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经验表明,教百兴则国冢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从国家现代化的战略角度看,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基石,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新时期《规划纲要》要有新思路。制定和实施21世纪第一个《规划纲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重点突出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典范,广东省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需要认真探索国家中长期规划下广东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方向和任务,促进广东教育现代化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继1993年中央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国务院批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我们对《规划纲要》寄予很高的期望值,希望能制定一个具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的行动指南。在此,就制定《规划纲要》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上发表了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强调了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或《纲要》)的重要性,并提出:中国应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列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现代学校正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历史经验表明,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从国家现代化的战略角度看,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基石,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之后又一个全面规划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政策文件,也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第一个全面规划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的实施与落实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1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上发表了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提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1月7日,舰划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2020年前的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绘制蓝图。这次公开征求意见,既体现了本届政府对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我国公共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规划纲要》制定了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规划纲要》还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为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足见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宏伟目标。《纲要》强调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的指标,吹响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冲锋号,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纲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出发,绘制了我国未来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2010年,国家财政安排5.5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国培计划。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的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4.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决策。教育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基础、国家强盛的基本动力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制定《规划纲要》,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规划纲要》制定了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规划纲要》还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为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足见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自2009年1月7日正式启动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规划纲要》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的全面规划和部署。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更是给全国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海 《生活教育》2011,(7):26-2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现代化是广受社会各阶层关注的一件民生大事。在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从根本上讲,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纲要》制定工作,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努力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的《规划纲要》。为此,教育部在前一阶段征求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方案已经启动,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强调这是本届政府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众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