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高校“课堂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课堂冷漠"已经成为了阻碍大学教学质量提升、阻碍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一块绊脚石。它带来的种种消极后果,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堂冷漠"已经成为了大学不能回避的伤口。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课堂冷漠现象的表现、危害、成因以及矫治方法,得出了必须从学校与学生两个层面共同出发来应对"课堂冷漠"现象给大学教育带来的"明伤"与"暗伤",减少"课堂冷漠"对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反映出"关心冷漠"的现象,对周遭事物均表现出一种冷漠的状态,这会阻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飞速发展。本文通过"中国梦"对转变大学生"关心冷漠"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出几点转变大学生"关心冷漠"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学校教育这一维度,分析了"教育冷漠"现象的成因,重点提出了避免出现"教育冷漠"现象的措施,即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关怀"、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与适当开设生命课程等.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器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涟漪,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王家高 《学子》2014,(9):68
正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入,对中职生采取经济补助措施,以及席卷全国"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矛盾,使中职教育的发展如雨后春笋,焕发活力。在校生数显著增加,生源质量差、学生行为习惯差,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情感冷漠,给班主任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要健全沟通机制,优化师生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为避免出现"教育冷漠"现象,应当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即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关怀"、不断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与适当开设生命课程。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评《职业学校"管理代替教育"的现状评析》(2015年第5期,作者:刘景忠)管理和教育的对象其实不只是学生,同样也包含教师。一所学校一味地强调管理,将学校工作完全托付给制度,忽略了教育的人性化和人文化,教育工作就成了程序的运行,变得冷漠、缺少人情味。教师感受到的冷漠将会不自觉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导致教育的缺失。教师和学生需  相似文献   

8.
尼尔·诺丁斯是"关心伦理"的代表人物,她认为"关心伦理"是基于"关系"、"能力"的理论,主张学校要以关心学生为首要任务,用"关心伦理"指导学校道德教育。从诺丁斯"关心伦理"的视角,教师要把关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认识到关心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工作中,教师要提高自身关心素养,展现人格魅力,然后以此为基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让学生成为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知识、关心物质世界的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学生同伴关系中出现了冷漠心理,主要表现为: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不愿与他人交往,不关心他人等.造成冷漠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文化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教育影响和学生自身因素等.消除和改善冷漠心理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学校的指导作用,家长要注意自身对孩子的影响,学生自身积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关心学生,这是实现"学会关心"教育的关键环节.主要论述"学会关心"教育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会关心学生的几个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育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关系,是一种生命共在、相携成长的关系。它强调师生生命的关怀与保护,尊重与欣赏师生生命个体的自由表达,注重师生生命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通,追求师生生命的相互创造与共同成长。在师生角色方面,要由教师单一主体性走向师生主体间性;在教学方面,要由教学预设走向教学生成;在师生情感方面,要由淡漠走向互相关心;在师生交往方面,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大学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前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师生关系淡漠化、表面化、功利化。后现代主义教育家关于师生关系的新理念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重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应该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角色,改变课堂活动模式,使用多种方法通过课堂教学重塑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让教师诗意地栖居在教育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有的对教师生存状态与生命关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调查、心理分析和专业发展三种研究取向上,出现了关怀学生多,关怀教师少;关怀教师“类”生存多,关怀“具体的人”少;从单一方面关怀教师多,从整体上关怀教师少的问题,没有提升到教师生命的高度关怀教师的生存状态。理想的教师生存状态应该是“诗意地栖居”,而“诗意地栖居”是教师自由的栖居、创造的栖居、精神相遇的栖居和自我超越的栖居。  相似文献   

14.
网络教育中的情感淡漠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育以其丰富的资源和超越的时空,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由于师生时空分离而导致情感淡漠的问题,这种倾向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的塑造是极其不利的。我们在实施网络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网络学习中的情感淡漠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大学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前,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师生关系淡漠化、表面化,功利化。后现代主义教育家对现代社会教师的作用和师生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们关于师生关系的新理念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重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教师,作为大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改变课堂活动模式,使用多种方法通过课堂教学重塑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自由具有正当性,但自由是有限的。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自由也是有限的。其伦理学依据表现为:自由原则不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原则,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制度对自由起着限制的作用,自由会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恐惧自由”心理的作用,自由原则的应用有特定的范围。就学生而言,义务教育的强迫性表明儿童自由是有限的,学校对教学秩序的需求,控制了的教育环境,学生一些要求的“无理性”,以及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组织的活动决定了学生自由的有限性;就教师自由而言,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殊性.教育考试制度和教师特殊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自由的有限性;就家长而言,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家长没有选择的自由,在子女就学的学校选择中不少家长的自由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对教育领域中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自由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弄清楚在哪些地方允许自由,在哪些地方则应当对自由作适当的限制,不能将自由的概念用错地方,“在不应当给予自由的地方给予了自由,而在应当给予自由的地方又往往不给予自由”。  相似文献   

17.
“主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哲学概念,可以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层面来理解。对于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师或学生,而应从整个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对师生关系作全面的考察,从而形成科学的语文“主体”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研究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对校本教育科研不够重视,没有建立校本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师对校本教育科研的认识参差不一,许多教师存有错误认识或认识模糊;影响教师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没有时间精力、缺乏研究经费、缺乏研究资料、缺乏研究方法知识以及思想不重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发表论文在性别、学历、任教学科和学校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教龄和职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与学校领导态度、学校教育科研制度以及教师的教育科研知识技能有显著性相关,而与教师对待教育科研的态度无关,我国的校本教育科研目前是一种"制度推动型校本科研"。  相似文献   

19.
影响教师评价学生的因素探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教师评价学生的因素,主要有学校考核制度、家庭关系和心理素质。要从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与教师自身方面人手,提高教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失向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功利性、道德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与模糊论、社会冷漠和传统道德的流失、各类心理问题引起的道德危机等方面.提出了道德导航的措施,包括高校德育教师应按照道德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灌输",促进其道德"自省",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增设"心理课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