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读者拥有量的最大化。报纸办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条是看读者满意不满意,这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办报方针的重要体现。而读者对报纸的满意度,往往取决于服务读者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服务性越强,报纸与读者的联系就越紧密,报纸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西方新闻界,服务性新闻历来受到重视。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刚创设时,只有两个奖项,即“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后来增加到14个奖项,但“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仍居首位。在我国,服务性报道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和拓宽…  相似文献   

2.
地方新闻、时事新闻是构成报纸报道的主体,因其报道面不同,在报纸的版面上分割为不同的板块,由此造成两块新闻互相隔离。这种局面既不符合新闻的特点,又不能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地方新闻与时事新闻的互动,是由报纸的功能和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的。服务性是互动的缘由。服务是新闻的主要功能。报纸的服务性是可读性、必读性赖以存在的本质要求,它既是互动的原因,也是互动的目的。在增强报纸的服务性方面,地方报纸对地方新闻和时事新闻要同等对待,把时事新闻中读者想了解的与其相关的本地内容挖掘出来,拉近时事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报纸对…  相似文献   

3.
一、服务性报道应运而生当前,都市类、晚报等大众化报纸风靡市场,大多数人都认为都市类报纸的成功经验是“服务性好”、“实用性强”。的确,服务性是这类报纸的重要特色。因此,加强报纸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报纸扩版增容也为服务性报道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内在动力。在新增版面中,有一般的新闻,但更多的是服务性报道。这是因为,一般新闻是一种客观报道,其量的多少取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多少,不能人为地增加。而服务性报道则不必受此制约,可以主动地多做一些。《独山子石化报》适应形势要求,扩版增容,其中一大策略就是增加…  相似文献   

4.
增强报纸新闻的贴近性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是我们党办报的宗旨.一张报纸有没有服务性,或服务性体现得充分与否,是衡量这张报纸是否坚持党性原则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特质在于一个“新”字,其感染力、启发力,也在于一个“新”字。但是,目前有些报纸缺的恰恰是“新”。新闻报道是在读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发挥其指导作用的,它以报道事实、沟通信息、反映舆论、传播知识为读者服务,在这种服务中影响读者、感染读者。报纸不是文件,读者可看可不看。内容干瘪、枯燥、无新意的报道即使上了版面也无人问津,更谈不上指导人们了。这样,新闻报道的作用何以充分发挥?要让新闻报道真正出新,我认为,记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报纸服务性的增强,社区新闻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新闻样式。社区新闻以服务性强,更贴近寻常百姓生活的鲜明特点,为广大社区读者所喜爱,同时也成为报纸一个新的卖点。本文拟从社区新闻的服务性和贴近性这两个特点出发,谈一谈社区新闻的细化及其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关于新闻的服务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新闻界的注意。有些报纸和广播台、站,把加强服务性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或者重点,取得了今人注目的成绩;有些新闻学术刊物就这个问题发表文章,开始了有益的讨论。在许多讨论文章中都涉及到新闻的指导性与服务性的关系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目前见到的表述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服务为主型。小可在《报纸的“服务性”》短文中写道:“有人疑虑强调报纸的‘服务性’会不会削弱‘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报纸服务性的增强,社区新闻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新闻样式.社区新闻以服务性强,更贴近寻常百姓生活的鲜明特点,为广大社区读者所喜爱,同时也成为报纸一个新的卖点.本文拟从社区新闻的服务性和贴近性这两个特点出发,谈一谈社区新闻的细化及其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新闻具有服务性的特点,新闻的服务性,就是新闻为最广大受众服务的特性。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告知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更在于在报道中,让读者切实地感觉到新闻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因此,近年来,新闻的服务性在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中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周末类报纸的服务性,对于改善并拉近报纸与读者的关系,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迫切。报纸的竞争除了表现在新闻的比拼之外,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服务的比拼上。《金山周末》是《新疆北屯报》的子报,属于周末类报纸,是读者了解城市生活的第二双眼睛,因此很受读者关注。笔者认为,要办好这份周末类报纸,就应不断加强报纸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对生活的指导性、报道内容的可读性、报道的及时性以及报道内容的贴近性上。指导性周末类报纸能否及时为人们提供各类生活资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服务性新闻也称服务性报道,或实用性报道。服务性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即专门的服务性新闻,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切实可用,无偿服务。《新晚报》市民消费版面就是市民消费的指导,属于服务性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訚洪 《新闻传播》2009,(6):113-113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地方都市报怎样更好地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地增强报纸的服务性,真正地服务读者,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多为读者着想.深入实际了解读者的需求.真正做到与读者息息相通,要经常关注社会生活及其变化.及时地敏锐地捕捉服务领域的各种新信息.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读者需求的增加和报业竞争的加剧,增强服务性成为许多报纸的办报方针,并且不断繁衍出服务为特色的专业性报纸。 报纸的“服务”悄然兴起 各种为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服务、指导的专刊、专版的出现,是报纸增强服务性的一种具体体现,许多报纸的专版专刊实用性很强。 在以常规版面和栏目提供服务之外,为了亲和读者,不少报纸还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地提供特别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读者是报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读者不需要一些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画脚的记者,也不需要一张对他们疾苦漠不关心、对他们的麻烦事不闻不问的报纸。而需要能集中反映他们的根本利益,时刻在他们身边,为他们着想,给他们办实事的报纸。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除了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私利。作为党的机关报,理应做好为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这就必须坚持“三贴近”,不断强化报纸的“亲和力”。1.“亲和力”来自身子下移视角下移在新的形势下,党能否最终赢得市场,要看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能否与读者靠得更近,即所谓的贴近性。贴近…  相似文献   

15.
叶向荣 《新闻记者》2007,(10):35-36
一个企业要出名牌离不开优质服务,一张报纸要想在读者心目中树立真正的品牌,同样需要向读者坚持不懈地提供周到细致贴心的服务。增加服务性,不仅是报纸实现"三贴近"的必要途径,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读者对报纸增强服务性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已成为报界人士日益关注并积极探索破解之法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新闻业务实践,浅析如何进一步服务社会从而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健康类报纸在“坚持科学性、实用性、指导性并重”原则的同时,要特别突显服务性。服务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本文主要以《家庭保健报》为例,探讨健康类报纸在竞争中形成的带有共性的服务物色——科学性、实用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军队的党委机关报,指导性与服务性具有统一性。从更广义上讲,指导也是一种服务。指导必须寓于服务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只有“指手画脚”,读者不会认账,也起不到报纸宣传应有的作用。军事新闻传播的服务性问题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篇“新文章”,过去我们有所强调但并没有摆在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对于没有“卖点压力”、没有生存危机、不考虑经济效益的军内报纸,这个问题尤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日创办的《市场报》(当时叫《市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第一个专门报道商品、市场的报纸;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报纸;第一个从人民生活需要出发进行报道,提出为消费者讲话,为生产者、经营者服务的报纸;第一个大量刊登短新闻、短评论,强调实用性、知识性、服务性的报  相似文献   

19.
现在,报纸的竞争已从比时效,延伸到比深度、比厚度、比冲击力、比视觉效果、比服务……同时,出现了新闻精品化、“包装化”的趋势,其表现之一就是“新闻组合”的出现。“新闻组合”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新闻组合”的要素包括:背景资料、专家点评、相关报道、有关政策法规、照片、评论、读者意见等等。完成的作品形成一个主题、多个侧面的综合性报道,达到让读者知道得更多、更细、更全面的目的。组合报道增加新闻价值在最近的报纸上,这种“新闻组合”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报纸,给予…  相似文献   

20.
娄成斌 《新闻窗》2012,(3):117-117
目前,由于都市类报纸针对可读性、服务性的狭隘理解和追捧,导致这些报纸往往只关注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和生活服务类新闻等,而对关注社会科技发展的主流问题并没有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类报道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改进和提高都市类报纸科技新闻的报道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