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民国时期的云南边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清末民初,云南边疆与内地还存在极大的差异,土司及边民尚缺乏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观念,既不利于政府边地行政,也不利于边疆危机的应对,所以边疆开发和边地国防建设尤为迫切,云南边地教育亦因此在民国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云南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全新的发展。云南边地教育培养了大批边疆人才,促进了边疆开发,凝聚了一个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为内核的民族共同体,为抵制英法的侵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云南边地教育不仅是影响政府边地行政的关键因素,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国防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英军侵略我国云南省,强行占据片马地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加深了我国的民族危机,给云南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对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割占香港,获得巨额赔开放了通商口岸,攫取种种特权。当时,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沓至中国争夺权益,英国深虑势的发展对自己在中国取得更多特权极为不利。于是又得陇望蜀,将其侵略魔爪伸向我国云南省,妄图一举打开中国西南的门户。使我国的云南、西藏与印度、缅甸连成一片,以便控制我国西部地带,达到其北拒沙俄,南抗法国,掌握川、陕、青海和长江流域霸权,取得在华北地区的竞争优势。英国对我国云南的侵略蓄谋已久。早在1824年,英国借口缅军侵略印度,向缅甸发动了侵略战争,迫  相似文献   

3.
19世纪50—6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动荡的时期。为“靖内乱、御外侮”,清政府开始创建近代兵工企业,而后成为全国普遍的风气,揭开了近代军事工业发展的序幕。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列强为瓜分中国而掀起的侵略狂潮,沙俄加紧了侵略中国边疆地区的步伐。因中俄伊犁交涉的失败,吉林东部边疆危机猝然加剧。为加强东北边防。吴大激创建了东北地区第一个近代军火工厂——吉林机器局。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东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侵略中国的边疆和邻国,企图并吞朝鲜、越南等国,并且进一步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中国的边疆出现了新危机。这个时期,由帝国主义各国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而发生的事件主要有以下几起: 一、美日侵台和台湾人民的坚决抵抗一八七一年十二月,琉球国宫古岛的两艘船在归途中遇到飓风,飘至台湾南部高山族聚居的牡丹社地方。上岸后,渔民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一些人在冲突中死亡。琉球是一个群岛组成的国家,位于台湾省东北方。自明朝洪武五年(公元一三七二年)以来,琉球国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琉球人和台湾人之间发生矛盾,日本根本无权过问。然而,在美国支持下,日本却利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此为借口,侵占琉球,并进一步发起侵略台湾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主题 1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编者 /窦风雷主题内容认知  从某种角度看 ,一部中国近代史 ,也就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造成这种屈辱局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方式与特点的变化 ,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矛盾息息相关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既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同时客观上刺激了…  相似文献   

6.
1874年日本对我国台湾的侵略是日本侵华的开端。日本侵略台湾的动因,除觊觎台湾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饶的物产外,通过对外侵略逐步摆脱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控制,同时转移内乱,也是日本政府侵略台湾的重要原因。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和怂恿,对日本侵略台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侵略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内容之一,列强对化经济侵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早期的曲折性;二是地域上的扩张性;三是经济侵略与政治、军事侵略密切相性:先是依靠政治、军事侵略获取经济利益,后来利用经济侵略获取的经济利益又为政治、军事侵略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前夕,列强在东北展开角逐,并针对时势变化,调整对东北边疆的政策,加强了对东北的渗透及侵略活动,于此情形下,清王朝对此做出了内外两个方面的被动回应:即对外联合美国抵制日俄侵略,对内实施东北新政。它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重要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东西部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西南边疆地区依然处在十分落后的发展状况下,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希望工程”、文化下乡等活动相继开展起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正在实施,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探讨民国时期发展云南边疆教育的各项措施及其…  相似文献   

10.
魏光焘担任云贵总督时期,云南中外交涉繁杂。面对出现的教案、界务和铁路交涉,魏光焘均以保全中国利权为主旨,在中外谈判中尽力与之抗争,尽管有些问题并未获得成功,但毕竟对于外国列强的侵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嘉庆、道光年间,西方列强黑云压城,清帝国大树飘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而就在那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阴霾中,一门专门研究中国边疆地区的地理沿革、种族关系、行政与武备等方面的新学术--边疆史地研究也开始了它痛苦的妊娠与诞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随着清帝国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边疆地区普遍出现危机,边疆问题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从近代早期的龚自珍、魏源等名士人到后来的左宗棠、岑春煊、赵尔巽、张荫棠、徐世昌等廷臣疆吏,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提出了筹边改制的种种设想和主张,对清朝政府改变传统治边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各方人士关于筹边改制的具体意见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主张废除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多元化管理体制,通过建立行省,使边疆与内地“联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嘉庆、道光年间,西方列强黑云压城,清帝国大树飘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而就在那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阴霾中,一门专门研究中国边疆地区的地理沿革、种族关系、行政与武备等方面的新学术——边疆史地研究也开始了它痛苦的妊娠与诞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开始统治阶级都将其视为异端,后来又被他们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到了近代,宗教又成为列强对外侵略的工具。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就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之一,而且往往是作为殖民主义的开路先锋而进入中国的。这里所说的洋教是指基督教。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天主教、东正教、新教都先后传入中国大陆。在我国,人们习惯于将基督新教称为基督教,这实际上是狭义的称呼。基督教应该是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总称。在这里我们还是沿用习惯的称呼。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史上,我国的政治和经济都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严重侵略,除此以外,我国的文化也没有避免这场灾难,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进行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传教士传教来完成的,详尽分析传教士的侵略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揭穿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行径。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中国腹地人口剧增,西南边疆相对于西北边疆自然环境更为优越.边疆地区所谓的“闲置”态势成为缓解生存空间的主要方式与选择.在明清王朝缺乏整体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系统规划的背景下,西南边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过渡开发.大理地区历史上是云南边疆较早得到开发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明清以降,是历史时期中央王朝开发的黄金时期.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明清时期国家统治力量的深入及强化,在腹地人口剧增的双重影响下,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直视、反思与应对是后历史时期当有的态度与行动.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所着重讲解的是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不断加剧对我国的侵略,并导致中国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丰富资源 ,使列强把它作为入侵中国的门户和重点地区之一。近代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 ,作为列强侵略工具的教会势力在西南半殖民地化进程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拟对晚清西南各族人民反洋教斗争中保卫边疆 ,捍卫领导主权及加强民族团结 ,巩固国家统一的特点作一概述 ,以期能对今天开发大西南 ,搞好民族团结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起到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12——1919年间,由于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西藏,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危机加深,滇藏、边(康)藏、川藏关系成为影响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决策时的重要因素,并对以后的西藏治理和西南边疆的稳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英帝国主义利用“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企图通过划分所谓的“内藏”、“外藏”,把西藏及其邻近的云南、川边、四川、青海、新疆等纳入它划分的范围,以达到侵吞中国领土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界人民奋起抵抗,尤其是云南、川边、四川地区的地方当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和努力,促使中央政府下定决心抵抗外来侵略、维护领土完整。同时,由于地方利益、集团利益的冲突,云南、四川和川边地方当局的某些措施、行动又对民国初年乃至以后的西藏治理和边疆稳固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构建知识网络,理顺各节关系促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推力,不是来源于中国自身社会运动规律的作用,而是来源于外国列强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对外扩张,广开殖民地的前提下对华侵略的结果。因此,外国列强对华侵略这一知识板块,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主线。这条主线在第一章、第二章中,涵盖了两次鸦片战争整个过程,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节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列强从自由竞争时代到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的要求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