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名的插图画家当中,除了英国的约翰·弗拉克斯曼以外,还有法国的居斯塔夫·多雷(1832-1883)。多雷不仅是19世纪最成功的插图画家,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插图画家;他为拉伯雷、巴尔扎克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所作的插图使他一举成名,而他为《圣经》以及但丁、弥尔顿、塞万提斯等人的作品所作的插图,从此也成为插图界无法超越的巅峰。他所领导的创作室在19世纪后半叶几乎左右了整个插图版画工业,在他短暂的51岁的生涯中,他一共制作了四千多种版本,十多万幅金属版和木版插图作品。1896年,当美国芝加哥艺术协会举办他的画展时,有150万人涌入画廊参观,其创作力之旺盛和当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本有精美插图的读物往往能给读增加阅读的兴趣,从这一点来说,优秀的插图画家值得人们尊敬。约翰·弗拉克斯曼就是这样的一位插图画家。其实,弗拉克斯曼在艺术领域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留在世上的除了绘画作品以外,还有许多雕塑作品,特剐是纪念碑的雕刻,只不过他为《伊利亚特》、《奥德赛》所作的插图随着书籍的广泛传播更加使他的名声选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印度妇女像     
克里马申是前苏联著名水彩画家、插图画家,原《星火》杂志美术主编。他的水彩画和插图作品发表于杂志上,五十年代流传到中国,一时成为美术界非常受欢迎的作者。他的画作风格潇洒,重笔意表现,色彩洗炼而生动,多局部渲染加以表现力较强的细小笔触点画勾染,给人以轻快诗意的感觉。1953 年北京十大建筑的筹建中,建造苏联展览馆(现已改名为北京展览馆)时,他以美术设计师的身份曾来中国。在北京和其它地方画了许多水彩画,如《宋庆龄》、《北京图书馆》、《西湖游船》、《铜狮》等,很受群众喜爱。他访问过印度等国,画过印度的古堡、妇女、歌舞表…  相似文献   

4.
郝岚 《世界文化》2010,(4):24-25
福尔摩斯原型 柯南·道尔1859年5月22日出生在爱丁堡,他的祖父是广受欢迎的漫画家,叔父们也都是名人:都柏林的国家美术馆馆长、英国著名杂志《笨拙》的设计者与插图画家等等。但是他的父亲是个不走运的公务员,沉迷于酒精。因为这个家庭的贫穷,柯南·道尔早期在家中接受教育,由母亲玛丽来教他。  相似文献   

5.
纽约新影像     
于涛 《世界文化》2011,(1):17-19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10年9月举办了四位摄影师——罗·艾斯里兹、伊莱德·拉斯瑞、亚历克斯·普瑞格和阿曼达·罗斯-胡的联合摄影展,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1年1月。他们从永不枯竭的影像库——印刷媒体和电影中捕捉拍摄素材。艾斯里兹直接对已经出版发行的商业图片进行重新编辑拍摄,如他负责编辑的杂志中被撤换掉的插图。拉斯瑞的工作就是和图片打交道,  相似文献   

6.
假日     
假日〔美〕波特哈斯特许多著名的美国画家均来自辛辛那提,波特哈斯特(1857—1927)就是其中之一。波特哈斯特属于德国血统。在他从事绘画之前他的固定职业是插图画家。他的作品是强烈的墨尔本风格和印象派绚丽色彩的混合体。他出国学习三年,部分时间在巴黎度过...  相似文献   

7.
雨果创作的崇拜者都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在巴黎孚日广场的雨果博物馆里展出了这位作家的许多画。有些是他在旅行期间所作的钢笔画和水彩画的草图,也有为自己的《吕伊·布拉斯》、《街头与林间之歌》等作品作的插图。但在1921年开放的雨果博物馆里保存的画远非这位作家的全部画作。目前在巴黎小皇宫博物馆里展出国立图书馆收藏的雨果的画作。展出的有这位作家的三百多幅画。这些画不仅是他的作品的插图,而且仿佛是他表现在绘画形式中的思想。展览会的组织者筹备、出版了雨果的画册,内有三百六十二幅插图和内容丰富的说明部分。  相似文献   

8.
黄秀敏 《世界文化》2010,(10):21-23
温斯洛·荷马于1836年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在家里三个儿子中排行老二,母亲是颇有才华的业余水彩画家。19岁时,荷马给一名商业石版画家当学徒,其后在波士顿和纽约做自由插图画家。1857年,他拒绝了《哈勃周刊》提供的全职工作,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荷马接下来的插图生涯持续了数年,当时正是市场快速膨胀,需要大量插图画家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当代水彩画坛上享有盛誉的画家弗林特,出生于苏格兰,自幼受父亲(水彩画家)熏陶,酷爱色彩绘画。中学毕业后,他在石印公司当学徒,工余时间进艺术学院学习,1907年起为文学名著绘制水彩插图,由于作品精湛,备受欢迎,一跃成为一流插图画家。1913年,他加入皇家苏格兰水彩画家协会,并凭借当年《阿瑟王之死》一书中的插图获巴黎沙龙银奖。弗林特1914年被皇家水彩画协会吸收为会员,1933年成为皇家美术院院士,1936年被推为皇家水彩画家协会会长,1947年受封爵士。弗林特是一位专门擅长人体水彩画的画家。他多数构图是在海滨、河畔风景中加上一至二…  相似文献   

10.
《出浴》     
在英国当代水彩画坛上享有盛誉的画家弗林特,出生于苏格兰,自幼受父亲(水彩画家)熏陶,酷爱色彩绘画.中学毕业后,他在石印公司当学徒,工余时间进艺术学院学习,1907年起为文学名著绘制水彩插图,由于作品精湛,备受欢迎,一跃成为一流插图画家.1913年,他加入皇家苏格兰水彩画家协会,并凭借当年《阿瑟王之死》一书中的插图获巴黎沙龙银奖.弗林特1914年被皇家水彩画协会吸收为会员,1933年成为皇家美术院院士,1936年被推为皇家水彩画家协会会长,1947年受封爵士.  相似文献   

11.
根深才能叶茂齐康今年全国政协开会期间,我和张岂之委员同在教育界一个组,他送给我由他主编的《华夏文化》杂志。我在赴会途中的汽车上,在会议间隙期间翻阅了杂志上的文章,觉得十分高兴。这是一份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性杂志,它的内涵较深,外延较广。出版这种...  相似文献   

12.
1925年,正值诗人里尔克50岁的生日。里尔克昔日的好友,为托尔斯泰作品插图的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向他发来了贺信。画家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大儿子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并说他这位已经成为俄国知名诗人的儿子是里尔克“最热烈的崇拜者”。就这样,两位诗人开始相识,并互通了书信。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信中激动地表达了对里尔克的崇拜。  相似文献   

13.
著名肖像画《莱卡米埃夫人》的作者热拉尔(1770-1837)是法国画家,出生于罗马,擅长肖像画。他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大卫的弟子,大卫曾帮助他获得为维吉尔和拉辛的作品做插图的委托。1795年,热拉尔展出了当时盛行的、带有伤感情调的画作《贝利萨留背负被蛇咬伤的孩子》。贝利萨留是罗马晚期(拜占廷)查士丁尼在位时的名将,战功赫赫,晚年双目被查士丁尼弄瞎,被迫沿街行乞。这幅作品虽然画得很出色,但顾主寥寥,  相似文献   

14.
正《艺苑朝华》是鲁迅编辑的一部以版画为主的外国美术丛书。鲁迅的一生,除了创作和学术研究,就是志在引进刚健质朴的文艺,达到改变国民的精神的目的。而版画,则是这种刚健质朴的文艺的一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鲁迅对于版画,一向是情有独钟的。幼年时,他曾用一种荆川纸描摹书上的插图,乐此不疲。这些插图,实际是一种较为粗糙、简易的版画。在北京教育部当公务员期间,他又花费了很大的力气购买汉画像、瓦当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纸的故乡,印刷术的始祖,使用木刻作为印刷工具,大约从中国唐代就开始了:明代中后期,中国刻书业兴盛,版画作为刻书的插图已然美轮美奂,并出现不同的流派和杰出的刻工;然而,木刻版画从刻书业分离出来,成为中国美术的一个分支,还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独具慧目,从外国引进木刻版画艺术,他大力倡导中国木刻版画。  相似文献   

16.
很难说英国或任何其它地方曾有比萨克雷更伟大的著名小说家杰出的小说家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在25岁那年断定自己是彻底失败了。遵照他母亲的吩咐,他曾试学法律,但觉得太枯燥,实在学不下去.他自己想做的事倒有一件,可是也失败了,因为尽管他渴望成为一名画家,但是他为查尔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画的插图却被该作家退还  相似文献   

17.
“我对自己即将选择的绘画主题已经胸有成竹,那就是真实,具体的美国主题——丝毫不掺杂外国的东西。”这就是美国著名画家N.C.(纽厄尔·康弗斯的缩写)韦思在1903年为自己所确定的终生信念。其后,他矢志不移,逐渐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插图画家。韦思在1945年去世以前,先后为斯蒂文森所著的《金银岛》、笛福所著的《鲁滨孙漂流记》和其它一些文学名著以及当时许多通俗小说画过插图。韦思之子安德鲁现年70岁,具有其父那得天独厚的想象力,由  相似文献   

18.
结识克里斯多弗·里夫是在他一跃就能跳过高楼大厦的时候。那是1977年,他25岁,正在拍摄影片《超人》——一个会使他成为全美国人的偶像的角色。当时我是一名摄影师,为杂志拍名人照片,为电影拍剧照。在为《超人》拍摄剧照期间,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演员。但是,我并没有想到他会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已发表的作品在生前被编纂出版的作家可谓凤毛麟角,京特·格拉斯就是这些罕见的例外之一。新出版的他的全集分为10卷共计6488页,除了这位60岁的作家的著名小说外,还包括他的诗歌和戏剧。这些作品都备有完整的注释,对作者独特的表现风格和新创造出的词汇也作了解释。格拉斯先生不仅以小说驰名,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插图画家,铜  相似文献   

20.
姜德明 《寻根》2001,(5):52-53
1943年,徐昌霖等在重庆主编了一本艺杂志《天下章》,第5期上刊有张静庐先生撰写的《灾梨室散记》。其中“《译》二三事”和“《鲁迅日记》之谜”两节讲的是他1936年担任上海杂志公司经理时发生的事,都与鲁迅先生有点牵扯。《译》杂志原由鲁迅、茅盾主编,后交黄源主编。据张氏称刊物虽好,每期仅发行3000至5000册。出版一年后,生活书店拟换主编,鲁迅先生不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