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哈萨克语继承和发展了古突厥语,尤其体现在语音方面。在古突厥语和哈萨克语中有一种独特的语音现象,或在词根与词尾相连时,或构成新词时,在一些词根和词缀中间会出现"-y"、"-n"、"-s"等音素,因为这些音具有明显的过渡作用,我们命名为"增音"。本文通过探讨古代突厥文献语言和哈萨克语言中的增音,旨在分析哈语中增音的来源并阐述其在哈萨克语词中出现的两种情况。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增音在哈萨克语中由来已久,基于古突厥语发展而来,在构词和保护语音形式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语言自产生之后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逐渐变化发展的。现代哈萨克语是继承和发展古代突厥语的结果,是在古代突厥语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哈萨克语在文字、语音、长元音和辅音音位,以及名词语法范畴的数和格等方面与古代突厥文语法相比,都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语文学是广义的哈萨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哈萨克族主要是以突厥语系的克普恰克部为核心,融合了在此之前欧亚大陆的斯基泰人和在此之后的蒙古人形成的。哈萨克语可以分为阿尔泰共同语、上古突厥语、古代突厥语、中古突厥语和近现代哈萨克语五个时期。关于古代突厥语及其碑文的研究,已经构成哈萨克语文学的一个单独分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古代突厥语、察合台语及现代维语这三大语言时期谈及人称词尾“■”的使用情况,“■”在现代维语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多种语法意义以及构词和词性变化上的作用,说明词尾“■”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词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古代突厥语、察合台语及现代维语这三大语言时期谈及人称词尾"( )"的使用情况,"( )"在现代维语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多种语法意义以及构词和词性变化上的作用,说明词尾"( )"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词尾.  相似文献   

6.
古代突厥语方言研究(五)--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ǒ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1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5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ji方言”、“shi方言”、“z方言”、“混合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7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7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古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l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等5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3方言”、“δ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7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突厥语词典》的记载,并参考碑铭文献、回鹘文出土文献及现代诸突厥语言的材料,本文将“古代突厥语”划分为“原始突厥共同语”(2世纪以前)、“前古突厥语”(3-6世纪)、“上右突厥语”(7-12世纪)、“中古突厥语”(13-5世纪)、“近古突厥语”(16-18世纪)等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前古突厥语”时期的突厥语分为“r音化语言”和“d音化语言”两种类型;“上古突厥语”时期,“d音化语言”进而分化、演变为分化型的“j方言”、“dЗ方言”、“Э方言”、“z方言”、“混杂方言”和混化型的“n方言”、“h方言”等七种类型。现代突厥语族诸语言则是在“r音化语言”及上述七类方言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印欧语系中西日曼语的一支。现代英语是分析性的语言,而古英语却是高度综合性的语言,与其它的印欧语相比,现代英语的词尾屈折变化最少。本拟就英语词尾屈折变化的发展过程作一探源,并以名词、动词为例,比较了现代英语同古英语、中古英语、早期现代珠词尾屈折变化特点,旨在揭示语言由综合到分析、由词形的多变化到无变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语“与格”是在语言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格”,对其运用规律,有必要进行研究.所谓“格”是一种语法范畴,即“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名词、代词等在语言结构中同其他词的种种关系.”本文试图对哈萨克语“与格”在语言结构中与哪些词有关及其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语量词与形态之间有密切的制约关系,从形态学角度能够分析出量词的演变构成及分类情况。本文对哈萨克语量词的发展演变及构成作了分析,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推动突厥语族语言形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语音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与哈萨克语尤其如此,研究其语音演变要从早期阿尔泰语时期开始研究。本文首先探讨现代哈萨克语中的部分词语在古代文献中的形式,然后将它们与现代蒙古语中的相关词语进行比较,确定现代蒙古语与现代哈萨克语中的语音D所构成的语音对应关系,从而判断蒙古语与哈萨克语部分词语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吉尔吉斯(我国称柯尔克孜)语与古代突厥语均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今天认为,现代吉尔吉斯语正是由古代突厥语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发展而来,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形态。主从复合句是句子的一种特殊构造.通过将现代语与原始语在主从复合句上的形态与意义上做一对比,有助于我们总结现代吉尔吉斯语演变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加深对现代吉尔吉斯语句法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突厥语大词典》中记载的语言为对照基础,对哈密方言中保留至今的古代语言现象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做一分析,为描述维吾尔语的发展过程和注释一部分古词语提供重要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17.
词尾“然”是上古就有的词缀,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朱子语类》中,后缀“然”不仅构词数量多,而且活动能力很强。文章调查了词尾“然”在《朱子语类》中的使用情况,并从发展的角度,对“然”作了历时梳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生”;“咱、者”;“每、懑、们”;“行、则个、价”等为示例,从近代汉语词尾的演变探讨了近代汉语的发展演变在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中所起到的桥梁和过渡功能。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是粘着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哈萨克语和汉语构词法都有附加法和复合法等构词方法,都有表示爱称或亲昵意味或小而可爱的词缀,都有多生词尾构词法。不同的是两种语言构成名词的词缀位置不同、术语名称不同,对语言和谐的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20.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特有的句式,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哈萨克语里没有与"是"对应的特定词,"是"字本身在哈萨克语的对应形式因不同的情况而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是"字句在哈萨克语中的对应表达做一分析,以期对汉哈互译及语言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