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合理地选择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放慢其物理实验过程,利用屏幕重现其物理现象,可以增强物理实验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可采取用电教媒体放慢和记忆实验过程和现象;先演示物理实验,再用电教媒体动画演示实验;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变宏观物理现象为微观物理现象;模拟实验,突破时空限制等方式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做到符合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得当,要充分认识到电化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而是对物理实验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2.
如何上好实验课,增强物理课的实验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是物理教师经常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加强实验教学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一、电教手段可以增强物理课的实验效果。 1.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度。高中物理实验的演示实验,大多数都有比较好的实验效果。也有一些实验,由于某些条件的制约,能见度非常小,学生在课堂上不容易看清整个实验过程和现象。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相似文献   

3.
单根导线切割磁力线的演示实验,直观简单,但效果不明显,若采用线框做此实验可提高指针的偏转角度,但产生的感生电流方向又不便于学生理解。为此笔者自制了演示电表附加器,使单根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感生电流放大,提高了演示效果。l工作原理由两只同型号、同参数的锗三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活动的兴趣。通过电教手段的模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可以弥补实验不足,增强实验演示效果。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展现微观世界,优化实验教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电教媒体的模拟作用物理教学中有些演示实验做起来很麻烦,也有些即便可以做出,但效果不理想。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模拟实验,既节省时间,又增强了演示的效果。如利用幻灯、投影模拟“波的干涉条纹”。分别在两张明胶片上各画一组相同的同心圆,然后放在投影仪上,让两张明胶片相对运动,就可模拟出波的干涉现象。再如“电流的形成”“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等都可通过模拟演示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二、电教媒体的再现作用电教媒体是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存储和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把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存储,以便在今后的…  相似文献   

6.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把光、形、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其生动、形象和强大的感染力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趣味盎然,极大地调动了学和教的积极性。 1 精心设计、巧用仪器、提高演示效果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而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起重要作用。成功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途径,是揭示物理规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中,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是一教学重点,采用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亦能完成教学任务,但现象不明显.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使用自制的电教仪器,巧设投影片,组合电教软件,把演示实验全过程展现在屏幕上,扩大学生视野,实现边演示边讲解,以可靠的实验事实得出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8.
当前,课堂教学的结构与形式已冲破了传统的框架,各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颖教学形式在教改中不断产生,电化教学以它特有的功能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演示实验是帮助我们传授和深化基本概念与定律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由于采用了电教手段,使演示实验的现象更明显,规律更直观。例一:初三物理教材中P39图2-8自动控制电路。原理:利用日光灯起动器中动触片受热时弯曲的现象说明双金属片的构造和热学性质。由于动触片和静触片的结构太小了,对这一动作的过程同学们基本上看不清讲台上老师在做些什么(实际上是老师自己做给自己看)。我利用高亮度投影仪将起动器的动触片和静触片进行局部放大,为了能获得足够大的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中,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是一教学重点,采用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亦能完成教学任务,但现象不明显。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使用自制的电教仪器,巧设投影片,组合电教软件,把演示实验全过程展现在屏幕上,扩大学生视野,实现边演示边讲解,以可靠的实验事实得出实验结论。1 课前准备电教软件的设计与制作11 引入课题的实验设计引用前人在实验研究电和磁之间关系的实例,并按前人的实验方法重现当时情境。科拉顿由于“跑”而错失良机;安培由于“坐”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对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进行了充分利用,尝试运用电教媒体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突破初中物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运用实验与投影相配合,突破难点有些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效果不佳。为提高演示效果,我们将投影与实验相“嫁接”。具体做法是:将投影仪倒转90,再加一块平面反光镜,将演示实验投射出去。这比直接演示实验可见度更大,效果更好。例如,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教材中的难点之一,仅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往往理解不透,印象不深。我们投影演示了一个小实验:将底部削得很光的石蜡块与烧杯底部紧密…  相似文献   

11.
1.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整合。 1.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2.
演示实验是中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表演和操作示范,并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由于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示范性,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因而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电教手段引入演示实验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数学效果。 1 利用电教手段指示观察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电教媒体在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益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一、展现微观现象.提高演示效果 电教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机、投影仪、摄像机、录像机、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传统教学中许多演示实验可见度很差,在普通条件下学生不容易甚至不可能观察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验的效果.利用投影仪和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成人中专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用演示实验激发学员的积极思维,是教学中的关键,如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时,我们可先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个发现在以后生产技术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地介绍一下,而后引入课题作演示实验: 实验一: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流。如图:  相似文献   

15.
汪木林 《物理教师》2008,29(5):29-29
在图1所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就增加(或减少),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通过该实验演示,就可以得出磁也能产生电,而且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生电流.该实验中演示电流产生的实验装置是编号为J0403的教学演示电流表,演示该实验坐在稍后面的学生就看不清电流表指针的摆动,近视眼学生更看不清.如何让每个人都能看出电流的产生呢?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实验方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运用电教媒体信息技术,能把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恰当运用电教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可以展示细小、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剖析微观世界,使抽象物理概念形象化,有效的提高实验现象的清晰度和物理教学的效率,使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职业高中物理教材“电磁感应的研究”这一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介绍法拉第的实验,抓住磁通量的变化这一知识主干,引导学生总结出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线圈中就会产生感生电流。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  相似文献   

18.
刘艳香 《成才之路》2010,(18):I0017-I001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9.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通过提高实验的可视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增强设计的激疑性、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面改进演示实验,从而使演示实验获得最佳效果,使物理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规律、定律等都通过实验而获取。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从课堂获取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些更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之所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一线教学实践,谈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能力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为学生演示,把所要研究的物理规律和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时需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