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为性灵之表现"这一命题不仅体现了邓以蛰融合中西方美学以建立其美学理论的努力和尝试,即以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基础,将中国古典美学的"性灵"与西方现代美学的"表现"相结合,并试图综合西方美学的"心"与中国美学的"性",提倡一种性灵的美学,而且体现了邓以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徘徊与超越。正是这一徘徊与超越,促使邓以蛰放弃了西方美学的研究,从而完全转向了中国书画美学的研究,并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杨蓓 《巢湖学院学报》2006,8(2):105-109
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先生在特定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研究方式方法:以中国古典美学为根基,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将西方美学的理性成果内化在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研究之中,促进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换进程。本文意在探寻其研究方法形成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明清小说评点与西方文学批评对话体现在理论上的融通。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接受美学因素已有探析,涉及中国古典诗论"意境"的接受美学、中国小说文本中的接受美学、明清小说评点与西方接受理论的交互等。明清小说评点也有围绕"期待视野"的探讨,兹进行细考,以使得明清小说评点与西方接受美学贯通的路径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古典诗歌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其对外传播和交流有助于实现中西方文化平等对话.本文以"三美论"为着手点,以许渊冲先生的法译诗经为主要分析文本,试图从美学层面上分析和探讨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在中国古典学术尤其是先秦学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有其内在统一的自觉的独特观念。但是近代以来,我们过分崇信各类西方文艺理论对中国古典文论资源的割裂性诠释,忽视了先秦"文"概念本身的哲学土壤。当我们面对西方美学的挑战时,总是强调中国艺术的特性和价值观,却忽视了吾国古典哲学中实则蕴含着巨大的构建普适美学系统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它在语言上采用白话,可自由抒写,也可按韵律创作,是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使新诗既秉承了古典诗歌含蓄蕴藉,注重意境神韵的特点,又具有外国现代诗歌自由奔放,强调主观性、非理性、音乐性以及立体感等多彩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和"期待视野'是西方文论的重要概念,分别源自形式主义和接受美学.成功地使用这两个概念,分析中国古典诗词,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美学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然而,20世纪以来的“百年美学”却是西方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下的产物。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学术资源,西方美学对建构20世纪中国美学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体验方式。一味地用西方美学的逻辑与体系来套用中国美学,而忽视中国古典美学自身的特点,必然会丧失其独特魁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必须以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为学术基点,有选择地利用西方的学术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先生是一位学术研究的开拓者。他以西方美学为参照,以中国古典美学为根基,成功地开拓出中国古典美学转换发展的新空间。本文意在结合宗先生美学研究的实践,浅析他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然而,“意境”也造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对西方的贸易壁垒,成为西方文化很难接纳它的一个主要因素。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观念”的范畴,这个范畴也成为了康德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通过对其深层的解读,我们认为这两个范畴之间似乎在主体的审美鉴赏力上能够达到默契,即有其共通性,这为中国古典美学向西方引渡提供了可能,而且,这两个范畴及其张力对东西方的文艺学与美学的走向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西方现实主义小说人物造型以塑造著名典型为最,那么,中国古典小说人物造型则以传神为最.原因何在?其主要缘起便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评论有着自己的传统、特色、标准和审美观.中国美学和文艺评论特色何在?谓其能近取诸身,以文拟人;以文拟人,斯形神一贯,文质相宣矣.故中国小说人物造型的最高境界,便是为"同中之异"传神写照,且能表现其细小、微妙之"神"差.小说家过人之处亦正在此.能为人物传神写照,则其跃然纸上,气韵生动,可以不朽矣.  相似文献   

12.
优美与崇高是美学史上一对既有密切联系和若干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和独特内涵的美学范畴,较之于西方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对优美和崇高之特征的表述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中的审美现象"物化"与西方现代派创作中的"异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卡夫卡与蒲松龄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这种"变形"的母题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对现实的控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美学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它重情感、重伦理、重感性的直觉领悟,它没有西方客观实证的科学精神和虔诚信仰的宗教观念,却创造了融宇宙、人生和历史于一炉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这一境界给予中国人的情感与理想以慰藉和寄托。中国古典美学重感性情感的传统与西方美学中人的科学精神的融合互补,将解开人类的美学之谜,并创造出真正科学的生活理想和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5.
宗白华中西美学比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美感发生论比较,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移我情"是构成我们审美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西方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心理的消极条件;中国古典美学里的"静照"是容纳了生命运动内容的美学范畴,不像西方"静观"理论那样绝对强调与世隔绝。宗白华的中西美感发生论比较留给后人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古典文学中的美学价值也获得了世界一致的认可.目前,分析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支撑其不断完善的重要助推器非儒家美学莫属,其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魂,并塑造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精神.目前,为探究中国古典美学发展过程中,儒家美学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探究古典美学发展轨迹入手,认清儒家美学的特征及演变过程,在明确其历史地位及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中发挥的价值基础上,确定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展现儒家美学的意蕴与魅力.  相似文献   

17.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他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将许多中国古诗译成英语,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他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庞德由于不懂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有很多失误.该文从文化视角剖析庞德对中国诗歌的翻译为什么会在西方引起轰动,并分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陈望衡教授的《中国古典美学史》比较清楚地勾画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轮廓,描绘了传统美学的大致走向,厘清了各个时代美学观念的内在联系与差别,从而比较全面地总结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细读全书,该著如下几点与众不同:首先,以文化史为线索,将之贯穿到全书的各个章节与环节。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孕育的美学观是不同的,中国传统美学之所以自成一格,迥异于西方美学,也与当代中国美学不同,关键是形成这种美学观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中国古典美学史》紧紧扣住传统文化--儒、道、释的基本精神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中西美学比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美感发生论比较,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移我情"是构成我们审美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西方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心理的消极条件;中国古典美学里的"静照"是容纳了生命运动内容的美学范畴,不像西方"静观"理论那样绝对强调与世隔绝。宗白华的中西美感发生论比较留给后人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古代美学以客观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范式,在思维方式上深深陷入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困境之中,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建构应该克服西方古代美学困境,超越二元论的思维模式,采用复杂辩证的思维模式,摆脱科学主义方法论的束缚,从而使中国美学由古典的形态向现代的形态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