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事记者》2008,(5):52-52
首脑:国家、政府的领导人。面目: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眉目:事情的头绪。鼻祖:创始人。齿唇:互相接近且有共同利害。长舌:爱谈论或搬弄是非的人。咽喉:极为险要的交通关卡。手心:所控制的范围。(吕希华辑)有趣的人体比喻@吕希华~~  相似文献   

2.
最伟大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爱,被爱,而不管自己是否有缺点和毛病。当然,我们应当努力成长和发展。但是成长和发展的愿望和力量可以从爱和被爱中得来。 我们都认识一些人,他们有很多需要,极度苛求。他们常常不按理出牌,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他们似乎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也许他们就是这样。然而,假如我们能够爱他们,他们可能会感受到我们的爱,因而激发出他们的最佳状态。我们的爱能够改造人,使他们更可爱。正如诗人西奥多·罗特克  相似文献   

3.
张弛 《今传媒》2003,(5):93-94
时下的人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爱打牌的,有爱聊天的,有爱爬山的,有爱钓鱼的,有爱跳舞唱歌的,有爱养花育草的。我老爸却对报刊情有独钟,大部分业余时间是啃书品报,或趴在桌子上读读写写。看着年过半百的老爸时常伏案苦读疾书的背影,我既有几分敬佩,又多几分好奇,不禁问他:爸,你平时工作已够忙活的了,业余时间为什么不像别人一样好好清闲清闲?老爸笑着说:这你就不懂了,这叫审读。  相似文献   

4.
写诗很有刺激,或算是搞艺术创造,颇能满足光荣之心。写诗的人,比起爱散步、爱酒聚、爱旅行、爱爱情、爱爬山的人不多。他们大多会觉得,爬山烦累而刺激少。 我爱爬山,主要因为爬山很刺激。我指的当然是未开发的野山,旅游区的山就像是别人已经诗化过的题材,再爬顶多也是赏大于创。京郊多山,海拔一千以上者不下80座,开发成旅游区的不到两成,尽管可把那些野山当成一张稿纸,去以爬山  相似文献   

5.
“好话过头人不怪”,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有些通讯员在写表扬稿时,或添枝加叶,或“合理想象”,殊不知这种做法很不妥当:我们这儿一个乡里的通讯员,平时写稿就爱随意拔高。去年,开展计划生育活动时,  相似文献   

6.
书架     
《出版广角》2013,(10):92-93
文学艺术《在一起,不结婚》作者:[日]渡边淳一著刘玮译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版定价:25.00元:作者思考现代日本人的婚姻与幸福,探讨真正能带来平等、自由、幸福的男女情感新模式,为人们开出爱的新处方——比同居更牢靠,比结婚更自由的事实婚。彼此接受这样的状态就好。在中国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认同这种婚姻,他们对婚姻的安全感更多地来自于内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从知识科普可备生理不时之需、灾害使人更需安全感、暖心广告传递情感和爱、艺术手法满足被尊重的需要和满足自我实现、体现自我价值五个方面对灾害主题类公益广告进行解读。目前我国灾害主题类公益广告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广告发布数量和时段与人的生理需求欠合;二是不同类型受众的安全感需求程度不同,且接受习惯有异;三是广告主题单一,情感和爱的需求满足过剩。为了灾害主题类公益广告更好服务大众,提出以下建议:广告常态化传播以备生理不时之需;安全需求要因人而异,广告传播应量体裁衣;丰富广告内容和形式,打破暖心广告扎堆状态。  相似文献   

8.
凭声音传播的广播,听众接收时靠的是耳朵,人的耳朵在人的一生中,由于经常靠面对面的接触声音,形成了爱听这种说话方式声音的习惯。喜欢的就专心听,不喜欢的就不听,听不懂的就反问。老舍先生曾说过:耳朵不像眼睛那么有耐心,听到一个不爱听的字或一句不易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这就是说作为广播声音的传播者播音员,播送稿件就应该具有像说话一样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听众感到:广播就是他对面的说话人。  相似文献   

9.
沈晶 《记者摇篮》2006,(3):53-54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我们都是听故事长大的。是新闻也好、资讯也好;是教育也好、娱乐也好,透过一个动听的故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底之下,有谁爱听闷道理与人教训呢?著名纪录片监制与导演Kirk Wolfingerl曾经如是说:我是从事说故事这行业的,不论你是新闻工作者也好、拍电影或纪录片也好,都是从一个故事开始。我若是真的要传递什么信息,我透过电邮好了,我若是真的要宣扬什么大道理,我让传道的人去处理好了。但不管你有信息要传递也好、要宣扬什么大道理也好、是教育或公共效益的事也好,有什么比透过一个好故事来得更有效?电视,是“说故…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2月15日,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以及"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三项大奖.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效礼将军说:"全世界的男女老少都应认真地看一看《我只认识你》,以应对人类老龄化的到来."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知名导演、制片、编剧柯文思说:"本片抛出了一个已成为全球问题的话题.当我们从越来越长寿的生命中受益时,也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我们的精神状况跟不上身体状况.这种令人心碎的情感旅程进入一种需要密切观察的状态时,教会我们所有的人,要相信坚持和爱的力量,相信夫妻关系可以经得住最艰难的考验."当然更应该感谢的是这部纪录片的两位主人公——我的叔公树锋和叔婆味芳,是他们的爱触动我们想做这部纪录片,是他们的爱成就了这部纪录片,也是他们的爱让更多的人拥有和传播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书架     
《出版广角》2013,(9):92-93
《爱拉与洞熊族》作者:[美]琼·奥尔著张帆译版本:作家出版社2013年1月版定价:33.00元提要:草原上惊心动魄的狩猎,迷幻狂野的巫术祭奠,交织成一部石器时代的壮阔史诗!在3万年前的石器時代,人类孤儿爱拉被蛮荒家族收养了。他们自称洞熊族,古老保守,男尊女卑,视爱拉为怪胎。爱拉不仅要学习生存技能,还要独自抵抗严苛的礼教、雄性的暴力。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下成长,爱拉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是很有道理的。文章或报道,如果是平铺直叙,读后就让人感到没味道,甚至令人生厌;如果曲折复杂、富于变化,读了就让人觉得有兴味,越读越爱读。文章、报道的起伏变化、曲折波澜,是事物本质决定的。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和斗争。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或报道,应当实事求是,真实生动的介绍事物的曲折性、复杂性,而不能单调、平庸、  相似文献   

13.
一缕阳光     
和谐、温暖生活的经典法则: 第一,为爱而生。爱自己,所有的爱都是从爱自己开始。慢慢地培育你的爱在心灵中生根发芽,让心中拥有一片爱的绿洲。人必先自爱而人爱之,不要对自己不屑一顾,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点儿信心。爱他人,欣赏别人的好,就会提升自己的好;赞扬别人的好,就会强化对方与自己好。奉献就是爱,爱能让我们拥有财富,把内心鼓励、赞美、欣赏、关切的话语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山西档案》1999,(1):40
三毛导语:兔子温顺机敏、娴静优雅,历来受人喜爱,但国人毕竟不像老外那样尊宠宠物,爱归爱,养归养,兔子并未在宠物世界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齐心 《出版参考》2011,(3):35-35
我没有很多很多的钱,但我有很多很多的爱。 我把爱分成一寸又一寸,赠给陌生的人、相熟的人、同处一室共事的人、擦肩而过微笑的人,这些人,会感激我的爱,也会向我说谢谢。  相似文献   

16.
无爱无憎     
王健 《出版参考》2006,(7):42-42
读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个意思,是说对人所有的人重要“无爱无憎”。初初一看大惑不解,人与人、人对人怎能无爱无憎?且不说孔夫子和孟夫子悠久的教诲,即欧西各国先哲先贤,莫不倡导爱心、爱人、博爱、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法国人酷爱读书,地铁中、候机室、广场上,到处可见静静地读书的法国人。法国出了那么多大作家,也许与法国人爱读书不无关系。但你是否知道,尽管法国人在衣着打扮上男女不分,但在阅读上却男女有别。这种区别首先体现在阅读的类别和数量上:男人爱看报,妇女爱读书。据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去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有70%的男人利用业余时间读报的话,则有69%的妇女读书。而法国袖珍图书出版社的资料则显示,该社10法郎一本的袖珍书,其70%的买主是女性。这说明女性不但爱看书,而且并不像有的人所以为的那样在买书上乱花钱。她们懂得  相似文献   

18.
无爱无憎     
读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个意思,是说对人(所有的人)要“无爱无憎”。初初一看大惑不解,人与人、人对人怎能无爱无憎?且不谠孔夫子和孟夫子悠久的教诲,即欧西各国先哲先贤,莫不倡导爱心、爱人、博爱、爱的教育。互爱是人类相处、繁衍的基础啊, 爱,才能慈、才能孝、才能悌、才能尊、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渴望年轻的时候拥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年老的时候有白头偕老的人在身旁。爱情和婚姻不同:两个人相爱,你爱我,我爱你,就OK;而婚姻则不然,明明相爱的夫妻,有时候谁都没错,而婚姻本身却错了。从爱情到婚姻,我们如何才能在漫长岁月里保持爱的恒久温度呢?这可真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 有些年青的记者问我:你写的人物为什么那么感人?我想,首先因为我爱他。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一个记者,不仅要到现场采访,如果有条件,最好能亲身投身进去,亲自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样写出的稿件,要比间接谈的真切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