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让人类走出黑暗恐惧,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现代社会的光污染。  相似文献   

2.
黑暗恐惧是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具有黑暗恐惧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及行为问题。本文从生理和认知两个方面对黑暗恐惧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阐述了"集体潜意识"、夜盲与近视对黑暗恐惧的影响,并从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个不同的视角解释了个体为何会产生黑暗恐惧。最后,根据个体黑暗恐惧程度的不同,我们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及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3.
仁医如明灯,驱走人类的黑暗与恐惧,带来光明与祥和。对于仁医,我们有着无限的敬慕,他们不仅施恩于病人,也施恩于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4.
仁医如明灯,驱走人类的黑暗与恐惧,带来光明和详和。对于仁医,我们有着无限的敬慕,他们不仅施恩于病人,也施恩于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在很多人眼中,黑暗等同于危险和恐惧。尤其对女性而言,晚上在家不开灯、一个人走夜路……都会让她们内心感到不安。怕黑究竟是怎么回事?专家表示,怕黑是恐惧症的一种典型表现,临床很多见,以女性或孩童为多。医学上将其称为单纯恐惧。有的人怕狗、怕猫,也属于单纯恐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也提出,怕黑是人的一种本性。有试验发现,如果把婴儿放在黑暗里,他们就会哭,这是从远古  相似文献   

6.
处于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面对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时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与反应呢?他们是怎样看待周围人的呢?文章从婴儿依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四种成人依恋类型——安全型、痴迷型、恐惧型、疏离型,最后介绍了不同依恋类型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如快速约会、对伴侣的认知、相互依赖、沟通、性行为、冲突,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口罩在给我们安全感的同时,也在散布着一种恐惧的气氛.追溯口罩的历史,也是回顾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对抗疾病与消解恐惧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九月开学季,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不点,在家人的陪同下,迈入了各自的幼儿园。这是他们向社会这个大群体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对于不少的幼儿来说,是勇敢的第一步,更是艰难的第一步。入园前,全天候都有亲人的陪伴,如今独自上幼儿园,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使他们感到不安,甚至恐惧,于是乎用着不同的方式拒绝幼儿园。如何帮助这群孩子尽快消除或减弱这种分离焦虑,顺利地迈好入园第一步,这是每个幼儿园在新学年开学季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
口罩简史     
正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再一次使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戴上了口罩。口罩在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在散布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口罩是怎么发明的?追溯口罩的历史,也是回顾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对抗疾病与消解恐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对黑暗的恐惧清晨时分,你可以看见天慢慢变亮,斑驳的光影洒在窗帘上,窗外翠绿的树叶迎风摇曳,朵朵洁白的花儿悄然绽放……假若,此时你所在的城市慢慢坠入黑暗,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最后连一点微弱的光亮也不见踪影。这时,你可能马上会陷入恐惧之中,惊慌失措、惶恐不安。然而,没有一丝光亮的黑暗世界就是盲人每天生活的世界。根据一项调查,对于正常人来讲,失明是最令人恐惧的残障,害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9,(1):87-90
基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筑工人三方责任主体的视角,采用博弈方法对两类安全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工人在三个主体中的安全意愿相对较低;施工单位对工人进行奖励,提升他们的工作安全感和满意感,能产生"纳什均衡";施工单位之间安全博弈时容易导致"囚徒困境"。降低安全检查成本,加大奖罚力度,是提高安全行为效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9,(6):111-116
依据追随力理论和强制说服理论构建了威权式领导对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447份有效问卷的研究结果表明:(1)威权式领导是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的重要成因;(2)心理安全感部分中介威权式领导和强制性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3)中庸思维反向调节威权式领导和强制性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管理者可以通过减少威权式领导的方式,或者提高员工的心理安全感来降低员工的强制性公民行为,另外提升员工的中庸思维水平也是缓解威权式领导风格对员工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黑暗与谎言     
遮蔽心灵的黑暗众所周知,黑暗会赋予我们恐惧感,这正是黑暗的力量之所在。可是,黑暗的力量却绝不止这一个:在黑暗笼罩之下,人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不仅会使人谎话连篇,还促使人走向犯罪。黑暗能够让人变得不诚实?让我们来看个实例。这个实验共有84名学生参加。他们被研究人员分成两组安置在不同的房间里,一间光线明亮,而另一间光线暗淡。不过,尽管暗间里  相似文献   

14.
王一凡 《百科知识》2010,(16):32-32,33
濒死体验一直是一种神秘现象。在生活中,为数不少的人声称自己有过濒死体验,而且这些人的濒死体验的经历也有一些共同点,这就不由得人们不相信他们的说法。例如,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反复描述过一种共有的现象——经历黑暗通道。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指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外邦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他的服饰举止、言谈习惯对于这个陌生国度的人们来说,无疑也同样是陌生的。他们甚至对他的国家——如果有的话,一无所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4,(8):70-74
构建了心理资本、心理安全感与失败学习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即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对失败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希望和坚韧性对心理安全感具有正向影响,而乐观对心理安全感的积极作用未通过验证。同时,心理安全感在心理资本和失败学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恐惧的情绪下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解除学生困惑、紧张和害怕出错等不利学习的消极心理因素,首先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使学生有学习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当转基因之类的生物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这类成果通过媒体为普通大众所认识时。人们对于这些似熟悉实陌生的人造新物种,恐惧更多于欣喜。许多科幻小说也为我们描绘了恐怖的前景——未来世界充斥着人兽混杂的怪胎,牛头马面已经是小意思了,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09,(5):113-113
研究人员说,最近在大鼠中所取得的覆盖其恐惧记忆的成功可能在某一天能够将这种方法与当前的治疗手段结合起来。帮助人们克服他们的恐惧,而且无需使用药物或创伤性的手术。Marie MonFILS及其同事发现,在大鼠回忆恐惧的记忆之后不久运用一种标准的”削弱”疗法(这种疗法有时也用在病人身上)有覆盖原先的恐惧性记忆的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在这些试验中,他们通过发出某种声调并在此后对大鼠施以电击来诱导大鼠的恐惧。此后,该音调的出现就会使大鼠回忆起对电击的恐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