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平常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很多工夫,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语文课本上每学期仅仅明确提出了七次大作文训练,课程表上每周也只安排两节作文课。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学生练笔机会少,所得肯定有限。  相似文献   

2.
时下许多农村中学生,“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造成这种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教师的角度,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一些肤浅的剖析。我以为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重视不够,素质不高,指导不力。 一、重视不够。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然而,许多老师存在的问题是:其一,重知轻文。具体表现为作文课时安排不足,一般是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而两周语文实际授课时间一般在12—14节,作文只占两节,即使这个不当的比例,多数教师甚至不安排作文的课内  相似文献   

3.
刘湘玉 《山东教育》2003,(35):17-18
为什么要改革语文教学常规首先是提高语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以前,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各项常规达10项之多,主要包括:备课(其中教材备课每周3节、作文备课每周1节、集体备课每周1节、单元备课每学期7节、学期备课每学期1节);作文每周1篇,大小作文间周进行,批改为总量的l/3,每个老师约为40本,还要留有作业批改记录;差生补课记录;理论笔记、业务笔记每学期1万字以上;每单元要出单元过关测试卷,还要写出试卷分析;另外每周听课2节,活动课备课每周1节。而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工作,据调查,全日制食宿学校的语文教师每周上课在20…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现在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大多数语文教师只重视每周一次的作文教学,而忽略平时的作文指导和练笔。笔者认为辅导学生写好作文不能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作文训练,而应该在平时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练笔。要真正提高学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高年级语文每周10节,应如何安排?答:这10节课可以安排为阅读7节,作文2节,写字1节;也可以安排为阅读8节(包括练习、巩固、写字、指导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等),作文2节。问:正式作文教学,可否从三年级起每周排两节?答:可以从三年级起每周排两节“作文”。“作文”包括“口述”、“笔述”和“写作指导”,安排可沿用以前办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提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一个致命问题是 ,师生双方都把作文中当作是每周两节作文课的事 ,只当作单纯的语言文字操练手段 ,甚至是应试的工具。很多教师把学生写话和习作的批改作为每次训练的终结 ,没有让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养成实践应用的意识 ,习作教学成了师生之间一对一的闭路电视式的信息传输活动。不仅简单的记叙文如此 ,就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文 ,也只是在作文本上装模作样地操练。给爷爷奶奶的家信 ,…  相似文献   

7.
片断训练相对于篇章训练而言,切口相对较小,耗时也相对较少,轻便灵活,指向却集中明确,如果用得恰当、巧妙,学生印象深刻.写好片断,也是写好篇章的基础,处理片断与篇章的关系,无疑可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从计划到实施,从模仿到创新,从分解到整合 片断训练的有效性在于其计划与实施的并举,即既有宏观的年级片断训练计划,也有每学期乃至每周的具体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8.
《挤车》片断习作讲评乐燎原根据高中语文教材每学期“安排片断作文若干次”的要求,我布置学生以《挤车》为题(不超过300字)做了一次场面描写的片断训练。根据片断作文批改的情况,讲评课分四步来完成。一、引导学生复习场面描写的概念及作用,导入新课二、从三个方...  相似文献   

9.
目前作文训练的渠道主要在课堂。训练的内容大都是教材中规定的作文题。学生每周两节作文课,固然是进行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但训练的量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想方设法开辟多种渠道,让学生多写多练。  相似文献   

10.
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说写训练》,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的要求,以五年制小学语文通用教材中说话、写话、作文训练重点为基础编写的。全套书共分十册,每学期一册。每册安排了三十次说写训练。每次训练既有明确的训练内容和具体要求,又点明了本次训练的重点、难点,还提供了切合学生实际,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范文。这套说写训练,在努力遵循作文教学规律,探索作文训练序列,着重培养说写能力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它既可作为小学师生作文教学的教材,又可作为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片断作文”老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1990年11月编著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前言中说:“……每学期安排单元作文五次,片断作文若干次。”新教材——于1997年秋季在天津市、江西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作文教学也存在着"费、少、差"的现象,即作文花费时间多,次数少,质量差,每完成一篇作文甚至要用两节课时间,每学期还得"快马加鞭"才能写六至八篇作文。作文还存在写人叙事不生动、结构层次不清楚、文理不通顺等问题。"作文难"是学生的感受,同样也是教师的感受。许多语文教师教了多年书以后,对写作文有一种眼高手低的感觉:对学生要求的  相似文献   

13.
我所言“课外”,是指每周规定的两节作文课以外的时间。要想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提高,仅靠每周那有限的两节作文课显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作文训练的课堂扩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把阅读和写作分开训练,每学期中作文训练也都安排了不少次数,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提高,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摸不着头脑,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迁移、运用乃至创造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缺少生活实际的情况,我强调重视阅读中篇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推行本色语文,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既坚持语言训练,也坚持深厚的人文积淀.笔者认为,要推行小学本色语文模式,首要一点就是从阅读入手,扣读导悟,以读见悟,着力培养学生认读、概括、感悟、探究的四种读书能力.以读推进本色语文是笔者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节公开课《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片断和反思体会在此分享.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每学期安排学生作文6—8篇。从教学实践看,这很难满足学生练笔的需求。因而,我在教学中常常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随机作文训练。所谓随机作文,指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及时发现素材,经过巧妙点拨,激发学生灵感即兴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研究中学生作文能力发展提高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研究作文训练的途径、步骤和方法,使作文更有科学性和计划性。”据此,在初一作文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教学,在命题设计上作了一些摸索,初步有些收效。每学期以二十周计算,除去期中、期末复习考试及适量的劳动时间,我们间周一次,安排八次命题作文。初一上学期的八次作文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次题目:《暑假二三事》。训练目的是检查新生入学时的写作水平。为便于摸底,此  相似文献   

18.
邱志坚 《考试周刊》2010,(22):59-61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备受老师们的重视.除了在课时安排上倾斜外.语文老师还要求学生每周必须摘抄、练笔,每学期一般不少于8篇大作文。书店里关于作文写作的书籍也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现实情况是写作教学长期困扰着初中语文教学。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人们对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日益关注。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证明,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实施快速作文教学,虽然比传统作文教学有优越性,但与预期效果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作文分项训练时间不足,训练量不够,根本无法夯实学生各项快速作文的基本功,从而制约着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综合提高。本人在快速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从中发现对学生进行日记训练,恰好能弥补快速作文教学中训练不足的缺点。可以说,写日记能够为快速作文教学添上奋飞的翅膀。   1快速作文“分项训练”的重任可分散在日记训练中。如图: 快速作文分项训练内容日记训练和它的对应内容积累素材(景、事、…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处在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也就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要求,将整个小学作文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年级):初步训练阶段。重点进行词句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3年级):过渡训练阶段,重点进行片断训练,第三阶段(4—6年级):综合训练阶段。重点进行成篇作文的训练。由此看来,三年级的片段训练是连接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从词句到篇章的“过渡”桥梁。这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