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放假期间,翻出了一本老相册。这本相册中收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津市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老照片。其中的几张照片,使我不由得回忆起近40年前的那一场具有特别意义的弹射模型飞机比赛。  相似文献   

2.
沈凡 《垂钓》2004,(8):22-23
几年前,我只身一人,用自制的钢丝卡钩在两个多小时内钓获4尾青鱼,总重为49千克,其中最重的一尾为21千克,在家乡的钓友中传为美谈。现在我就将卡钩的制作方法及钓鱼经过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编者留言:这是一组老照片,其中几张拍摄于30年前,照片上的人大部分已经驾鹤西去,留给后人的只有以往的故事。本期刊发这些照片,有意隐去了这几位集邮家的姓名,这样做一是想让读者自己做一次追寻、回忆、发现。二是希望30年前曾经与照片上的集邮家有过交往的读者能够拿起笔来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冯建中 《收藏》2006,(3):116-117
我收藏了300幅反映日本侵略军75年前侵占我东三省史实的老照片,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未向外界披露过,曾有一位日本商人向我高价求购,被我断然拒绝。我要将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藏品公之于众,以揭露日寇的侵略罪行。  相似文献   

5.
仝冰雪 《收藏》2006,(7):144-146
长期以来,老照片的收藏在国内是个冷门,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老照片大多是在古籍善本或邮品专场里夹带拍卖,人们对其成交价格并没有多少期待。随着近几年收藏热的升温,老照片拍卖纪录被不断刷新,国际上催生了新一轮老照片收藏的热潮。一张由美国摄影家爱德华&;#183;斯泰肯100年前拍摄的《池塘月光》,在2006年2月14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90万美元落槌。  相似文献   

6.
撕裂的记忆     
《当代体育》2013,(20):108-111
我叫贾森·奎克,13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波特兰开拓者队的随队记者。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真实性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一切都变得扭曲了,人人都可以注册一个推特账号。在140字的限制内爆一些料,然后被美其名日“新闻记者”。不求正确。但求招摇;不求最好。但求最快;不在于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在于如何搏出位、夺眼球。对我来说,这个行业失去了魅力。所以在13年后,我决定结束自己随队记者的生涯。很多人都问我,将来会不会写一本书来追忆在开拓者的13年时光。说真的.现在我还没有这个想法。但如果真的有一本书的话,故事的开头应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沈君山 《围棋天地》2006,(10):59-60
我退休后,社会责任已了,“做我所能,爱我所做”便成为此后悠游生活的圭臬,但自从六年多前首度中风后,“所能”的范围大为缩小了。正好约三年前,张栩得了日本本因坊,岛内兴起一片围棋热潮,“汉声”的两位编辑(就是书中的阿桃)带了两盒鼎泰丰的小笼包来看我,要我讲讲张栩的故事,由她们笔录出来,登在她们办的一张儿童漫画报上,这件事在我“所能”做的范围内。但我说张栩年纪尚轻,现在虽然已是一流高手,但要成为一代宗师,还有待时日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攻击的内涵,有计算、判断、死活、弃取诸多要素。无论职业、业余还是普通爱好者都不能回避这个课题,即使一个人的棋风再平和本分,也要面对盘上“武力解决”的场面。不同的是,对同一攻击场面的处理因人而异,有的屠龙制胜;有的攻出几十目实利;有的毫无战果;有的伤敌八千自损一万……攻击作为考察棋手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尺,让你欢喜让你忧。  相似文献   

9.
刘勇先 《收藏》2010,(5):107-108
50年前,我曾参加过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近来在原青铜峡工程局老领导赵征(90岁,工程局第一任党委书记兼局长;1961年成立青铜峡市时,兼任首届市委书记)的组织下,编写一部《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史》。我手头的历史资料中就有两幅原立在青铜峡口处一座石碑的老照片(如图)。它在电站大坝上游约8公里处的东岸边,1967年4月水库蓄水时(准备2号机组发电)淹没在水库中。  相似文献   

10.
赛事     
《体育博览》2014,(7):84-85
经典圣殿——世界杯老照片 每一届都有每一届的故事,能够记录这些故事的就是一张一张的老照片…… 穆勒帽子戏法佩佩红牌德国4-0十人葡萄牙 北京时间6月17日0时(巴西时间16日13时),世界杯G组首轮在萨尔瓦多新水源球场展开首场角逐,德国4比0大胜葡萄牙。穆勒完成本届世界杯首个帽子戏法,也成为单场世界杯攻入葡萄牙3球的第1人。胡梅尔斯头球得分,但此后因伤退场。格策赢得点球。葡萄牙首次单场世界杯丢4球。佩佩上半时就被红牌罚下,前锋乌戈-阿尔梅达和皇马边卫科恩特朗受伤下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周翔当我从昏迷中醒来时,发觉自己竟躺在学校的床上,而没有在田径场上带领学生们训练;学生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都沉默地注视着我。怎么了,我?“老师,您示范双杠直角悬垂屈伸上,掉了下来,摔了脑袋……”我这才觉得两眼发涩,耳内轰鸣,头疼欲裂。我强...  相似文献   

12.
1952年5月4日,北京青年热烈庆祝“五‘四”青年节,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北京市第一届航空模型比赛大会”。谭楚雄同志撰写的“中国航空模型运动史”已作了介绍(《航空模型》2003年第3期第3~5页);何承俊同志在“记53年前的航模活动”一文中也引用了相关内容(《航空模型》2005年第4期第49~50页),并介绍了当时弹射模型飞机弹射起飞是由两个人来完成等,对此不再赘述。下面仅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分分秒秒飞逝而去的时光,在我的不经意间,眼看过去了两年。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于钓鱼期间所发生的大小事,是不计其数。有的令我乐,有的使我忧,有的叫我不敢回想……然而,在一枚钓钩上所发生的故事,因其喜忧交织而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田,令我久久难忘。这件事,发生在2005年6月  相似文献   

14.
钓鳡回忆录     
谭佛航 《垂钓》2005,5(4):31-33
15年前的钓鳡故事,今天听谭老师重新道来……  相似文献   

15.
一、瓶颈:运动安全问题仍然是困扰学生锻炼的最大障碍
  我们这一代人过去上学时根本不成为问题的运动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中国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最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已经见不到过去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的秋千、肋木、爬绳、爬杆,很多学校甚至见不到单杠、双杠等器材。当前,体育教师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班主任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校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家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局长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社会视学生体育锻炼为畏途……我已经记不清楚在以前的文章里,在我的各种讲课中与体育教师们讲过多少次运动安全的问题了,但好像效果不太好,成效不很明显,现在讲安全的问题,已经讲得好累好累了,因为我发现似乎一直都没有什么效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全国的学校体育中仍然都在“因噎废食”,“前怕狼后怕虎”;从小的方面讲,似乎有些体育教师并不认同我讲的安全教育观点。在国培的教学中,讲其他的内容时,听者都是兴高采烈,热烈鼓掌,但讲到如何保证安全的具体工作时,却会遇到不理解的眼光,甚至有几次还和国培学员就安全问题小有争执。  相似文献   

16.
只为这一刻     
我始终对一个逝去的时代情有独钟,并不仅仅因为自己晚生了几年,因难觅而神往,而是那种震颤心灵的精神力量——即便只是通过间接的接触,已经令我为之落泪。一百年前,中国竞技网球运动诞生的时候,我和《网球天地》的读者们都还没有出生,今天我们只能在没有视频影音的泛黄书脊间寻找踪迹。读那些业已久远的故事—-严肃的,真挚的,萧瑟的,跳脱的,在那些悯人的目炬中寻找灼热的情雨………我想对这些伟大的元老,仅用“崇敬”和“歌颂”的字眼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在童年的时候都有个美好的梦想与憧憬,有的人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有的人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有的人梦想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有的人……李铁也有个梦想,他的梦想里充满了好斗,究竟想做什么,他也不知道,一天到晚的和小朋友斗来斗去的,在李铁童年的生活里,只要有“斗”他就兴奋、快活,也因此,他走上踢足球的路。 ——说说你是怎么走上踢足球这条路的? 其实我走上踢足球这条路是挺偶然的,小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总是愿意和小朋友打架,长大后教练们也说我的骨子里有一股争强好胜的性格。那时候我们“决斗”时,胜利的总是我,小朋友们也总是被我给打哭。所以我现在都记得十分清楚,每次打架后妈妈总是替我到小朋友家里赔礼道歉。于是有人给妈妈出主意,把我送到足球学校,也许有了教练  相似文献   

18.
李央 《新体育》2006,(6):4-4
记不得是几年前的什么时候,也记不得是在哪个电台波段里,收听到一个体育迷的故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一个小站的铁路巡道工,孤独无助,收听广播成了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体育新闻或体育转播,成为他的最爱。  相似文献   

19.
刘文涛 《垂钓》2010,(5):77-79
十几年前,我还在读中学,电视直销在中国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荼,为数不多的几个广告却让我牢牢地记住了一个新名词——“路亚”。画面中,两个洋鬼子站在阳光下的河岸上,抡着小短竿,把几条小假鱼摆弄得是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它们搔首弄姿的后果就是被“大灰狼”一口吞下。  相似文献   

20.
黄山 《上海集邮》2003,(12):18-19
在上两期我们讲了信鸽和气球曾被用作航空邮递工具的故事,但真正实现快速可靠的航空邮递还是在飞机出现之后。随着飞机性能的改进,飞机航邮必然会出现,但它的第一次却发生在一个十分偶然的情况下。现在,让我们从头开始来说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