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发生在电视剧批评领域的后现代文化理论以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评,是承续了文学领域后现代文化批评的余绪,其主要的策略依然是从现象出发,以电视剧领域纷乱的现象为依据,诠释西方的文化理论.本文主要针对新历史主义理论在中国电视剧批评领域的兴起所引发的种种非历史主义价值取向,以及伴随中国电视剧市场化出现的电视剧的商品属性、娱乐属性、文化产业属性的确认与放大所呈现的电视剧后现代文化表征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公认的我国第一篇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加以阐释的理论文章,是发表于1980年的《电视剧杂谈》。本文对笔者本人发现的《电视剧浅议》一文进行了各方面的考证和分析,认为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起点应是1964年发表的《电视剧浅议》一文,而这一时间比1980年提前了16年。  相似文献   

3.
1990年前后,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发生了从本体研究范式到文本批评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适应了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时代要求.随着长篇电视剧时代的到来,文本批评范式陷入困境,重启和推进电视剧本体研究范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并对基于本体研究范式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 《现代传播》2006,(5):92-96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本文在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的现状,对以文化研究为立场研究电视剧的主要范畴、理论资源和研究范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并提出电视剧文化研究应该走向与政治经济学、诗学相互补充的辩证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七.王伟国先生以缜密精炼的表述阐释了他对于中国电视剧创作、生产及本体理论研究中纲举目张的三个重要理论支点的理性思考市场化是中国电视剧生产的现实生存和未来之路;审美化是电视剧艺术对观众实施美育、怡情娱心的必然之境;影像化则在电视剧艺术丰富多样的外在形态中日臻完善的本体特征;为电视剧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创新提出了富有包孕性的理论设想和框架.  相似文献   

6.
人物传记电视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类型,作为传记与电视剧的结合体,其在具备传记文学作品所有传播功能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传播元素和更多的传播技巧.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了从1982年至2010年间的154部人物传记电视剧进行统计分析.围绕人物传记电视剧的制作与传播中的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使之更加清楚地认识传记电视剧的生产特点,引发我们对于文化产品生产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开始,广电总局针对黄金时间电视剧的播出颁布了一系列"禁令",目的一是清理整顿,一是提高质量.但"主旋律"与"黄金时间",说到底仍然是题材与电视剧市场的问题,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我们至今仍然存在着很多误解.如何理解题材与电视剧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于电视剧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文化研究、生产研究、传播研究、产业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13年度中国电视剧研究相关论文和著作进行全面梳理和重点归纳,力图简明地勾出本年度中国电视剧理论与批评研究的总体轮廓。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剧的受众批评模式,经历了无理论支撑的泛谈式批评的萌芽期,引进接受美学等理论后初步对电视剧文本进行批评解读的探索期,运用多种理论(包括中国传统理论)研究、批评的理论自觉期.本文对其不同时期的受众批评模式进行梳理分析,以探寻其嬗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电视剧艺术学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从研究电视剧艺术的本性展开,联系电视剧艺术作品,参照西方的文学艺术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电视剧艺术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命题一、电视剧艺术学方法论的科学本体内涵;二、电视剧艺术研究方法择定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012年全国重要的学术期刊、报纸、会议上发表的电视剧研究的相关文章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类,分析了本年度电视剧研究的动态、成果及不够完美之处,并考察了这些研究所呈现出的特点,力图对2012年度中国电视剧研究进行概括性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电视剧作品越来越多的面世,研究电视剧叙事的著作也越来越多,并且大多是从西方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我认为,中国电视剧叙事的理论基础,应该从中国本土的叙事学理论中寻找。提出此观点并不是不同意用西方的叙事学观点来研究中国的电视剧叙事。西方的叙事学的确有它可取之处,只是在运用西方原理的同时,一定要想到,中国电视剧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物,也应该从中国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的叙事。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台湾电视剧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力图梳理台湾电视剧的发展脉络,剖析台湾电视剧是如何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因素变迁中生成、更替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军事题材电视剧热播有着其独特的自身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军事题材这种主旋律的艺术方式仍然不减魅力,借助着电视剧这个广泛的媒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较深的理论渊源,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电视剧中歌颂的军人无所畏惧的精神,英雄主义,既丰富人物形象,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张斌 《现代传播》2007,(6):62-65
本文对电视剧研究的核心基础--文本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分析了电视剧文本的构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电视剧文本深度解释学的基本研究框架,为电视剧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自1981年发轫以来,电视剧史的研究已走过了二十七个年头。二十七年来,随着我国电视剧创作实践的展开,电视剧史研究工作步步拓展,在史料收集、现象阐述、规律揭示上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尝试对这二十七年来的电视剧史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建立起一个全景式的观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研究美国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及创作方法,对于繁荣中国电视剧创作和中国电视剧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模仿、借鉴美国电视剧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思考,分别从"克隆"美剧、引进美剧类型、制作衍生剧、影视互动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指出,对美国电视剧运作方式、创作方法的模仿和借鉴也必须有所鉴别、有所选择、有所改良,以保持自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李丽 《新闻爱好者》2010,(9):159-160
上世纪70年代末,戏曲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种诞生了。它的出现是以1979年上海电视台摄制的《孟丽君》和浙江电视台的《桃子风波》为标志的。三十年一路走来,戏曲电视剧这个年轻的新兴的艺术,经过了幼稚的初探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致上应该说戏曲电视剧创作经历了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作为电视剧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它的成败将对电视剧艺术的整体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对电视剧音乐各方面的形态进行研究,以促进电视剧音乐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铭欣 《编辑之友》2018,(3):62-65,107
作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电视剧最多的国家,我国电视剧在海外传播方面面临层层障碍.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内容银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电视剧交易平台,以此来推动电视剧产品货币化和价值增值,借助新媒体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电视剧产品海外传播提供一种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