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依 《传媒观察》2005,(8):56-57
人物访谈类广播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事件采访,它主要是通过主持人对被访者的访谈,反映出主人公对于生命历程和事件的叙述与感怀。它使用的是过去式,而非一般新闻要求的时效性。所以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如何把握被访者的叙事方式和特点,在被访者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摘取最适合节目需要的事件,激发被访者的精彩言论,都需要一定的技巧。笔者希望通过主持这类节目的经历,探讨一点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张海洁 《新闻窗》2011,(3):62-62
在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里一般总是少不了访谈类节目。这类节目之所以吸引观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主持人与被访者的语言魅力来刻画人物性格,提炼生活哲理,感悟人生真谛。成功制作一期人物访谈节目并不轻松,需要前期准备、现场录制、后期剪辑三个步骤才能完成。成功的现场录制是保证节目质量的前提,而现场录制的质量则完全取决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备。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一种传播身份承载着三个不同的传播定位。其合理的定位应是主持人对媒介、节目、被访者、受众的清晰认知,它建立在主持人对高端新闻访谈节目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身份定位则成为节目有效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个节目的风格定位与运行成败。  相似文献   

4.
冷凇 《声屏世界》2006,(11):61-62
如果把一个节目比作一次篮球比赛,那么主持人就是那个时刻注意要接球和传球的人,特别是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如何准确地接到嘉宾的“球”,又如何把“球”准确无误地传给观众或者把“球”巧妙地反传给嘉宾,都是一门很高的技术。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发问,更多的是如何与被访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发问中发掘被访者的深层内涵,由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传播,以至与电视机前的受众互动形成人际传播。如何将这门高技术发挥得更好,应该把借鉴国外主持艺术和发扬中国传统主持风格结合起来。个性化与模式化英美电视节目主持人非常注重个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访谈是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记者或主持人与采访对象就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直接的交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访谈是在采访者、被访者和听众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行为。这种形式运用得好,可以调动听众的收听兴趣,提高节目的收听率,否则会使节目单调乏味。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电视综艺访谈节目的缘起、现状和发展态势。首先认为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目前的综艺访谈节目,主要根据被访者为娱乐界人物来定。其次从栏目名称命名、节目内容、《艺术人生》的特点及栏目的原创性角度对此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做了剖析。最后,探讨了此类节目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应该朝着真正综艺化道路发展,从积极方面引领社会。  相似文献   

7.
许勇 《记者摇篮》2004,(7):33-33
电视人物访谈这类节目形式主要基于主持人与嘉宾面对面的交谈,因此嘉宾能否面对镜头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对于节目成败就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喜是悲。是激动还是愤怒。只要被访者是真情流露,节目就成功了一大半。相反,如果只是蜻蜒点水般的敷衍,甚至一成不变的作秀。无论被包装的多么精致的节目面对  相似文献   

8.
邱珏 《视听纵横》2008,(5):66-67
访谈节目是电视专访和谈话节目的统称。“它是以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传达的是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的节目。”访谈节目的魅力在于,它展示的是当事人的真实一面,当事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向观众讲述他的经历、他看到的一切和他的感想。访谈节目虽然不像电视新闻消息报道那样及时,能把事件的所有要素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受众,但是它却可以听到当事人对事件的表达;访谈节目虽然不像纪录片那样“自由地纵横展示时空”,却也可以让观众从访谈对象身上看到有见地、有新意、和一些不为人知的观点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谈话节目中的人际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谈话节目或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被访者之间的对话,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人际沟通,访谈人要通过对话这种方式获得与访问主题相关的信息,被访者借助这种对话传播自己欲传和愿传的信息。这种对话是即时的、直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许多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人物访谈类节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肯定。要办好人物访谈节目需在多方面进行努力,但其中节目的选题或者说选取什么样的被访者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节目中的人物是否有新闻性?人物是否有特色?人物会有哪些精彩的生活片段和人生感悟等,这都是编辑、主持人首先要费心思索的问题。笔者常常听到地方台的同事发出一些感慨:”与中央台所处的层面和所涉及的报道范围相比,地方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遴选出那些名人、要人.成功人士或者是有新闻价值和特色的普通人呢?如何使选取的人物有故事性而吸引受众?如何将人物访谈节目选题的视野进一步拓宽呢?“近两年笔者在地方台编辑、主持60多期人物访谈节目.从中深切感悟到:办好人物访谈类节目.主创人员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要在茫茫人海中去慧眼识珠.沙里淘金。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地方台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选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在此.笔者愿真诚地与媒体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1.
谈话节目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近年来《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激发了电视访谈尤其是名人访谈的热潮,但是以普通百姓为访谈主角的节目还是凤毛麟角。如何以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以平民轶事为内容、提高此类访谈节目的制作投入和收视效果,需要访谈节目制作方革新节目定位、观众定位和制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不断积累的广播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指引笔者找到答案: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呼唤记者型主持人.一、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是记者型主持人施展才能的最佳平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秦风热线》栏目是一档新闻类广播访谈节目,它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以及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新闻事件,以嘉宾访谈的形式展开30分钟的讨论.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作为连接听众、传情达意的主导人 物,一言一词都会对节目、对听众产生 影响,所以主持人必须找准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大型人物访谈节目《大家》,今年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作为一档能够体现主流价值观与国家电视台风范的高品质节目,《大家》栏目得到了观众和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赞赏,成为精品栏目之一。它对嘉宾的选择及节目中个性化的呈现方式,它所开创的口述历史的电视手段,它从品牌节目到品牌活动的演化与融合,不仅使观众在关注知识巨匠们独特生命历程与人格魅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电视访谈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是新闻节目的延伸,是一种表现电视真实的手段。与西方访谈节目相比.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远远谈不上竞争力,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借鉴学习西方成功经验。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访谈节目在一步步趋于成熟。当年只是《实话实说》一枝独秀,今天的访谈节目可以说是姹紫嫣红、百家争艳。  相似文献   

15.
心理触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2006年心理类访谈节目还只是个别节目的显山露水,进入今年以来,则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架势。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以权威性和服务性著称,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将目光瞄准了寻常百姓的家常里短;上海电视台的《心理花园》坚持走都市情感问题的路线;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则紧跟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心理……老节目改版,新节目试水,周播节目转日播。  相似文献   

16.
张迎 《视听界》2006,(1):104-105
在访谈节目中,知识性节目占有相当的比例,而要做好知识性谈话节目,主持人的驾驭意识很重要。一是体现在角色的定位上。知识性访谈节目邀请的嘉宾多是某一领域内公认的学者、专家。他们的话在节目中是有说服力和信服力的,所以做这类节目时:1.主持人要甘当“配角”。主持人千万不  相似文献   

17.
电视访谈不是简单地把新闻采访的现场呈现给观众,而是对采访的模拟和升华。本文通过对电视访谈节目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节目的深入分析,发现黄金分割定律在这些节目的组织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嘉宾的选择、节目的选题到谈话出镜的比例,都离不开黄金分割定律的指导。同时,运用以黄金分割定律为基础的优选法,能够帮忙嘉宾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节目做得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8.
肇燮 《新闻世界》2011,(4):68-69
本文从国内访谈类节目的形态谈起,归纳、总结出访谈类节目中倾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探寻了如何搭建主持人与受访嘉宾沟通的桥梁。笔者认为,要做好访谈类节目就需要在人文关怀精神的指引下,听闻于耳、思考于脑、感受于心,不断提升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为被访者提供情感展示的平台,进一步展现被访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钟军 《记者摇篮》2009,(6):76-76
新闻访谈节目是通过主持人和新闻人物面对面的沟通,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一个过程。在电视访谈节目众多的今天,广播访谈因缺乏画面的视觉感受而略显弱势,那么该如何利用广播的各种元素使广播的新闻访谈生动立体起来?做好一个新闻访谈节目,不论通过任何媒介方式,它对内容及主持人的要求都是一致的,要求选题恰当,时效性强;  相似文献   

20.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节目形态一般是主持人与嘉宾在一固定场所一对一的访谈,以两者的话语交谈推动整个节目的进展,并适当配以解说和空镜头.顾名思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关键就在于"访"和"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