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94-2019年CNKI全文数据库中涉及我国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的99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厘清我国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的脉络演进及其前沿热点,探索未来研究走向。研究表明,我国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成果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特征,主要研究机构与核心作者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研究脉络演进清晰,经历了起步、发展与深化三个阶段,各阶段研究主题、热点各异,与同时期的政策背景具有高相关度。现阶段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涉及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体育和绿色奥运。研究前沿聚焦于四个方面内容: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体育产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竞技体育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研究等。未来研究应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落实绿色体育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体育运动生态环境建设,健全体育运动生态环境学科知识体系。强化区域间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研究,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1,8(2):110-111,114
文章对河南省体育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等进行分析,阐述了河南省体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内涵,对体育生态环境的定义、特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以及体育生态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进行了描述,以期打破传统思想的窠臼,真正实现河南省体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可持续发展将是奥运体育建筑发展的主旋律,环保问题将被受全球酌关注.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21世纪奥运体育建筑的发展趋势,为奥运体育建筑进一步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调查法等,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从城市平衡社会文化、体育运动的比较分析,提出奥林匹克“绿色体育”的环保理念,揭示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应由经济水平、生态环境、资源效力等几个层面组成,阐明申奥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明确了环境质量对城市现代化概念的新诠释,也是实现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化战略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低碳时代体育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与辩证分析法等,对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目前体育场馆建设、大型运动会、体育旅游兴起、高尔夫运动等项目引发的生态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时代,体育产业要想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从节能环保视角出发审视产业规划,加强体育生态法制化建设,树立体育生态法制观念、完善体育生态立法、在实践中加强执法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众滑雪旅游业已得到迅猛发展,而如何能在“低碳”环境下实现黑龙江省大众滑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大众滑雪旅游业存在政府监管不力,开发缺乏统一规划;滑雪场的滥建严重破坏了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公民低碳环保意识淡薄等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政府低碳环保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政府、市场、企业三级监管体制;合理开发、建设大众滑雪场地,贯彻生态文明的体育发展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西部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生态战略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生态产业和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西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战略选择的现实意义及西部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类型、区域分布特征,探讨了其生态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生态环境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体育生态环境的概念和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及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就目前净化体育生态环境,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城市大众生态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与体育生态革命,建立了"人-体育-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的城市大众生态体育新理念.经过艰辛的生态运动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本质上是文化危机,其根源在于我们旧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的不合理.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整体优化、市场需求导向、多样性等原则基础上,在山东省城市发展城市生态体育,力求实现体育、文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最终在城市居民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具体从普及山东省城市居民的大众生态意识,建设生态体育课程,科学制定城市与社区生态建设发展纲要,加强城市社区生态体育活动体系的建设,建立体育活动的生态规范等级各层面实现城市大众生态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现有的大学园区内体育设施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学校体育生态环境下的体育资源共享问题,同时阐述大学园区的建设是现代高校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大学园区的体育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与学校体育生态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从发展的角度上,两者结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把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与学校体育生态环境因素综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当前的环保状况,阐述体育与自然环境、环保的关系,提出体育必须与环保协调发展,并倡导绿色、健康的体育活动和方式,以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魏农建 《体育科研》2005,26(5):32-36
从都市环境作为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的载体着手,阐述中国都市带与竞技体育发展的规膜和水平关联以及都市影响产业环境的构成因素及其特点,进而分析我国城市竞技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环境障碍。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学角度审视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学校体育的生态系统,学校体育生态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各种生态环境与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以揭示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从而为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效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体育是窥视民族文化发展的窗口,其多元价值需要从不同理论视角来探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内,从生境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黔北地区"独竹漂"这一典型个案来分析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形成历程中的生境选择问题,具体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来展开相关分析。同时,探讨了"独竹漂"这一文化事项的个性生成与所处生境的密切关联,以此阐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境选择问题,及其文化个性生成与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体育社团法治环境与法律保障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构建我国体育社团发展的法治环境和法律保障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社团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多学科多视角的智力支持,需要构建完善的法治环境和法律保障机制,即实现体育社团环境法治化,消除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法治环境应在体育社团环境中保持适当的强势主导地位,消除体育社团边界不清或无边界的法治理念等障碍,建设体育社团法律保障机制,明确体育社团法律职责.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城市规划与体育设施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市体育设施现状的分析,从城市总体规划和规划实施管理两个视角,研究北京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特别是与城市居民需要的相互关系,并建议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以促进体育设施的顺利建设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体育参与、体育收获相互作用关系,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增进健康。方法依据社会生态学与参与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体育参与、体育收获的关系模型,通过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量表、大学生体育参与量表、大学生体育收获量表,对6 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20.0、AMO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结果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4个维度变量对体育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P<0.001),分别解释了21.3%、14.6%、11.8%、24.8%的变量,且通过体育参与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P<0.001),间接效应0.578;大学生体育参与对体育收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P<0.001),直接效应0.679。结论环境影响参与、参与实现收获、收获体现了参与质量与环境支撑,三者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影响着大学体育发展。应从课程构建、教师引导、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入手,改善大学生体育环境感知,促进大学生体育情感参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提高大学生在体育认知、实践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收获感。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环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体育的发展影响着环境 ,环境决定或制约着体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体育依赖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是体育赖以生存的硬环境 ,社会人文环境是体育赖以生存的软环境。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影响着体育运动需求的内容 ,影响着体育社会活动和体育交往的规模。社会人文环境指的是体育文化环境以外的社会人文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社会意识、体育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以及生态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原理等。通过研究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特点和表现,提出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措施。认为,大型运动会引起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体育场馆设施建设;(2)建材的使用与废弃;(3)城市环境污染;(4)场馆设施与交通能源利用;(5)体育场馆设施赛后利用等。在举办大型运动会中,要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规划,二是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城市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变迁中的原生态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志丽 《体育科研》2014,(2):81-83-89
运用逻辑分析法,借助生态学、社会学、哲学、体育学等理论,在环境变迁的前提下,分析原生态体育的类型与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哲学上认识原生态体育发展的逻辑起点,运用生态系统观来阐明原生态体育系统构成与承载力.不仅在意识形态上解读原生态体育文明,解决人-自然-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正确认识原生态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