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人日报的“徐虎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宣部领导在评介“徐虎报道”时指出:工人日报关于徐虎的报道用“好人徐虎”概括非常好,既使人感到贴切、亲切、感人,又表达了徐虎的崇高境界,让人看到了他那淡淡的人,深深的情,纯纯的心。“好人徐虎”定位正确,很精彩。 回眸徐虎报道,如果说是成功的,那么,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于徐虎的宣传定位。本文想就徐虎报道,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定位作一点探讨。 一、时代需要是定位的基础 有时候,一个人便反映一个时代。这种判断不无道理。翻开60年代至今的新闻宣传史,在无效个先进典型组成的人物画廊中,刻进人们记忆的比比皆是,……在他们身上都有浓重的时代印记。换句话说,他们是时代造就的英雄。 时代造就英雄,时代也在选择英雄。当战争的硝烟离人们  相似文献   

2.
最近,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均在一版头条处,报道了一位普通的房修工徐虎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新闻报道大张旗鼓地为一位普通的工人作宣传,浓墨重彩地为徐虎这个“平民英雄”作传,让普通工人当新闻明星,说明了我们的新闻宣传群众观念增强了,体现出党的新  相似文献   

3.
关于徐虎,各大媒体都“隆重”推出了自己的报道。而工人日报《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之所以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中宣部等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其选材上的准确定位和写作风格上的鲜明特色。新时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工人日报如何宣传大家(各大媒体)都同时推出的同一典型?接受采访徐虎事迹的几位同仁恐怕一开始就遇到了这两大问题。让人欣喜的是《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陆续见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海的水电维修工徐虎的事迹在全国新闻传媒上推出,徐虎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光辉榜样,徐虎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又一面旗帜。徐虎那种“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思想境界,他在掏马桶、通管道的本职岗位上所作出的不平凡的业绩,深深打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崭新风貌。一  相似文献   

5.
平平实实才是真──徐虎事迹采访札记戴玉庆,郭伟成《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一文见报以后(载1996年4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这主要是因为徐虎本人的事迹非常感人。他通过点点滴滴的诚实劳动,表现了新时代普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从...  相似文献   

6.
新民晚报重视“学徐虎”的宣传,后续报道抓得紧,抓得好。其特点是持续久,数量多,方面广,形式活。 一、持续久。从开始“学徐虎”宣传以来,新民晚报这方面报道始终坚持不断。除在开始阶段有一个高潮外,到5月下半月仍每天或隔天有一两条报道,使“学徐虎”热长久持续。 二、数量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5月下半月该报共发后续报道(文字和照片)19条(幅),平均每天1.2条(幅)。 三、方面多。后续报道有徐虎本身事迹的进一步报道,如《徐虎家的“挂箱节”》、《徐虎抒怀》(谈“人生重要的不在金钱”,“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应该尽可能地多为他人、为社会  相似文献   

7.
迂回入题去年全国涌现出徐虎、李素丽、邱娥国等先进人物,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干部吴天祥也是其中的一员。有幸的是,我与吴天祥同在一个大院上班。1992年春,武昌区召开学雷锋座谈会。吴天祥在会上谈了他学雷锋的体会,话虽不多,却很实在,也有哲理,我产生了写写他的念头。从此,我一直寻求报道吴天祥的时机。时间又过去了一年,1993年初,吴天祥被选为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在领导的支持下,我开始了对吴天祥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先进人物的报道,形成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这是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曾孕育出一个“平民英雄”谱系,李素丽、徐虎、许振超、王顺友、周国知、郑琦……从这些普通人身上,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信念、一种坚守、一种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9.
常听到一些长者不无感叹地说:如今的人变了,变得不愿吃苦,不讲奉献,不关心社会和他人,甚至变得有些唯利是图。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变得如此,远的如李素丽、徐虎、邱娥国等这些心中装着人民,甘愿吃亏奉献的模范人物不说,在我们樟树市广播电视局就有一位被人们呼为“工作狂”的人。他的名字叫黎木生,是局事业管理股副股长。在樟树市,只要提到他没有不为他的业务技术、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而赞叹的。一专多能,“艺”不压身黎木生是广播电视战线上的一位老兵,20多年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心爱的事业上。先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先进人物的报道,形成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这是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曾孕育出一个“平民英雄”谱系,李素丽、徐虎、许振超、王顺友、周国知、郑琦……从这些普通人身上,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信念、一种坚守、一种人格力量。宙视这些成功的典型报道,记者笔下的人物再平凡不过  相似文献   

11.
国内新闻界     
美国《华尔街日报》、法新社、共同社和《南华早报》记者近来先后采访徐虎,他们一致称赞徐虎是秉承中国传统美德的代表人物。《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悄悄跟随徐虎去开报修箱,看徐虎上门为报修居民掏马桶、疏通管道,深受感动。海外记者最关心的话题是徐虎工作如此辛苦,却没  相似文献   

12.
如今那个满脸笑容的房修工徐虎已经消失了。今天的徐虎,成了眉头紧锁的物业总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李文 《新闻实践》2012,(12):45-46
一、典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嬗变典型人物报道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特有的一种人物报道形式,也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态之一。真实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灵魂。在我国新闻宣传史上,曾出现过诸如焦裕禄、赖宁、孔繁森、徐虎、李素丽、任长霞、沈浩、郭明义等一大批优秀模范人物因为典型报道而为人们所熟知,并成为社会的道德标杆与价值坐标,引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正面报道的若干思考叶晓林最近为了配合中央的宣传精神,各大新闻媒体都加大了正面报道的宣传力度。于是人们从报纸、广播、电视上认识、熟悉了孔繁森、李润五、吴天祥、徐虎、谭彦等闪光的人物.在这些先进的模范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巨大的人格的力量,一次次获...  相似文献   

15.
几个月来,新闻界在推出徐虎、吴大祥、陈金水等一系列先进典型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高扬精神文明主旋律的热浪,报道面不断拓宽,报道深度不断开掘,报道力度不断加大,如同一场气势磅礡的宏大战役,其中的成功与缺憾,都耐人寻味。 多种媒体合力作战,效应互补 主要在五六月份展开的精神文明报道,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影响力,首先应该归功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典型报道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所熟知的典型人物,如50年代的黄继光、邱少云,60年代的雷锋、王杰、焦裕禄,80年代的蒋筑英、张海迪,90年代的孔繁森、徐洪刚、徐虎等,他们能够家喻户晓、众所周知,首先是依靠新闻媒...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收到一位通讯员来信,诉说他思想上的烦恼。事情是由一篇报道引起的:在稿件中,写了一些表扬某领导的话,另一位领导看到后产生误解,认为是贬低了他。从此,这位领导便不象过去那样对报道工作热  相似文献   

18.
7月下旬以来,随着各新闻媒介的广泛宣传报道,法官谭彦成为继孔繁森、李国安、徐虎、吴天祥、陈金水之后的又一全国性重大典型。 作为谭彦这一重大典型的发掘者和报道参与者之一,一些朋友希望我谈谈一个驻站记者是如何采写这样的全国性重大典型的。在此我就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  相似文献   

19.
李国安,吴孟超,公举东,葛文帽,徐虎,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在亿万群众中广为传诵……李国安,吴孟超,公举东,葛文耀,徐虎,这些在建设现代化新的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正在激励着亿万群众建设祖国、实现四化的无比热情……  相似文献   

20.
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是一种对社会能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报道。这里的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典型事件以及典型问题。典型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典型。正面典型人物也就是先进人物身上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风貌,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回顾我国新闻事业的历史,50年代有关于黄继光、邱少云、孟泰等的报道,60年代有关于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的报道,70年代末有关于陈景润等的报道,80年代有关于张海迪、蒋筑英等的报道,90年代则有关于孔繁森、韩素云、徐洪刚、徐虎、李素丽等的报道。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