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经常在写作技巧上进行大胆的实验和创新。其作品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手法,成功地刻画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通过分析《我的安东妮亚》和《教授的房子》中的叙述结构来探讨凯瑟在这两部小说中所用叙述技巧的成功之处及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授的住宅》是薇拉·凯瑟作品中最复杂而又最备受争议的小说。评论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结构和写作技巧褒贬不一,但对主人公戈弗雷·圣彼得教授却称赞有加。大家普遍认为圣彼得是个可爱迷人的教授——睿智、敏感、卓尔不群、充满人格魅力。但是细读文本却可发现,圣彼得教授绝非“可爱迷人”的正人君子,而是一个心胸狭隘、自吹自擂的小人,一个冷漠、刻薄、自欺欺人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3.
唐炯 《凯里学院学报》2004,22(5):118-120
薇拉·凯瑟以她的小说文明于世 ,尤其是以内布拉斯加为题材的几部作品。这些作品高度赞扬了拓荒精神。薇拉·凯瑟早期作品《我的安东尼娅》中 ,拓荒精神植根于人们心间。而且人类的奋斗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个主题贯穿了她的主要作品 ,如《教授的住宅》 ,《死神来访大主教》。小说中 ,凯瑟强调精神价值。她的主要人物大多是勇敢的拓荒者、艺术家、圣徒。他们一生都在追寻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创作是现代性与反现代性交织、并存的过程。她的作品无论在传递的思想内涵还是写作技巧上均是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矛盾与融合。在文化消费主义的压力之下,为了保持传统,反对现代社会过度的商品化、理性化、功利化,凯瑟向现代性表现出了既抗争又妥协的姿态和立场,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艺术审美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在《花园小屋》中,通过名人艺术家形象的构建,凯瑟为现代语境下作品创作中的困境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5.
马剑瑛 《海外英语》2012,(14):182-183
Willa Cathe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female writers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The Song of the Lark is the early work of Willa Cather.The thesis intends to offer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heroine’s image of The Song of the Lark with the myth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to have an elaborate discussion on how the heroine of this work is embodied by the archetypal goddess of Muse so as to explore how Cather suggests her deep themes and expresses her permanent pursuit of art.  相似文献   

6.
谢苏 《海外英语》2012,(3):221-222
Willa Cather’s Youth and the Bright Medusa first published in 1920 is a collection of eight stories of similar themes depicting the modern artists’ futile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ir art kingdom. This essay focuses on Cather’s antipathy toward monetary wealth and aesthet ic persistence and reflects on theartists’ dilemma in a philistine industrial society.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安东妮亚》中,薇拉·凯瑟通过创新传统叙事方式,不仅避开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正面冲突,还利用吉姆的男性视角和莉娜的女性声音实现对自我的完整书写。凯瑟独具一格的双性自我书写与其特殊的性别角色意识和非凡的性别转换能力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薇拉·凯瑟短篇小说《菲德拉的婚姻》的表层文本延续《精灵花园》集的主线书写,反映了男女之间、艺术家与非艺术家、情欲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二元对立。这些二元对立项并非单纯的并置,故事的含义深藏于其中,其秩序被颠覆、被倒置,即女优于男,非艺术家优于艺术家,理想世界优于情欲世界,反映了凯瑟以一种崭新的、变革性的角度审视了婚姻中的男女关系,以及艺术家与非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土地在《我的安东尼娅》中的作用来分析薇拉·凯瑟对待“土地”的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拟从文化身份的角度人手,分析薇拉·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中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困境:一方面,移民与本土文化的深刻联系使他们对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充满惶惑与困扰;另一方面,移民对美国主流文化的一往情深又使他们在回归本土文化时感到陌生与不安。移民身份认同危机隐现了母国文化在遭遇美国强势文化时的困境,同时也表现出凯瑟对处在边缘状态下的移民及其文化身份的敏感。  相似文献   

12.
《教授的房子》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20世纪20年代的一部小说,作者刻画了一位中年大学教授在美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所感受的困惑和失落,主人公陷于理想的自我和社会责任的矛盾中不能自拔。分析了主人公所面对的冲突以及他试图寻求解脱的方法,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反映了美国进入商业社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的强烈冲击,批判了美国传统价值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社会的怀旧之情。  相似文献   

13.
曹浏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4-16,40
在《邻居罗西基》里,凯瑟扯断了时间链条,并通过摆布主人公的空间位移,体现了作者的二元对立与融合的哲学考虑。小说主题是复调的,它不仅反映了土地之于移民的重要意义,而且是对幸福生活参数的多重设定。由于小说内部便有已设定的读者,小说也可解读为关于成长的小说。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有着丰富的民族法文化研究资源.徐晓光教授多年来扎根于西南民族地区从事民族习惯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原生的法——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法人类学调查》是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民族法学界的又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5.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我的安东妮亚》进行解读,小说《我的安东妮亚》展示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薇拉·凯瑟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深刻的思考和关注,让我们充分见证了薇拉·凯瑟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对现实社会堕落的挑战,对精神美的执着追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赞赏与向往。  相似文献   

16.
薇拉.凯瑟在创作上经常进行大胆尝试而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叙述魅力。她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但又敢于突破传统小说的旧框架,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现实,引入印象主义技巧,以及运用内化的叙述视角而使其作品独具风格,体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薇拉·凯瑟在弗吉尼亚度过了她生命中最初的九年.她的作品中不乏南方主题.然而评论界对此一向冷漠.通过解读她的三部南方小说,对它们的南方主题进行梳理,指出南方特质和南方情怀其实早渗透到凯瑟的心中,并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维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女作家。凯瑟看到了工业化高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看到了它对人类心灵美好东西的破坏,因而她更加怀念西部拓荒时代的美好时光,试图从拓荒精神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我的安东尼亚》是作者为歌颂“拓荒时代”的精神而创作的;《一个迷途的女人》则为这个已经消失的“拓荒时代”谱写了一曲充满哀怨之情的挽歌。  相似文献   

19.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 ,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 ,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 ,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 ,凯瑟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 ,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 ,成功地塑造了两位纯朴、高大的女性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20.
Professor Sir Godfrey Thomson is one of the key foundational acto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educational sciences in the UK. At a time when educational studies and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ere very closely linked, in the decades of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omson was a crucial figure in education research. He is known for his work on intelligence, factorial analysis and the validation and production of intelligence tests (the Moray House tests). However, he viewed himself as a teacher in his work a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nd as director of Moray House teachers’ college. He managed closely an ambitious plan to develop an advanced school of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and a demonstration school, and supervised and taught on many of its cours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unique resource, an audio recording of Thomson teaching in the early 1950s. It considers the distinctiveness and the research value of this audio source in relation to complementary oral and documentary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