提升海洋预测服务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供给、安全问题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却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堪称“世界奇迹”。海洋作为21世纪人类的“第二粮仓”,在食物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藏粮于海”,开发“蓝色粮仓”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蓝色粮仓(blue granary)”计划是在国家粮食安全和海洋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以高效供给优质蛋白和积极拓展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空间为目标。作为“蓝色粮仓”重要构成部分的贝类养殖业,不仅可为民众提供可口的水产食品,满足人们味蕾的需求,而且还能提供优质的海洋动物蛋白,促进人类大脑及身体的发育。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的主要品种有牡蛎、扇贝、蛤类、贻贝、鲍、蚶、蛏等,其中,牡蛎产量最高,成为我国“蓝色粮仓”贝类产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1 480.08wt,占海水养殖产量2 135.31wt的69.31%,  相似文献   

20.
<正>"淮南秋物盛,稻熟蟹正肥。"螃蟹,你肯定不陌生。无论是菜市场里那种捆着卖的大闸蟹,还是宠物店里的新兴宠物相手蟹,这些横行霸道的铠甲将军一直都是美味和趣味的代表。但是,螃蟹的小秘密,你都知道吗?螃蟹都是横行霸道?一提到螃蟹,你肯定会想到"横行霸道"这个词。为什么别的动物都是直来直往,而螃蟹却偏横着跑呢?这和它们的身体结构分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