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防卫在初民时期为私力救济之至要,成文法发达之前已形成一定规则。东西方早期刑法史对于正当防卫的规定相对比较零碎,至1810年《法国刑法典》与1871年《德国刑法典》正当防卫制度方走向系统化与总则化。开启中国近代刑制改革大幕的《大清新刑律》转借日本1907年新刑法对正当防卫首次做了总则化处理,随后的《暂行新刑律》与南京国民政府两部刑法典都对此保持沿袭,也奠定了中国近代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典与学理根基。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作为一项最古老的辩护制度,历来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对我国和美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借鉴其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3.
“九七刑法”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一大进步,主要体现在: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取消“类推制度”;完善管辖规定,增加普遍管辖原则;放宽正当防卫限度,增加绝对正当防卫制度;保留死刑刑种,严格限制死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的有关问题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较之旧刑法,一方面体现出法律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仍表现出立法考虑的不足。同时,对于针对正当防卫的某些问题的各种探讨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探求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律真谛,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5.
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重大修改。分析新刑法确立的正当防卫制度的内容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从正当防卫制度的历史发展、性质、立法意图及我国社会治安现状等方面来看,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是特殊防卫权而不是无限当防卫或无限防卫权  相似文献   

6.
正当防卫制度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过去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正当防卫制度的有效实施,新刑法对此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文章在比较新旧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规定上的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修改的意义,探讨了如何准确地理解新规定,并对新刑法的修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不仅是正当防卫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且具有积极的社会政治内容。我国新刑法虽然明确了正当防卫的概念,但围绕正当防卫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我国《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对不法侵害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将正当防卫的对象界定为不法侵害行为,而非不法侵害人,以求对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作一个科学的界定,以期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比较我国新旧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经过修改后的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概念更趋规范、科学;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有利于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确立了无限防卫权,强化了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同时也埋下了公民防卫权滥用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刑法强化了人权保障机能。人权保障的思想也成为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之一。当代刑法在罪刑法定、打击侵犯人权的各种犯罪、有利被告原则、正当防卫制度的建立以及刑罚的人性化等方面无不闪耀着人权保障的光芒。但在刑法宪法化、刑法的观念层次、慎重适用死刑、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以及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确立等方面尚需完善,以便更好地闪耀当代刑法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0.
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较之旧刑法,一方面体现出法律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仍表现出立法考虑的不足。同时,对于针对正当防卫的某些问题的各种探讨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探求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律真谛,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1997年新刑法典的颁行,是我国刑法制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刑法典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正,弥补了立法技术的缺撼,使司法实践更具操作性,从而在更大程度上鼓励了广大人民群众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当然,正当防卫制度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对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适用的起因条件、限度条件界定不明确。关于特殊防卫权的规定更欠周密性。这些都不利于正当防卫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试论防卫     
防卫制度,自古有之。我国社会主义刑法所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与剥削阶级国家的防卫制度相比较,具有三个一致性的特点,即是: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护法和守法的一致性。总之,充分认识我国正当防卫的本质和特征,对于正确行使防卫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当防卫制度,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法律规范。区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时防卫,又是一个是十分严肃而重大的课题。本文将对这三个问题,分别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7条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  相似文献   

14.
正当防卫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防卫是公民实现自我权利的一种自力救济手段,是刑法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历来是刑法实践聚讼的焦点。建立良好的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司法实践努力的方向。文章对正当防卫的基本理论及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晖 《培训与研究》2004,21(1):58-61
我国现行刑法强化了其人权保护机能,主要表现为:明确了刑法基本原则;明确并减轻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强化了正当防卫制度;刑罚人道化几个方面。同时我国刑法在人权保障方面也还存着罪刑法定原则有待进一步切实贯彻;刑法分则体系有待调整以突出对公民权益的重点保护,有待建立保安处分制度,有待进一步修正正当防卫制度及进一步限制和减少死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当防卫既是刑法中排除犯罪性的一种主要事由,又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刑法在强化公民防卫权利的同时,也为防止其滥用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行使条件。本文拟结合典型案例,对正当防卫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案例教学法进行探讨,以期让正当防卫制度在刑法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刑法的任务、目的、基本原则和正当防卫的性质及“绝对”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阐述对“绝对”正当防卫制度不能作绝对化地理解与适用,即“绝对”正当防卫仍需适度。  相似文献   

18.
正当防卫是刑法对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中的客观上的危害行为的性质予以确认合法的制度,因此正当防卫行为必须具有防卫意识。偶然防卫因为没有防卫意识且其行为本身没有防卫行为的正当性,因而不是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刑法的任务、目的、基本原则和正当防卫的性质及"绝对"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阐述对"绝对"正当防卫制度不能作绝对化地理解与适用,即"绝对"正当防卫仍需适度.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新刑法中的无限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刑法增设了无限防卫的规定,这一规定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因而必然对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