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肖像描写的艺术效果薛川东肖像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作品中对人物身材、容貌、神态以至服饰特征的描写,都属于肖像描写。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那么,怎样抓住这把“钥匙”呢?第一,阅读肖像...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中,常听到学生抱怨作文难写,其原因大多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可见,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不是传授写作技巧,而是解决“写什么”,而解决此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便是运用情境教学。学生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记叙、说明、议论、抒情和描写。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浮想联翩,不吐不快。因此,在作文教学时,应创设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写作文,自然就得心应手。基于这个道理,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时,就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写作情境。具体做法是,在讲清楚肖像描…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复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肖像描写的范围及用途;通过片段作文训练来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学会用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用肖像描写表现人物。三、教学手段幻灯片。  相似文献   

4.
关于《描写和说明》《描写和说明》这篇知识短文所引用的课文的例子原先的课本安排在所引的课文之后,由于课文的调整,《故乡》一课已后移了。文中有关引用《故乡》里的例子,作为区分描写和说明的主要例子和列举《故乡》的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就成为未授课文的内容了。于是这样的例子,按正常教学顺序增加了教学上的困难。由于课文未学过,短文中开头一段对于瓜地猎獾的“小英雄”形象,学生没有总体上的体会和认识,其肖像描写和后文提到的该课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就难以发挥它的最佳功效,不利于优化教学效果。尽管此则写作知识短文经过了局部的修改,但仍存在一个这样的疏忽,我认为这是需要再修订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学情预估】然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七年级学生虽然接触过一些迹,所以,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肖像描写,但对于本文这种集中所内在联系。俄国文学家果戈里说:有笔墨、浓墨重彩、精雕细镂地刻“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就是这画人物的肖像,并通过肖像描写来个道理。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还没有让读者认识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学过。学生对肖像描写的理解往往而且能够让读者了解人物丰富的只停留于表面,认为只是为了刻画内心世界;成功的肖像描写,一定人物的外貌特征,而对于肖像描写会驱遣读者从外到内、由形及神…  相似文献   

6.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作品中对人物身材、容貌、神态以至服饰特征的描写,都属于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外形特征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职业特点和文化素养,这些又都是为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服务的。所以,要重视对肖像描写的阅读和欣赏。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遇到肖像描写的文字,要结合作品有关内容想一想,这样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起到了什么作用;二、细心体会肖像描写为什么要有侧重点。例如《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部分,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抓住鲁迅“瘦”的特点,突出了他  相似文献   

7.
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即容貌、衣饰、姿态、神情、肤色、发型、风度等的描写。我们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经验,“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第一印象”等,而这些“第一”便是人物的肖像,肖像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人物塑造。形象逼真的描绘,能使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肖像描写  相似文献   

8.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句话指出了肖像描写的重要意义。那么,到底该怎样写活人物外形呢? 我们先应该明白,描写肖像并不是文章的写作目的,其目的旨在以“形”传“神”,即:通过肖像描写为表现人物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描写□西和县南关小学魏永平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人物描写有以下五种: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主要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神情等。把人物外貌的这些特征描写出来,就是外貌描写。好的外貌描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能刻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当代小说创作在运用形神理论方面,主要走的是肖像描写的创作道路,其表现方式有二:一是以动态的肖像描写传“神”,二是以静态的肖像描写传“神”,代表作家有鲁迅、刘心武、蒋子龙等。  相似文献   

11.
人物动态肖像描写是叙事性文本建构中人物肖像描写方式之一,是借描摹运动中的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风度等外貌特征来塑造人物的内在特性,在人物肖像描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实现“动态”的路径,一是人物动态肖像在文本情节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显露出来,二是人物动态肖像在人物的运动中完成。  相似文献   

12.
肖像描写是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衣着等一些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传神的描写的方法。成功的肖像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作品的主题,收到画龙点睛、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正是所谓“一形一貌,见真性情”。唯其如此,古往今来,无数文章大师都十分重视人物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的笔法千姿百态,这里略谈四种描写艺术:  一、逆笔美古人对行文的要求是“崇曲忌直”,肖像描写同样如此,不能做简单的直线运动,应求形象含蓄,富有情趣。不少名家妙手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巧用逆笔,启发读者深思,造成感情上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给肖像描写的定义是“对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也就是说,作为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肖像描写不只是外貌描写,还包括神态描写与服饰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既要考虑如俗语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的形神一致的一面,也要考虑俗语的另一说法“人不可貌相”的形神矛盾的一面,做到借绘形以传神,从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样,从读者的角度解读人物形象,就能如果戈里所言:“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肖像描写一直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在肖像描写时所用的语言大多是:高高的个子,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样千篇一律的写法,不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那么,怎样进行肖像描写呢?  相似文献   

15.
在写记叙文时,经常要对笔下的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而且还能够起到凸现文章主题的作用。那么怎样在记叙文中进行肖像描写呢?一、肖像描写要适时当代作家何为在《第二次考试》中这样写主人公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这段肖像描写体现了陈伊玲不仅形象美丽,而且富有青春活力,这是在陈伊玲灿烂的音色和深切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以后,大家才注意到了她的形象。但是,如果这段肖像描写放在陈伊玲刚出场的时候,那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相似文献   

16.
描写,是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所谓描写,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辞海·文字分册》)在作文中,学生不会描写者大有人在。不少学生绘景粗枝大叶,写人缺血少肉,记事三言两语。一句话,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描写的难关?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与“叙述”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描写”叙述和描写都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文字再现。但叙述再现的是粗略的过程,而描写再现的则是具体的细节。例如:“太阳升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片断作文在近几年高考中,已成为扮演小作文考查的最活跃的角色。肖像描写是片断作文训练系列中一个关键点。拙文试图通过对学生习作中肖像描写几个误区的揭示,解剖麻雀,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想 本次习作的主要任务:理解细腻、生动的肖像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掌握人物的肖像描写方法;学会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外貌并进行具体细腻的描写.教学中,首先以"抓小偷"为切入点,通过对已学课文中精彩范例的深入品读,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外貌的描写.其次,让学生欣赏精彩的外貌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在朗读、比较中感受成功的人物外貌描写.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要领,并总结方法,突出人物的个性,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养成自觉地、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人和物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1.实验前,先把“卡片”发给学生。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读懂“卡片”内容。通过读懂“卡片”上的观察与操作的要求,学生在头脑里对实验的目的、用品、步骤和观察思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操作过程中,就能顺利完成观察与实验任务、少出差错。2.学生读懂“卡片”后,老师再按着“卡片”上的要求,让学生对照“卡片”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接着让学生自己按着“卡片”指南大胆尝试,最后,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思考的问题填在指南卡上。实践表明:在农村小学自然教学中使用“实验指南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  相似文献   

20.
学指点迷津生作文中的肖像描写,普遍存在着“公式化”的毛病。如写小孩,总是“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写老师,无非是“面容清瘦,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等。怎样引导学生走出这一误区,真正掌握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呢?第一,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周围人物。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