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在备课、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首先要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本身在课前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深入地挖掘文本,准确地把握文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对话,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张自珍 《甘肃教育》2014,(16):86-86
正教学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课堂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师生和生生之间在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那么,怎样才能在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精心的"预设",应该为"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课前生成"是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自行解读文本、提出疑问并形成文字以备课堂研究探讨。所谓"有效利用"是指教师根据这些课前生成的教学资源准确地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预设;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前生成"资源有效解读文本,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充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教学细节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艺术地处理好教学细节,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习惯的养成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教学细节要靠教师课前精心预设,挖掘教材的潜在信息、情感基点、延伸文本的知识容量;要精雕细琢教学过程,将预设问题、预设争论融合在处理细节的课前预设中。除了课前细致入微地预设外,教师还应学会在教学实践中捕捉"课堂意外",在耐心倾听中、在纠错提升中捕捉细节。只有充分聚焦于课前、课上的每一个细微和关键之处,才能真正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断地交流、互动、对话、碰撞而产生知识,产生智慧的过程.课前预设教学方案固然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灵动的生成性资源而难以按部就班.  相似文献   

6.
《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教师对教学细节得当的处理,定会使课堂变得灵动而精彩,充盈着生命的个性与张力。一、潜心研读,追寻文本的张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文本,把文本反复咀嚼品味,发现文本中精妙之处,课前才能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上课时方能得心应手。同一个文本,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理念中,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生成性的效果。生成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要让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就得注意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时,所创设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能拓展思维、多角度初识文本;课前备课为学生预设问题要留有余地,课堂上以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发问,拓展思维;课后要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上升为某种语文素养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正>一、要有"文本意识",才能有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解读语文教材文本,这是备课最关键的前提。所谓"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所谓"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有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或理解或者对文本理解有困惑、有错误甚至与文本内容看似毫不相干的胡思乱  相似文献   

9.
教学细节是教学中的细小环节。艺术地处理好教学细节,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习惯的养成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教学细节要靠教师课前精心预设,挖掘教材的潜在信息、情感基点、延伸文本的知识容量;要精雕细琢教学过程,将预设问题、预设争论融合在处理细节的课前预设中。除了课前细致入微地预设外,教师还应学会在教学实践中捕捉“课堂意外”,在耐心倾听中、在纠错提升中捕捉细节。只有充分聚焦于课前、课上的每一个细微和关键之处,才能真正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现状与问题:教师忽略课堂教学中动态的"水到渠成"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设计问题的内容总是过于细致,细致到教学流程的亦步亦趋,细致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句句斟酌。课堂中,教学行进的过程都被教师一一规划。当学生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回答有所出入时,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的思绪"拉"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1.
<正>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发现着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当代的"语文观"。在"语文观"的指导下,教师要巧妙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传递各种语文信息,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一、因文而异预设评价课前教师入文七分,课堂教学味浓三分,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为学生设计一条语言实践的最佳路径,更好地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课前精心预设、课上灵活实施、课后积极反思,同时还必须遵循数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地发展.下面,结合"梯形面积计算"一课教学谈谈我的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会使用错误资源.我以课堂为中心点,从课前"预设"、课中"将错就错"、课后形成"错题链"三个阶段来进行.一、课前预设"错题"在备课时,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将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预设为错题点,通过对错题的辨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错点"变为"亮点",提高学习效果.如我在进行"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时,想到学生对倒数的概念容易辨析不清,便预设了一组概念辨析题: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曾做过一节《药》的研讨课,被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批评为"请君入瓮式的对话课",即教师预设好教学内容,学生进入预设便告成功。那节课让我开始思考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发展的阅读教学到底该如何进行。2003年至2006年的"网络环境与个性化高中作文辅导实验"获得成功后,我便尝试将信息技术引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探索"整合网络自主学习资源,构建学生互动学习模式"的教学新路,并将文本确定为自己特别钟爱的、同时在教学中时时有心得的鲁迅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5.
文本解读是指读者通过阅读从文学文本中获取和解释意义的过程。解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高度。我们教师在课前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多元的解读,从而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预案。有效的教学预设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准确把握教材,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揣摩学生的心思,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可以从解读文本的整体,解读文本的重点句,解读文本的关键词等三方面到有效预设,使我们的解读更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成就高效、精彩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课前预设,动态生成教师备课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结构,考虑课堂动态生成性目标,进行充分预设。布鲁姆曾经指出:"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教师在充分研究学生、文本之后,应该充分预设:学生已有哪些知识与生活体验,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等等。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驾轻就熟",真正实现预设中有生成、  相似文献   

17.
教学预设指的是教学中的预测及设计,是在课堂教学前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安排教学;而教学生成指的是教学中的构建及发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交流、协作中发现的超出于教学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分别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教学预设体现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对教学文本的充分尊重;而教学生成则是表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权,充分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本文便研究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及生成之间的关系,希望借本文内容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教师若忽视课前预设,将使课堂教学显现出表面热闹,文本理解和主题挖掘肤浅的现象。应从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角度提出预设策略,进而探讨预设生成平衡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课前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之间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到平衡点,以此点燃语文课堂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立足表达形式,关注表达方法,思考表达流程,逐步正确把握表达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既要关注课前的文本解读、目标建构、教学预设,还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课后的小练笔,点点滴滴渗透"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生成教学能激发生命潜能,促进学生发展,照亮课堂,演绎精彩,彰显教育魅力。因而,教育工作者们都对生成教学给以极大关注,都将其作为教学方式变革的努力新方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对生成教学的一些看法。一、精心预设,准备生成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课前精心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课堂灵感的引发,学生质疑的导引,意外干扰的应变,现场适时的调节等,均取决于课前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