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燕 《新闻前哨》2013,(10):75-76
讲述类栏目最初出现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其内容宽泛,问题尖锐,吸引了不少关注。后来,这种形式被报纸借鉴。诞生了情感讲述专栏。以湖北地区为例,《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这些专栏一办就是好多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2.
韦祖伟 《新闻窗》2008,(6):43-44
当前,时评正成为各种媒体树立社会公器形象、争夺读者的有力武器。一些传统严肃大报开设有时评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开设有时评专版,如《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走大众化、市场化路线的都市报更把时评当作步入主流媒体行列的重要手段,纷纷创办时评专版或专栏,如《南方都市报》多的时候每天就有三个时评版,包括“社评”、“个论”(“众议”、“专栏”)等。不仅如此,时评版在众多报纸中的版序还比较靠前、位置相当醒目,深受读者欢迎。另外,几乎所有的综合性网站都开设了时评频道。时评影响范围的大大扩展,给时评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表现舞台。  相似文献   

3.
何志武 《新闻与写作》2004,(9):39-40,44
随着1997年北京青年报开设“情感·口述实录”专栏及其主持人安顿于1998年出版《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实录之一》,全国新闻媒体似乎吹响了“隐私倾诉”的号角,百余家报纸纷纷开设了相关栏目(专版)。一时间,隐私倾诉成了报纸竞争的法宝,成为都市报竞相采用的新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4.
《温州都市报》“昨夜最后消息”专栏,是该报前身《温州侨乡报》1996年开办的栏目。开办十余年来,该栏目一直保持着密集的频率,奉献给温州读一篇篇鲜活有趣的新闻,受到了读和新闻同仁的好评,成为该报的“拳头”栏目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市民报情感倾诉专栏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新闻前哨》2006,(4):25-26
在目前热销的市民生活报上,流行着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它们被统称为情感倾诉栏目。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像几年前广为人知的《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节目。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纷开辟情感专栏。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市民生活报。如大打情感牌的《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专栏,湖北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6.
纵观武汉报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办报现象:自去年《楚天金报》率先推出“真情倾诉”专栏以来,不少媒体竞相仿尤,纷纷推出相关栏目,情感倾诉类的专副刊在武汉报界风行一时。 然而笔者在与不少读者交流时,他们更多地是称赞《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蛮好看”、“读起来过瘾”,而且不少读者专  相似文献   

7.
顾晨白  廖慧平 《新闻世界》2004,(6):43-44,42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南方都市报》体育新闻版在版面及栏目设置、报道信息的选择等方面正逐步走向成熟,其重大赛事的特色报道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独具匠心的专栏专版也深受读者欢迎,本文主要对《南方都市报》体育新闻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余丽蓉 《新闻前哨》2004,(11):41-42
以某位编辑或记的名字命名一个专栏或栏目,正在成为时下新闻媒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进行创新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仅以武汉地区报业为例,就有《楚天都市报》的经济专栏《龙女看市》、寻医问药专栏《寻呼方琳》,武汉晨报的舆论监督专栏《王浩峰的眼》,《武汉晚报》的知名个人专栏《范春歌工作室》及其民生新闻、服务新闻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传媒、不同的权力监督机构,如何通过相互问的协作与互补,实现舆论监督效果的最大化?对于这个“不等边”的多边形,《温州都市报》、温州电视台、温州新闻网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四合一”的合作尝试,在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磨合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如今,无论《温州都市报》的“代表在线”专版,还是温州电视台的“实事面对面”栏目,都在受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2006年1月份,《温州都市报》的“代表在线”已经刊出106期(包括特别节目),温州电视台的《实事面对面》也已经播出120期,而由《温州都市报》就某个话题在网络上由人大代表与读者直接交流的内容,就有六十余个。这几个栏目在运作期间,  相似文献   

10.
贝骁 《军事记者》2003,(5):41-42
从今年1月1日起,解放军报在一版开设了《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这一专栏一推出就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有读者来信说, 《绿色快报》专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官兵,增加了信息量,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可读性,较好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 《绿色快报》专栏每季度组织一次评奖。第一季度该栏目共刊稿37篇,经评委会投票评比,评出一等奖1篇、二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传媒竞争风起云涌,读者,观众看的如痴如醉。从本期起,我们新辟《传媒风云》栏目,给读者和传媒同行提供了解媒体的一个窗口。首先登场的是被称为“都市报领跑者”的《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2.
过去,武汉报业价格战一直是降价战。2008年,这一切成为历史。8月6日,武汉5小报统一行动,将零售价由0.5元提至1元,订阅价也相应提高。这次提价,没有谁“一声令下”,但竞争对手们“心有灵犀”,先是8月2日《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通告读者,文章内容不同但标题相同——《艰难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走过》,颇为煽情,难言之隐,一气倾诉。  相似文献   

13.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民事权利的法律宝典。“小”案例连着“大”民生。为让《民法典》更好地走到读者身边、走进读者心里,《光明日报》开设《问答民法典·以案说法》专栏,通过生动的典型案例和深入浅出的专家解读,把《民法典》这一鸿篇巨制“掰开揉碎”,将法理人情娓娓道来,让公平公正更加可触可感。本书是在该专栏基础上精选、提炼并加以充实而完成的,解读了老百姓关心的民法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者》2012,(2):17-17
《中国记者》“封面专题”是具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的专栏,它紧密跟踪、研究新闻界热点、难点报道,以达总结、交流、提升之功效,是杂志的“重头戏”,也是备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喜爱并踊跃投稿的栏目之一。为将此栏目办得更好,进一步发挥其品牌效应,本刊自2012年第1期起与《温州都市报》合办此栏目。  相似文献   

16.
情感倾诉栏目怎样迎合受众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孙畅 《新闻传播》2006,(8):15-15,18
情感倾诉类栏目是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由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报纸书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兴盛一时。1935年7月萧乾接手《大公报》副刊,特辟书评专栏,得到当时众多书评家的支持,这成为《大公报》副刊的特色栏目,也成为书评栏目中的“翘楚”。新中国成立后,书评常常是报纸副刊上偶尔设置的一个栏目,很少能够“一以贯之”;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书评只是政治的传声筒、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当代,《南方周末》的《阅读》、《汇报》的《书缘》、《新京报》的《书评周刊》等都拥有了定期的专栏,总结其经验、探讨其不足,对于繁荣书评,营造“书香”社会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冰点时评》看时评写作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梁伟 《新闻记者》2003,(11):12-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眼下的时评专栏,可谓再贴切不过了。大小报纸纷纷开辟以“时评”为名的评论专栏。其中办得较为出色、影响较大的包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文汇报》的《文汇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等。这些时评栏目深受欢迎,一改以往新闻评论少有读者问津的局面,从而发挥了新闻评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如果要探讨这股时评热潮,我们就无法绕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专栏。《冰点时评》是这股时评热潮的开先河者,后来许多报纸的时评专栏大都以之为模本,从栏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报业界,关注民生,迅速连接新闻信息的“热线报道”成了很多媒体夺取竞争高地的重要手段。几乎各家报纸都开设了“热线新闻”报道或“报料新闻”专栏、专版,以此架起一座与读者联系的重要桥梁。几年前,《汕头特区晚报》也开辟了“读者来电”专栏。这一改革措施,一下子拉近了报社与读者的距离。有力地推动了办报人与广大读者的互动,使报道在社会的影响更迅速、更广泛。  相似文献   

20.
阎兆伟 《记者摇篮》2007,(7):116-116
《辽宁老年报》今年伊始,在一版编辑的策划下,开设了《不得不说》新的时评专栏,该专栏由我主笔,发表署名文章。该栏目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对社会上发生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