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想要达成这个阅读总量,就要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想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从第一学段开始抓起。在第一学段教学中,可以借助讲故事诱导学生多读书,读书交流引导学生多读书,开展比赛促进学生多读书,做游戏激励学生多读书,家长督促学生多读书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确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教师就应该着重从阅读形式上做文章,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读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学生不仅爱读书,而且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读书方法,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写作水平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3.
董志虹 《考试周刊》2013,(22):56-56
文章认为,要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更要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增强学生读书的欲望,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阅读的书籍要广泛,开阔学生视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促进学生读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大力提倡读书与积累,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爱读书。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读书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巨大,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唤醒学生读书的灵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推荐阅读书目,明确阅读的方向;精心设计,开展读书讨论会将学生的阅读引向纵深。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书;其次要帮助学生选择好书,让学生爱上读书;传授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书;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享受读书之乐.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渗透读书方法,思辨读书内容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上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养成读书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数量。要通过教材引领与自由阅读相辅相成,提供展示读书成果的多种机会,鼓励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读书习惯。读书,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  相似文献   

9.
“开卷有益”,优秀的读物,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与完善。作为教师,我们应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重读书方法,做到博览、熟读、深思、勤学,提高读书实效。面对学生阅读兴趣不高、不善阅读、阅读面窄等现实问题,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阅读面,提倡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实施阅读指导的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和巧读书,体验读书成功的乐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任志军 《课外阅读》2010,(12):207-207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多引导学生阅读,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让学生坚持与书为友,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渗透读书方法,思辨读书内容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上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能够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结合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要求,积极从发起读书号召,动员学生进行阅读;优化阅读措施,提高读书质量以及数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积极组织读书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主要探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让学生们的童年书香飘逸。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着力开展互动交流等方面着手尝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采用三点做法:首先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其次上好阅读课,使学生"个性"读书。最后,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19.
田雨华 《文教资料》2010,(25):80-8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读说练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教师要多训练学生,授之以方法,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爱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就会从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难,难阅读"这种现象就会远离他们。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培养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必须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要使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更要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1.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首先,要营造好学校的读书环境。学校要营造以读书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如开辟读书专栏和画廊,引导学生走近作家,走进名著;张挂关于读书的宣传标语,激励学生读书热情,引导学生好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