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能+”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智能+”、集成创新、环境动态性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智能+”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探索“智能+”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能+”U型影响制造企业创新绩效,“智能+”U型影响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智能+”与创新绩效之间的U型关系,也正向调节“智能+”与集成创新之间的U型关系。研究结论为中国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地下工程力学综合集成智能技术分析方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其基本模型以及智能岩层控制系统模型等的自适应识别方式进行分析,明确其实际应用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切实提高岩石工程问题的处理效果,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岩石节理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总结了分形理论用于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岩石节理表面几何形态的分形描述,介绍岩石节理的理论分形模型以及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的直接分形量测,(2)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的分形研究,介绍分形节理接触力学的光弹实验研究,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在载荷作用下的演化规律及其力学性质的实验分析研究,断层面分形效应的物理模拟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王芝银教授现为建筑工程系主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岩土数值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客座教授;1997年首批入选陕西省跨世纪“三五人才”.王芝银教授先后为研究生及本科生讲授“高等岩石力学”、“岩土塑性力学”、“结构分析有限单元法”、“土力学地基基础”、“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及程序设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形理论的岩石理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石节理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总结了分形理论用于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研究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岩石节理表面几何形态的分形描述,介绍岩石节理的理论分形模型以及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的直接分形量测;(2)岩石节理力学行为的分形研究,介绍分形节理接触力学的光弹实验研究,岩石节理表面粗糙度在载荷作用下的演化规律及其力学性质的实验分析研  相似文献   

6.
尚彦军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第七届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研究领域涉及工程地质、岩石力学和构造地质等。近年来在风化岩结构力学、西藏东南部滑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岩体风化与文物保护、石油地下储存库工程选址,及现代施工条件下隧道工程地质力学研究等方面有创新,首次提出工程地质分区指标(EZI)、工程方案决策中综合适应性指标(CSI)、风化岩结构力学相关模型等,并得到一定应用。尚彦军通过压汞试验、粒度分析、三轴试验CT实时监测等方法和手段,系统研究了风…  相似文献   

7.
潘城 《科技风》2024,(11):115-117
岩石力学作为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核心学科,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传统岩石力学实验仅能够提供有限的宏观力学参数和破坏特征,无法深入揭示岩石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从而限制了学生对岩石破坏机理的全面理解。因此,引入UDEC数值仿真技术来弥补传统岩石力学实验的不足。通过模拟岩石单轴压缩实验并研究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明确UDEC数值模拟在观察岩石破坏演化过程中的优势。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岩石变形和破坏的理解,还加深了他们对岩石破裂机理的认识。学生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仿真的双重培训,能够从微观角度更好地理解岩石力学特性的差异,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激发科研兴趣。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时代实现数据高效协同已成为建造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为完善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建造的数据协同治理,依托技术,切入业务,探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建造数据协同机理、实现框架及策略。[研究方法]分析了智能建造在引入区块链技术后所产生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借鉴系统工程WSR方法论从多个视角分析了数据协同的机理;构建了智能建造下数据协同框架模型,探讨了数据的上链机制、集成与共享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核心技术的数据协同策略。[研究结论]针对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建造业务低耦合、缺乏特定场景下的“交易协议”和系统研究等问题,提出“机理分析-框架构建-协同策略”的分析框架,为智能建造数据协同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研究牙轮钻头破碎岩石过程中钻头结构复杂,影响牙齿运动的参数多等问题,建立了牙轮钻头接触齿的受力模型。模型分为牙齿与岩石垂向互作用模型和牙齿与岩石侧向互作用模型。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岩石的破碎过程。表明井底和井壁的形成是钻头通过牙齿对井底岩石压入和刮削的联合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曹雨 《中国科技纵横》2014,(22):160-160
岩体力学是介质于力学和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多运用于采矿工程之中。文章在阐述现代岩石力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力学内容,对岩石力学在金属矿山采矿中的应用做具体探讨,深入介绍采矿工程中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运用连续损伤力学的概念把损伤变量引入岩石类介质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脆性动力损伤模型和弹粘塑性动力损伤模型。模型中将损伤、渗流及孔隙率演化相互耦合的有效应力概念引入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传统的莫尔-库仑破坏准则进行修改,给出莫尔-库仑损伤破坏准则。分别对上述两种损伤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应用上述的理论模型对建于岩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各向同性损伤-破坏的问题分别进行了两种不同动力损伤模型的非线性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及其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旭东 《中国科技信息》2006,(9):133-134,138
概述了“机电液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意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概括了国内外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发展概况.从液压系统的高压化、电子器件的灵敏化与智能化、节能增效、软件平台的重要作用、智能机群的协同作业、ER流体技术等6个方面阐述了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加强机、电、液一体化的程度将是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胡斌  唐辉明  刘强 《科教文汇》2012,(30):111-112
岩体由于具有弹性、脆性、塑性和流变性,以及非线弹性、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等特征,目前主要通过岩石实验的方式获得相关的参数来表征上述的岩体性质。文章针对岩石实验课程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岩石力学实验课的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新的培养思路.对从事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笑  董泽稼  颜涛 《现代情报》2016,36(12):111
近年来,由于用户服务需求逐渐向智能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主动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也逐渐成为近几年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导航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开放式服务模式3个方面对我国现有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图书馆智能化信息服务模式,并针对智能化信息服务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下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是离散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离散制造特点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首先从需求设计、生产管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四个方面制定离散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方案,并构建离散制造的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其次以中国23个离散型智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智造潜力、企业协同动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外部环境支持对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起促进作用;在二级指标中,企业知识存量与政府补贴是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玻  彭伟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84-192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企业诊断信息智能采集模型,为服务企业智能诊断系统设计奠定基础。对比分析服务企业各诊断主题现状、流程、存在不足及诊断情报收集状况,为服务企业的诊断构建情报智能采集模型。模型整合诊断信息搜集的基本流程,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来实现服务企业诊断情报的收集、处理、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增加情报采集的协同性与智能性,实现诊断情报知识获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分析,将数据挖掘、特征识别等技术应用在企业诊断信息采集方面是提高企业诊断智能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诊断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探索一种跨组织的智能协同制造、服务模式,旨在为服务经济和"工业4.0"环境下的现代企业整合与协同竞争提供新范式。通过将价值网络、可持续、基于语义Web的智能信息技术和协同创新等理念引入产品服务系统(PSS),提出基于价值网络的智能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VNbISPSS)概念;进而,通过整合扩充商业模式画布和两种价值网络模型建立形式化模型,基于语义Web技术和Web服务资源框架(WSRF)建立语义模型,采用图建模方法建立运行机制模型。最后以XPhone手机的生产服务为例,测试VNbISPSS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决策支持系统难以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多智能体技术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原理,将多个智能体进行有效的综合集成,提出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框架,并建立相应的系统模型,为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汽车智能制造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联动的必要性,提出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联动机制和联动模式,要求加强汽车智能制造课程改革,建立联动的双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企合作方式,并提出汽车智能制造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由此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