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水彩画的起源,水彩画的发展传播等方面,阐明中国水彩画的传播过程,水彩画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水彩画的本体性是写意水彩画的基础与前提。写意水彩画是将西方水彩画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方法与民族艺术精神的有机融合。认识和理解了水彩画的本体性、写意性以及二者的关系,就为水彩画的写意图式找到一条较清晰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3.
水彩画在民国时期蓬勃发展,其中王济远是很有影响的水彩画画家。王济远关于水彩画的临摹和写生关系的思想,对民国时期的水彩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状况,讲述中国水彩画发展的方向,分析了水彩画的时代感和精神性。提出要发展水彩画,在中国必须把中华民族的艺术优点、民族精神与水彩画的特征接合起来,用真诚、严谨的艺术作风深入生活到大自然和平凡的人民群众中去寻找创作题材,构建出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水彩画。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是一种特定的艺术语言,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的艺术表达方式的语言系统。传统的水彩画理论大多强调水彩画语言的操作方式,本文认为水彩画语言的独特性更多地来源于水彩画语言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水彩画语言形式是由水彩画语言操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共同构成的完整概念。文章分析了水彩画操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水彩画思维的“情趣”决定了其操作方式以及操作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不可分割性。最后论述了水彩画语言思维方式的丰富对其操作方式的拓展,以及水彩画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现出的多样化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6.
西洋水彩画真正传入中国是本世纪初的事。三十、四十年代到建国初期是其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文革”期间,水彩画一度沉寂,80 年代开始复苏。进入90 年代,中国水彩画出现了少有的兴盛景象。但在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作画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对水彩画概念认识不清,对西洋水彩画过于崇拜,一味摹仿照搬,从而失去了具有东方神韵的中国水彩画的风采。因此,我们既要对水彩画的情趣和技法作深入的研究,又要培养专业人才,与时代同步,创作出反映当代精神和气息的中国水彩画  相似文献   

7.
黄口 《华章》2011,(17)
文章介绍了水彩画的独特语言特点及审美价值,以及中国水彩画与西方水彩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兴隆 《考试周刊》2011,(18):53-53
水彩画是现代绘画中一项重要的表现媒介。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相当成熟,在多元环境中,更加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水彩画在世界水彩画中一定会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水彩画技法教学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师范美术专业必修课程,但水彩画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技法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需求。文章就反思高师传统水彩画技法教学存在的弊端、高师水彩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的必要性、纠正水彩画观念偏差、营造当代新文化语境、培养水彩画个性语言、在水彩画技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艺术领域中,绘画艺术是独特的一门语言艺术。而水彩画又是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的独特领域。水彩画以其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语言,在整个绘画史的发展和各类绘画的演变中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广泛影响的画种。本文通过探讨装饰性特色在水彩画中的艺术价值,从而进一步体现出装饰性对于水彩画绘画与发展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装饰性在水彩画中的运用,即如何在水彩画中运用装饰性。旨在使水彩画的发展更加多元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油画与水彩两个画种本已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然而两种画又在特点和技法方面迥异。天然联系使两个画种的结合成为可能,“以肥压瘦”是油画与水彩在技法上结合成功的关键;结合的目的是要取长补短,发挥出水彩和油画的优长,形成异质并呈、相映生辉、相互补充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2.
高校美术学专业色彩基础教学,在有限时间内为提高学生色彩“基本功”,进行了大量单一写实的技能性训练,并与创作的界限硬性的区分,致使不少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艺术潜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为改变此种现状,教学中应注意采集、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写生对象,使其习作融入创造性元素,进行多种色彩形态语言的体验,丰富色彩表现语言,不断挖掘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纳米CaCO3改性制备出一种丙烯酸水性涂料,对涂料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涂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盐、耐碱等耐蚀性能.涂膜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和紫外吸收能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型石质文物保护涂料.  相似文献   

14.
周文的小说与散文特别注重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活动氛围的营造,在他创作的百余万字作品中,以自己早年的经历为创作源泉,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独具边荒特色的社会风情画,为中国现代文学添上了奇异绚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水彩画艺术发展中可以看到影响水彩画品质的各种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创作主体的素养、主题的提炼、绘画语言的表达。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并在创作中把握好;同时用真情去体验、感悟生活,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水彩画的品质,创造出富有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审美性的作品,促进我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型水彩人物画题材,在学术界一直是困扰水彩画创作的难点.尤其以湿画技法应用于大型画面者,更是凤毛麟角.从文化的角度对水彩画画幅尺寸进行的反思,直到对各种材料在大画面上湿润后与颜料的反应进行了一年多的反复实验,取得一定的突破性进展.文章为大型水彩人物湿画技法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相似文献   

17.
浅议我国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必要性可从旅游产业的地域关联性和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性来考察。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可行性建立在资源互补、互为市场、交通沟通、适游期互补、社会经济互动等基础上,本提出的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对策措施具有树立全国旅游统筹意识,实行政府主导战略。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纽带,以企业为合作实体,建立地域合作系统等项目。  相似文献   

18.
从水彩画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内发展的现状,分析传统美学思想的变化对当代思潮的影响。进一步思考中国水彩画种在当代多元化语言迅速发展中。应当如何传承与超越并寻找与时代相接轨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水彩画作为色彩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画种,水色交融的艺术契舍,在突出其个性特质、拓展色彩表现的审美应用空间,具有较大的艺术开发潜能。本文从水媒材运用的实用性、艺术性层面,分析水彩丰富多样的用水功能,并联系教学与创作实践阐释用水造型的几种方法及产生的特色美。  相似文献   

20.
仿拟是言语活动中进行语言创新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仿拟辞格具有溯源性、语境依赖性和可及性认知特征,同时它还有使语言表达新颖、生动、幽默以及突显新信息的修辞功能。根据仿文的语言形式,仿拟分为仿词、仿句、仿篇和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